-
柴黄益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柴黄益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n=6).对照组仅暴露且游离右侧肾输尿管;模型组行UUO建立UUO动物模型;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按模型组方法建立UUO小鼠模型并分别予以3.8、7.6 g/kg柴黄益肾颗粒灌胃,7 d后麻醉处死小鼠收集肾标本.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A33 及GSK-3β、β-catenin mRNA水平的变化.同时,以正常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CMK1)作为正常组,并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刺激TCMK1建立体外纤维化模型,柴黄益肾颗粒含药血清处理建立体外用药模型;并通过转染A33过表达质粒在TCMK1细胞内过表达A33,观察纤维化相关指标及A33及GSK-3β、β-cateni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33水平明显升高,而柴黄益肾颗粒高、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α-SMA、FN、Col-Ⅰ等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α-SMA、FN、Col-Ⅰ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E、Masso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结构损伤严重,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且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黄益肾颗粒低、高剂量组肾脏结构良好,肾脏损伤及纤维化均明显好转,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体外实验结果证实,与正常组比较,A33过表达可促进TCMK1细胞纤维化相关因子的上调,明显增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点GSK-3β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且A33过表达可逆转柴黄益肾颗粒含药血清下调的细胞纤维化改变(P<0.01).结论 柴黄益肾颗粒可通过下调A3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明显减缓UUO小鼠肾纤维化,且A33可能是肾纤维化的一个潜在治疗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李平教授应用柴黄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 . 现代医学治疗CKD以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治并发症,调节病态免疫及肾脏替代疗法等为主[2] ,治疗费用不仅昂贵,且患者还面临着免疫力下降、病情复发的风险. CKD是中医的优势病种,中医药在治疗CKD方面具有疗效确切,经验丰富,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等特点,已成为当下治疗CKD的一种基础模式[3]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