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奇楠沉香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以栽培奇楠沉香"糖结"叶片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其叶绿体基因组,并结合NCBI下载的12 个沉香属叶绿体基因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栽培奇楠沉香"糖结"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 174909 bp,GC量为36.7%,共注释基因136 个,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为90 个、tRNA为38 个、rRNA为8 个.重复序列分析共检测得到80 个SSR和124 个长重复序列,其中,SSR大部分由A和T碱基重复组成.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表明AUU是使用次数最多的密码子,密码子倾向使用A和U结尾.沉香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IR区边界相对保守,共获得 5 个高变异区域:trn D-trn Y、trn T-trn L、trn F-ndh J、pet A-cem A、rpl32,可作为潜在的沉香属特异性DNA条形码.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rbc L、rps11、rpl32 基因参与正向选择.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栽培奇楠沉香"糖结"和白木香聚为一支(支持率100%),支持国产奇楠沉香种质基原植物为白木香.该研究得到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可为栽培奇楠沉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沉香属分子鉴定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栽培奇楠沉香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栽培奇楠沉香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Griess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栽培奇楠沉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为2-[(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甲基]色酮(1)、2-(2-苯乙基)色酮(2)、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3)、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4)、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5)、2-[2-(2-羟基苯)乙基]色酮(6)、2-[2-(4-羟基苯)乙基]色酮(7)、6-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8)、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9)、(R)-2-[2-羟基-2-(4-羟基苯)乙基]色酮(10)、(S)-2-[2-羟基-2-(4-羟基苯)乙基]色酮(11)、4-羟基苯甲酸甲酯(12)、4-丙烯基苯甲醚(13)、7β-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芬烷(14)、(5S,7S,9S,10S)-(-)-9-羟基-芹子烷-3,11-二烯-14-醛(15)、β-榄香烯-9β-醇(16)、角鲨烯(1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首次在沉香中发现.体外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8具有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 NO 的活性,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27.81±2.34)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