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4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20年1-11月行皮肤组织病理确诊的4例IVLB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年龄57~76岁,男2例,女2例。4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例发热,3例运动耐量下降、憋气,3例躯体凹陷性水肿。例1背部出现0.2 cm大小樱桃状血管瘤样丘疹,例2左侧乳房及上腹部见毛细血管扩张。4例患者取材6处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其中樱桃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2处阳性,余4处正常皮肤中2处阳性。组织病理均提示真皮血管管腔内单一核细胞聚集,细胞较大,有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20阳性。结论:对于疑诊IVLBCL的患者,血管瘤样皮损和毛细血管扩张处取材阳性率高,正常皮肤组织活检亦可辅助早期确诊IVLBC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皮肤镜在化脓性肉芽肿与樱桃状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化脓性肉芽肿、樱桃状血管瘤的皮肤镜特点.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行皮肤镜检查,并最终病理诊断为樱桃状血管瘤和化脓性肉芽肿的63例患者的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选取45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18例樱桃状血管瘤患者.化脓性肉芽肿常见皮肤镜模式为红色均质区域+血管结构,为56% (25/45)、红色均质区域+轨道征为42% (19/45).而18例樱桃状血管瘤皮肤镜常见模式腔隙结构,为78% (14/18).此外,在化脓性肉芽肿和樱桃状血管瘤的鉴别中,红色均质区域模式提示为化脓性肉芽肿(98%,44/45),而腔隙提示为樱桃状血管瘤(78%,14/18),这些特征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化脓性内芽肿和樱桃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皮肤镜特点,皮肤镜在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77~585毫微米脉冲染料激光治疗500例皮肤血管疾病所致的副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脉冲染料激光已广泛运用于皮肤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其所致的副作用在大数量病例中的发生情况尚未有过报道。该文报道了500例各种皮肤血管疾病经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发生的副作用 从1992年9月至1993年6月,共500例皮肤血管疾病患者接受了染料激光治疗。其中鲜红斑痣297例,血管瘤43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96例,蜘蛛状血管瘤22例,樱桃状血管瘤2例,红色瘢痕13例,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4例,皮肤异色症7例,其它16例。72例<1岁,109例在1~13岁之间。319例>13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樱桃样血管瘤809例临床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调查9个年龄组的2,581人,樱桃样血管瘤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生。20岁以后发病率增高,随着增龄而增多,50~69岁达高峰。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皮损好发于胸腹部。本病常与脂溢性角化合并发生。樱桃样血管瘤为皮肤毛细血管的退形性改变,其发生与增龄、遗传有关,健康状况及外环境等有一定影响。本病不发生恶变,一般无需处理,有少数损害发生于受摩擦部位、有引起出血可能者可以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