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56岁,以“咳嗽、咳痰3个月余,活动后气促5个月余”于2017年3月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3个月前曾因主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CT报告仅提示右肺上叶小结节,余无特殊;完善气管镜检查后,当地医院诊断气管多发软骨炎。后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CT 提示气管前中份可见多发软骨环钙化,可见局部高密度影突向气管腔内,气管膜部未见异常(图1);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中上段多发弥漫结节样增生性改变,结节样病灶位于气管软骨环处,呈满天星样表现,气管软骨环间黏膜及膜部无异常(图2)。镜下取黏膜活检,并结合当地医院病理玻片,经病理会诊后提示黏膜基底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见多灶软骨骨化,符合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间断予以止咳化痰、调节免疫等对症治疗,并长期门诊随访,病情稳定。2021年5月患者因气促症状加重入院,复查气管镜病灶未见明显增多,肺泡灌洗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经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好转出院。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气管镜下特征明显。CT对该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特征性CT表现为气管前壁多发钙化性结节,而气管膜部未见异常;其CT表现需与气管淀粉样变、气管复发性多软骨炎鉴别。治疗以对症为主,若病灶增大导致气道狭窄,则需予以呼吸介入治疗。因此,联合CT及气管镜是识别该病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鹦鹉热衣原体合并土曲霉真菌重症肺炎的救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67岁,因"乏力发热伴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0 d"于2022年05月16日入院。患者10 d前打扫鸭舍后出现乏力伴全身酸痛、发热,体温最高40.0℃,寒战伴大汗,随后出现咳嗽咳痰,较剧烈,黄色大量黏痰,伴胸闷气促。自行服用退热、止咳药物,无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7 d后至当地医院住院就诊,神志尚清,但血压降低,考虑为"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针1 g/8h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3 d后发热、咳嗽及胸闷等症状未见好转,遂至本院急诊科就诊,予面罩吸氧、止咳化痰、泰能抗感染治疗,呼吸科会诊认为不除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建议并加用"多西环素胶囊"。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5年余(具体诊断经过不详)。吸烟50余年,约每日40支,未戒,饮酒50余年,每次杨梅酒250 mL,未戒。1弟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已故,父亲及其余3兄弟均有类似"心脏扩大"疾病史,健在。患者入院第2天,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收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清咳平喘颗粒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清咳平喘颗粒(原名清宣颗粒)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在其基础上增加金荞麦、鱼腥草、川贝母、矮地茶、枇杷叶、紫苏子六味清肺、化痰、解毒之品,经现代制药工艺精制而成,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平喘、解毒化痰功效,主要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痰热郁肺证患者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叶天士与吴鞠通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规律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比较分析叶天士和吴鞠通治疗脾胃病症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与《吴鞠通医案》脾胃病相关医案,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中药频次、属性和功效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临证指南医案》医案423个、中药231味(频次2 752次),《吴鞠通医案》医案83则、中药115味(频次753次)。叶天士与吴鞠通治疗脾胃病所用中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多归脾、肺、胃经,主要功效包括清热、利水渗湿、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补虚。得到叶天士治疗脾胃病用药的二阶关联规则组合6条、有效聚类5个,吴鞠通治疗脾胃病用药的二阶关联规则组合15条、有效聚类6个。结论:叶天士与吴鞠通治疗脾胃病用药属性基本相似,常用辛苦开泄法调畅脾胃气机、甘平淡渗之品分消湿热。与叶天士相比,吴鞠通使用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较少,利水渗湿药、理气药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短波辅助治疗儿童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超短波辅助治疗儿童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T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护理(对有发热症状患儿给予退热处理,有咳嗽、咳痰患儿给予止咳化痰等治疗)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超短波干预。于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含量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2.5% vs 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并且观察组退热时间[(3.24±0.65)d vs (4.38±1.14)d]、止咳时间[(5.13±1.17)d vs (6.51±1.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32±1.61)d vs (7.85±2.01)d]、X线吸收时间[(10.82±2.17)d vs (12.38±2.73)d]、平均住院天数[(12.4±2.53)d vs (14.6±3.2)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TNF-α[(50.46±15.03)pg/ml vs (65.32±16.57)pg/ml]、IL-6[(28.58±6.94)pg/ml vs ( 39.43±7.58) pg/ml]、CD8 +T细胞百分比[(21.81±2.04)% vs (25.23±2.17)%]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CD4 +T细胞百分比[(35.02±2.53)% vs (14.6±3.2)%]、CD4 +/CD8 +细胞比值[(1.49±0.31) vs ( 1.25±0.21)]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05)。 结论:超短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大叶性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IL-6含量及T细胞亚群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联合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联合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患儿支气管黏膜损伤修复速度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2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吸氧、补液、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行耐药性试验并选择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支气管黏膜损伤情况、肺部超声结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疗效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纵行皱襞、黏膜糜烂/坏死的比例和肺部超声中胸膜线异常、肺实变、支气管征、胸腔积液的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纵行皱襞的比例和肺部超声中胸膜线异常、肺实变、支气管征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呼气中段流速(MMEF)、呼气峰流速(PEF)高于治疗前( 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免疫球蛋白E(IgE)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FVC、FEV 1、MMEF、PEF高于对照组(均 P<0.05),TNF-α、IL-6、IL-4、IFN-γ、GM-CSF、WBC、N%、IgE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联合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可促进患儿支气管黏膜损伤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支气管黏膜角化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支气管黏膜角化症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该患者为70岁男性,于2019年4月17日收治入院,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气促;增强胸部CT示双肺小结节灶,双肺多发纤维化灶及钙化灶;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气管全程广泛黏膜糜烂,左右支气管近端可见黄白色颗粒样隆起,并干酪样坏死物附着;支气管镜下病理示:支气管黏膜可见较多渗出物及骨化,并可见角化过度伴鳞状上皮化生;符合支气管黏膜角化症的诊断。结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止咳化痰及沙丁胺醇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随访10个月,患者偶有气促,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气管黏膜角化症为少见病,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诊断,予以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治疗的用药规律和组方原则。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3月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支援河北省新冠定点医院期间收治且临床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中药用药频次和处方信息等,将信息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通过该软件的集成关联规则及复杂熵聚类等分析方法实现,包括对每味药物使用频次、药物归经和性味以及组方规律的分析,同时衍化出新处方。结果:共纳入564例患者(即564张处方),涉及中药200味,其中普通型新冠肺炎357例,无症状感染207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女性比例较高,高发年龄段为51~70岁;无症状感染者性别则无明显差别,高发年龄段为1~20岁。大部分患者以头重、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低热、咳痰,两种类型患者的主要舌苔和脉象相似。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所用中药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草(326次)、茯苓(264次)、半夏(263次)、杏仁(236次)、黄芩(229次)、石膏(205次)、藿香(201次)、陈皮(194次)、麻黄(184次)、柴胡(163次),无症状感染者则为黄芩(174次)、甘草(142次)、神曲(137次)、藿香(127次)、半夏(114次)、柴胡(100次)、厚朴(91次)、苍术(89次)、赤芍(84次)、黄芪(83次)。两种类型患者用药均以温、寒、平药物为主,性味以辛、苦、甘为主,用药归经均以肺、脾、胃为主,高频药物组方均以化浊解毒药物为主。同时衍化出用于普通型新冠肺炎的新处方7张,用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处方4张。结论:浊毒疫戾是新冠肺炎发生发展的基本病因,化浊解毒为基本治则;在此基础上,对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应同时兼顾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药等对症治疗,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则应更侧重于扶正祛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3例磷矿渣致化学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生产工艺、工作环境的改善及个体防护的提升,因吸入毒气或毒液所导致的化学性肺炎已少有发生。我们对13名工人在清理磷矿渣过程中引起的吸入性化学性肺损伤的现场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征象,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经抗感染、足量激素和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1月后复查10例患者病灶吸收,3例患者遗留肺纤维化病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复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干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3年1月1日-2023年5月1日有关中药复方干预NSCLC的临床文献,运用Python语言和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统计药物频次、属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66篇,涉及有效中药复方660首,包含中药647味,频次>40的高频中药有36味,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等;中药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多。聚类分析得到4组聚类,因子分析提取11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获得37组支持度较高中药组合,其中置信度最高的三联药物组合为黄芪-白术-白花蛇舌草,二联药物组合为黄芪-女贞子。结论:中医药治疗NSCLC组方用药多以扶正固本、清热化痰解毒为主,辅以补气活血、祛湿化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