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内批准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研究概况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2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抗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上市共有6款,其中2款为进口药物:美国辉瑞公司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默沙东公司的莫诺拉韦;4款为国产药物:真实生物公司的阿兹夫定、君实生物公司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先诺特韦/利托那韦)及众生药业的来瑞特韦。从整体作用机理上看,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新冠病毒蛋白酶及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来杀死新冠病毒,如能早期应用,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对国内新批准的这6种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是COVID-19治疗的关键。靶点为Mpro的药物包括: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利托那韦、先诺特韦(Simnotrelvir)/利托那韦、恩司特韦(Ensitrelvir)和来瑞特韦(RAY1216)。RdRp抑制剂主要包括:瑞德西韦(remdesivir)、氢溴酸氘瑞米德韦(VV116)和莫诺拉韦(Molnupiravir)。本文总结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门诊和住院COVID-19患者以及预防长新冠的临床获益,并总结了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使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治疗轻、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治疗轻、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3年5月8日至8月5日嵊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抗病毒治疗分为观察组(169例)与未服用任何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对照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本次感染首次核酸阳性时间及Ct值、疾病严重程度、药品不良反应、首次核酸转阴及临床恢复时间、是否进展为重型等信息.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病毒转阴及临床恢复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计算各因素的风险比(HR)及95%CI.结果 2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轻型134例(55.4%),中型108例(占44.6%);232例(95.9%)具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前3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179例,74.0%)、糖尿病(77例,31.8%)、慢性肺部疾病(42例,17.4%).两组基线特征比较,观察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比例更高(均P<0.05).观察组病毒转阴时间和临床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病毒转阴时间的HR=2.93(95%CI:2.13~4.02),临床恢复时间HR=3.63(95%CI:2.59~5.11),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5例(3.0%),对照组有2例(2.7%)进展为重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药品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是有效的口服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能显著缩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中型患者病毒转阴及临床恢复时间,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西药抗病毒药物部分)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威胁已不容忽视.针对冠状病毒3CL蛋白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等靶点的药物已在国内上市.为促进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黑龙江省内呼吸及药学专家制定了本共识,详细地阐述了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参考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氢溴酸氘瑞米德韦(Renmindevir,民得维)
编辑人员丨2023/8/5
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君实生物等共同研发的一款新型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于2023年1月29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1],商品名为民得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