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43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岛人民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9例海水淹溺肺水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 n=43)和常规组( n=26)。常规组患者均予以三联药(纳络酮、甲基强的松龙和东莨菪碱)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一次性同步吸入浓度为0.002%的一氧化氮气体(氧浓度为80%)30 min。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常规监测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pH值、呼吸频率(HR)、心率(R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 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 P<0.01)。与入院时相比,2组患者治疗2 d后PaO 2、SaO 2、pH值显著升高,HR、RR、SBP、DBP显著降低( P<0.01)。联合组治疗2 d后PaO 2、SaO 2、pH值显著高于常规组,HR、RR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联合组治疗2 d后SBP、DBP与常规组比较变化不明显( P>0.05)。 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海水淹溺肺水肿能快速改善患者血气监测指标,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种群生产力特征及其水文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淡水湖泊湿地中,水文条件是影响湿地植物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研究特定湿地植物种群与水文变化之间关系,对于认识湿地植被格局形成及进行湿地生态调控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鄱阳湖湿地洲滩优势植物——灰化苔草(Carexcinerascens)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地观测数据,研究不同高程带灰化苔草春草种群生产力特征及其对水文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春草生长季内各高程带灰化苔草种群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其生长发育过程对水文条件产生差异性反应,长期连续水淹和半水淹条件抑制灰化苔草的生长,而间歇性半水淹和未水淹条件则促进灰化苔草伸长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生长初期灰化苔草通过储水策略应对水分缺乏形成的干旱胁迫,而生长末期则通过增加干物质含量来应对淹水胁迫;灰化苔草定植与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水文条件,淹没期平均水深3.70-2.78 m、淹没频率42.08%-43.17%、平均距湖水面高度-0.23-0.77 m的水文环境更有利于灰化苔草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鄱阳湖湿地植被保护和湖泊水位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河分洪对乌兰布和沙漠局地种子库特征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固定-半固定流动沙地被黄河分洪区划分为:消落带水淹区段和未淹区段以及原生植被(对照)样带,通过萌发法对3个区段实地采样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数量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黄河分洪区消落带内土壤种子库对地上植被形成的保障能力和未来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趋势,为黄河分洪区地表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3个区段土壤种子库储量存在显著差异,种子库密度未淹区段(733粒·m-2)>对照样带(609粒·m-2)>水淹区段(176粒·m-2).(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种子库密度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水淹干扰强度、水淹时间和水淹频率的增加,表层0~5 cm土壤种子库密度呈减小的趋势.(3)水淹区段土壤种子库物种分属4科10属10种,未淹区段分属5科14属14种,对照样带分属5科15属15种;其中藜科、禾本科为优势科,且3个区段土壤种子库均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表明种子库对地表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片的繁衍、更新和演替的贡献率很小.(4)与对照样带相比,水淹区段土壤种子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降低,但未淹区段表现出了升高的趋势,且水淹区段和未淹区段相似性指数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江重庆段消落区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长江重庆段消落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样方调查,使用Ward最小方差法对植物群落类型进行划分,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了9种环境因子对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103科286属419种,其中菊科、禾本科等为优势科;消落区共分为18种群落类型,其中灌草丛2个,草丛16个,狗牙根+雀稗+鳢肠群落出现频率最高;海拔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质类型呈显著负相关,与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CCA排序第一轴对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解释量为8.91%,占总解释量的41.21%,较好解释了群落与生境的关系;植物群落分布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海拔与土壤含水量在环境因子中起主导作用;消落区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Gleason物种丰富度随高程上升呈增加趋势;Simpson优势度则相反;相异性指数和Cody指数随高程上升呈增大趋势.消落区群落总体上尚处演替的初级阶段,生态系统不稳定,其中不同高程区段植物群落分布及多样性具有差异,水淹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重庆段消落区的监测、保护以及生态修复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水淹频率变化对鄱阳湖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水淹状况是湿地植被动态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利用2000-03-01至2020-02-29所有覆盖研究区域的MODIS遥感影像数据,分析20年间水淹频率(IF)、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时空变化以及湿地植被对IF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20年来鄱阳湖水文节律发生了明显改变,高IF(IF>75%)水域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1 435.3 km2下降至2019年的510.25 km2,降幅为64.45%;(2)区域平均EVI呈显著上升趋势,植被扩张主要集中在中部IF下降区域;(3)分析不同总水淹频率区域中平均EVI年际变化,发现EVI与水淹状况的变化趋势相似,2009年之后鄱阳湖水域面积萎缩趋势缓解,EVI增长速度出现下降;(4)鄱阳湖湿地植被主要沿水域面积萎缩方向扩张,基于像元统计20年间IF与EVI的变化趋势,发现它们在空间分布上高度吻合,这种空间异质性进一步证实水淹状况起到调节植被动态变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