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的海绵城市景观格局优化模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国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本研究以辽宁省沈抚新城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暴雨强度公式构建不同重现期的降雨过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并运用暴雨径流管理模型模拟预规划方案和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两种情景下的地表径流和雨水调控能力的差异,分析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对城市地表径流和雨水调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研究区内径流总量和径流系数呈上升趋势;在相同降雨重现期下,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的径流系数明显降低,径流总量的削减量逐渐增加,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和50年一遇重现期下的削减量分别为2.94、3.58、3.72、4.19 mm;相对应的削减率逐渐降低,分别为23.9%、16.4%、14.3%、9.3%;优化后的方案可满足降雨重现期p=1时设计降雨量20.8 mm、p=3时雨水管网不超载且p=50时河道不溢流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沈抚新城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沈抚新城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得到基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侵蚀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四种单一生态过程评价的生态用地,将评价结果叠加重分类为一般重要生态用地、重要生态用地、极重要生态用地,并以面积>1 km2的极重要生态用地为生态源,现状土地类型为阻力因子,基于MCR模型构建了沈抚新城综合安全格局体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高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12.96 km2,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8.66%;中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94.43 km2,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15.60%;低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76.23 km2,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29.11%;生态廊道60条,总长275.77 km;生态战略点49个.本研究可以摸清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同时可以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生态用地空间的保护提供定量指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