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地区水域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污染调查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广西部分城市、乡镇的水源水、出厂水及污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情况,为医疗卫生、水利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年12月-2023年3月以广西地区珠江流域、红河流域、桂南沿海诸河的9条江以及中部3个县的18个镇为采样点,使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12-2023)中的多孔海绵滤膜模块采样及快速淘洗步骤对原水和出厂水进行采集并做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测,同时对水厂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检测39份出厂水中的水质相关指标,包括色度、浊度、pH、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和氨氮.结果 采集水样193份,隐孢子虫检出率为17.6%,贾第鞭毛虫检出率为14.5%;39份出厂水的其他水质检测指标超标率情况,色度为5.1%,浊度为2.6%,pH为5.1%,菌落总数为10.3%,总大肠菌群与耐热大肠菌群均为15.4%,耗氧量为5.1%,氨氮为10.3%,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未超标.隐孢子虫与原水氯化物(r=-0.35,P<0.05)、原水硫酸盐(r=-0.34,P<0.05)、原水溶解性总固体(r=-0.45,P<0.05)、原水总硬度(r=-0.38,P<0.05)成负相关,与出厂水菌落总数(r=0.38,P<0.05)、原水浊度(r=0.34,P<0.05)成正相关;贾第鞭毛虫与原水溶解性总固体(r=-0.32,P<0.05)、原水总硬度(r=-0.39,P<0.05)、出厂水总硬度(r=-0.35,P<0.05)、出厂水pH(r=-0.35,P<0.05)成负相关,与出厂水菌落总数(r=0.34,P<0.05)成正相关.结论 调查地区的部分原水和出厂水受到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污染,山泉水、水库水、江河水和地下水均有受到污染的风险,完善的水厂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天津海河氮动态变化对夏季强降雨的响应过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气候变化是流域物质输送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北方降雨明显增加,在建设海绵城市考虑排水的同时也应考虑物质传输的环境影响.为探究强降雨事件对天津海河氮污染动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海河4个重要河流断面在雨季定期采集水样,并依托相关水文站收集降雨相关数据,同时采集城市道路径流样品.通过对样品主离子和硝酸盐氮氧双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强降雨事件后,4个研究断面的NO3--N浓度明显升高,经1周后大致恢复到降雨前水平,而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明显降低后升高.综合分析表明,混合作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对降雨的不同响应程度共同影响着雨季天津海河氮污染的动态变化.由于降雨时期河流氮负荷明显升高,表明借雨排污情况十分严重,加剧城市河流氮污染.综上所述,降雨期间城市河流物质输送并不遵循稀释效应.同时,城市点源污染的控制是城市水环境质量管理优先考虑的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海绵城市”是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特别关注的热点之一,具有有效防止城市雨洪灾害、改善水生态和水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有助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生城市内涝的严重情况下,科学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背景、概念与内涵、建设途径、主要技术、国内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建立“SPONGE”框架来概括整个“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为今后的“海绵城市”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间吻合血管变异的MR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头颈部MRA分析颈和椎-基底动脉间异常吻合血管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聊城市人民医院行头颈部MRA检查的7 246例患者的MRA图像,2名医师分析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基底动脉或椎动脉间异常吻合血管特点,包括原始三叉动脉(PTA)、原始舌下动脉(PHA)和原始寰前节间动脉(PIA).结果 7 246例患者中,共检出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间异常吻合血管44例.PTA及PTA变异共39例,发生率0.54%;PTA 27例,PTA变异12例.PTA变异A型2例,B型10例.Uchino分型外侧型23例,内侧型4例.PTA均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与基底动脉吻合27例,与小脑上动脉吻合2例.吻合口下基底动脉发育不良7例,2例缺如.PHA 3例,发生率0.04%;2例起于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1例起于颈外动脉;均位于右侧.PIA 2例,发生率0.03%;左侧1例,右侧1例.1例起于颈外动脉,1例起源于颈内动脉颅外段.34例并发头颈部其他血管变异.PHA均并发椎动脉缺如,1例PIA并发椎动脉发育不良.18例并发脑梗死,3例并发动脉瘤.结论 MRA能准确评价颈和椎动脉?基底间异常吻合血管变异特点,具有诊断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染氟兔椎体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与MRI信号强度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染氟兔腰椎椎体骨和骨髓组织形态计量参数的特点及其与MRI信号强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40例3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染氟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用城市自来水每升加入100 mg氟化钠(氟含量100 mg/L)作为饮用水对染氟组兔染氟180d,30只中获完整资料24只(雄性10只,雌性14只);用相同城市自来水(氟含量< 0.9 mg/L)作为对照饮用水,10只中获完整资料8只(雌雄各半);依腰椎MRI信号强度对染氟并获完整资料的24只分为敏感型和抵抗型.分析椎体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及其与MRI信号强度的相关性,以及MRI诊断早期氟骨症的敏感度和预测氟骨症易感性的可行性.结果 椎体骨小梁容积(trabecular volume,BV)、骨髓造血细胞容积(hemopoietic volume,HV)和间质积液容积(fluid volume,FV)分别与总海绵组织容积(total spongy tissue volume,TV)的比值为18.3%±2.6%、45.2%±6.0%和10.4%±5.7%,对照组分别为14.5%±2.8%、36.3%±7.3%和6.2%±2.1%,染氟组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肪细胞容积(adipocyte volume)与TV的比值,染氟组(26.0%±8.0%)明显低于对照组(43.3%±5.6%).染氟的24只兔中发现敏感型2只(8.3%,2/24),抵抗型22只(91.7%,22/24).BV/TV、HV/TV和FV/TV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敏感型、抵抗型、对照组,AV/TV值的变化则相反.MRI信号强度,敏感型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最小,其次是抵抗型,对照组最大.脂肪饱和法T2加权成像(fat-saturated T2 weighted imaging,FsT2WI)的CNR变化则相反.T1WI与AV/TV值呈正相关,与FV/TV和BV/TV值呈负相关;FsT2WI与FV/TV、BV/TV值呈正相关,与AV/TV值呈负相关.T1WI诊断早期氟骨症椎体CNR界值取≤23.2,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100%;FsT2WI的CNR界值取≥5.7,其敏感度为45.8%,特异度100%.结论 早期氟骨症的特点主要是骨髓脂肪组织细胞增加和骨髓间质积液,即骨髓氟中毒,与MRI信号强度改变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滨海工业园区景观生态规划——以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二期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工业园区的低影响开发(LID)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分析景观格局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探讨工业园区雨洪管控的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滨海地区水文和地质条件对工业园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梳理水系廊道,整合绿地斑块;然后,根据下垫面特征进行雨洪管控区域划分,确定不同管控分区的径流控制指标,并选择不同景观节点的LID技术措施,实现工业园区生态基础设施合理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工业园区内构建的生态网络加强了景观的连通性,多种LID技术的组合使园区径流控制率由45%提升至70%,其中,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湿塘、植草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3%、1.9%、0.2%、0.2%、0.1%.本研究能够为滨海工业园区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的海绵城市景观格局优化模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国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本研究以辽宁省沈抚新城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暴雨强度公式构建不同重现期的降雨过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并运用暴雨径流管理模型模拟预规划方案和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两种情景下的地表径流和雨水调控能力的差异,分析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对城市地表径流和雨水调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研究区内径流总量和径流系数呈上升趋势;在相同降雨重现期下,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的径流系数明显降低,径流总量的削减量逐渐增加,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和50年一遇重现期下的削减量分别为2.94、3.58、3.72、4.19 mm;相对应的削减率逐渐降低,分别为23.9%、16.4%、14.3%、9.3%;优化后的方案可满足降雨重现期p=1时设计降雨量20.8 mm、p=3时雨水管网不超载且p=50时河道不溢流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8种绿化树种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城市绿化不仅包含了园林绿化的美化作用,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生态功能是通过植物的生理活动实现的.光合能力在种间和基因型间的变化很大,这些差异通常与代谢和(或)叶片的解剖结构的性质有关.本研究选择8种哈尔滨常见树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叶净光合速率(Pn)、呼吸速率(Rd)、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进行测定,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测定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从而探讨叶片结构对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树种间叶片最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光饱和点差异显著(P<0.05);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气孔密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差异显著(P<0.05).虽然8个树种间光合能力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较大,但分析发现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光饱和点与叶表皮厚度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8.胞间CO2浓度与上表皮气孔密度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5.而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和光补偿点与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气孔密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相关均不显著(P>0.05).胞间CO2浓度与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相关均不显著(P>0.05).光饱和点与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气孔密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相关均不显著(P>0.05).虽然对叶片结构对生理过程的影响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认为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理指标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厦门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城市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构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依赖于自然-社会-经济各子系统之内的健康、协调发展.伴随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 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多种水环境问题正威胁城市的持续性发展, 亟需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基于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存在问题的讨论, 结合可持续发展与景观生态学理论, 提出"城市水环境景观格局调整与建设"这一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思路与实践框架, 并据此建立逐步实现城市子系统到城市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建设新途径.以厦门市为研究案例, 分析流域水质在不同尺度条件下与景观格局的关系, 模拟估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阈值, 从而规范厦门城市用地开发利用, 达到改善城市流域水环境目标.通过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验证了以水环境可持续为切入点调整城市景观格局, 进而解决城市发展中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并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思路, 最后对城市未来水环境与景观格局调整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综述:从水文过程到生态恢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加剧了城市洪涝、城市缺水、生态功能降低等诸多问题,受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启发,国内学者提出了与城市水文过程紧密结合的解决之道——“海绵城市”.在梳理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文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海绵城市研究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生态等众多领域且不断融合拓展.归纳了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强调应更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响应多尺度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城市水文过程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框架,在理论上从单纯地关注水文过程转变到全方位倡导生态水文修复,在技术方法上重点融合生态水文途径改善城市水文空间体系,将生态恢复作为重要建设方式来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