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水黏膜切开刀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快速切除贲门大面积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探讨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ushing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PESD)在大面积早期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确诊早期贲门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2.0 cm的患者纳入研究。术中应用注水黏膜切开刀(黄金刀)行PESD的患者纳入PESD组(26例),与同期该医师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常规ESD治疗的患者(常规ESD组,17例)进行对比,分析2组剥离时间、病变完整切除率、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2组病变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SD组剥离时间为(53.7±18.2)min,常规ESD组为(91.5±2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ESD组7例(26.9%)术中出血,常规ESD组8例(47.1%)术中出血,2例(11.8%)术中穿孔,无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2组出血及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可见,大面积贲门病变应用注水黏膜切开刀行PESD与常规ESD相比可有效提高剥离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内镜手术更安全、更快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注水黏膜切开刀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应用注水型电刀行推进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PESD)切除大面积贲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并分析总结相关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镜诊疗中心通过胃镜活检及放大染色内镜检查考虑贲门早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病变最大径>2.0 cm的病例,术中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治疗,并选取该中心同期该医生以普通黏膜切开刀行贲门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单位面积剥离速度、病变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等.结果 PESD组(n=32)病变直径2.0~8.0 cm,平均(5.1±2.9)cm;其中1处病变位于前壁,16处位于后壁,3处位于大弯侧,12处位于小弯侧;30处病变为一次性切除,2处病变(贲门大弯侧)为分块切除;剥离时间19~112 min,平均(65.5±48.3)min;术中出血8例(25.0%),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5 d;ESD组(n=17)病变直径2.0~6.5 cm,平均(4.2±2.2)cm;2处病变位于前壁,10处位于后壁,5处位于小弯侧;所有病变均为一次性切除;剥离时间26~157 min,平均(91.5±26.5)min;术中出血8例(47.1%),术中穿孔2例(11.8%),均给予金属夹夹闭并内科保守治疗取得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发生,术后住院3~6 d.结论 应用注水型电刀行PESD是一种基于贲门解剖结构的创新术式,与常规ESD相比,可有效提高剥离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内镜手术更安全和快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