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濒危植物海南风吹楠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海南风吹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海南风吹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中部分化出髓,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内侧具1层内皮层,下表皮外侧无角质层,有气孔器分布,气孔器为双环型,略下陷;栅栏组织3~4层细胞,海绵组织4~6层细胞.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轻微角质化,维管束为外韧型,8~10个初生维管束围绕髓排列为1轮;茎的次生结构中,表皮外部角质层加厚,维管柱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发达,形成层细胞3~5层.根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外壁加厚,外皮层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内侧具1层形成层,内皮层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呈辐射状排列.根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5~6层,木栓层内侧具1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3层.海南风吹楠营养器官具有一定耐阴和耐旱结构特征,同时与其生活的热带雨林沟谷中高温荫湿的环境相适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施肥处理对海南风吹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 Merr.)为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海南风吹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下海南风吹楠幼苗的生长指标有所差异,不施肥组的株高、地径、干重和根系等指标均低于施肥处理组;而各施肥处理组间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指标均大于不施肥组,光合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和改善.将各项生理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后得出最佳氮磷钾处理组为T6组N2P2K2(即: N3.80 g/株,P0.48 g/株,K1.46 g/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风吹楠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讨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的濒危原因,利用限制性酶切位点相关的DNA测序技术(RAD-seq)开发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评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海南风吹楠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o=0.167),其中BWL居群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120).Structure分析表明居群的最佳聚类值为2,但个别居群的遗传结构混杂,Mantel检测结果也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r=0.733,P<0.075).自身更新能力低以及过度的人为活动干扰,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遗传多样性高的居群(BWL和YGL)进行就地保护;对生境破坏严重的居群(EXL和DLS)进行近地或迁地保护,以增加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同时构建核心种质,防止遗传资源丢失加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