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细胞焦亡是一种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炎症小体被激活,而后介导下游介质Caspase家族的活化,最终命令焦孔素D(GSDMD)执行打孔效应,是细胞焦亡发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炎症小体NLRP3、Caspase家族、GSDMD及相关有效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提供新思路。但关于焦亡诱导的细胞死亡在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有必要进行广泛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焦亡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小体在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和潜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焦孔素E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肿瘤诊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焦孔素(GSDM)E是GSDM家族成员之一,可被激活的Caspase-3特异性切割,形成具有成孔活性的GSDME-N片段,从而介导细胞焦亡的发生.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与肿瘤发生、抗肿瘤免疫及放化疗敏感性等密切相关,且可用于肿瘤的筛查和预测等.本文对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细胞焦亡在抗肿瘤纳米递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焦孔素家族介导的炎性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细胞焦亡可以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而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领域,因此调控细胞焦亡对于肿瘤治疗具有巨大潜力.纳米技术具有精准靶向及持续释放的优点,亦是肿瘤精准治疗的核心手段.基于此,该文总结了激活细胞焦亡的药物以及应用纳米技术辅助促进细胞焦亡来参与肿瘤治疗的纳米制剂,并对其在细胞焦亡上作用机制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基于细胞焦亡的抗肿瘤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焦孔素家族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2
焦孔素是一个新的执行细胞死亡的家族,因其具有强大的细胞焦亡作用,常作用于炎症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等领域,但目前尚未发现关于焦孔素在皮肤病中的研究现状的报道.该文献就焦孔素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焦孔素D介导的细胞焦亡机制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细胞焦亡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依赖性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容物及炎性因子的释放.焦亡包括典型和非典型通路,典型通路在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作用下识别并激活caspase 1,非典型通路由细胞内脂多糖识别并激活caspase 4/5/11,进而切割焦孔素D(GSDMD)产生N末端和C末端.GSDMD-N端介导质膜穿孔,促进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等的释放,诱导细胞焦亡.GSDMD是焦孔素(GSDM)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研究表明细胞焦亡相关分子如GSDMD等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子宫内膜癌(EC)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GSDMD高表达可能影响EC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近年来,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肿瘤中的研究不断深入,为EC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故本文就GSDMD在E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非编码RNA调控的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细胞焦亡是一种以焦孔素家族蛋白为效应蛋白的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近来研究发现焦亡可能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转归密切相关.非编码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控细胞焦亡相关分子.本文主要对非编码RNA调控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细胞焦亡诱导在抗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的方式,是一种受焦孔素(GSDM)家族调控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主要特征是膜穿孔、细胞肿胀及细胞破裂.细胞焦亡发生的机制分为由GSDMD介导的Caspase-1和Caspase-4/-5/-11依赖性经典炎症小体途径和由GSDME介导的Caspase-3和颗粒酶依赖性非经典炎症小体途径等.近年来研究显示,细胞焦亡具有抑制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双重作用,并且细胞焦亡的诱导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也发挥双重效应:一方面通过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形成肿瘤微环境,抑制抗肿瘤免疫,另一方面则通过引发抗肿瘤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细胞焦亡的诱导在化疗及其他联合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药及其提取物调控细胞焦亡的诱导对于治疗肿瘤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细胞焦亡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细胞焦亡是一种较为特别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受焦孔素家族调控,其主要特征是膜穿孔、细胞肿胀及大量促炎因子的释放.相关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各关键组分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细胞焦亡激活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细胞焦亡与关节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焦亡相关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胃腺癌(stomach adenocarcinoma,STAD)诊断、预后及免疫浸润相关的焦亡相关基因(pyroptosis-related genes,PRGs).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数据,利用Networkanalyst数据库筛选在STAD中差异表达的PRGs,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PRGs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Cox回归分析鉴定与STAD患者预后相关的PRGs,并构建列线图展示预后风险模型.利用GSE54129和GSE27342数据集对相关结论进行验证.TIMER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PRGs与STAD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 筛选出STAD中41个差异表达PRGs,其中有36个PRGs表达升高,5个PRGs表达降低(均P<0.05).在STAD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PRGs有5个,分别是带电多泡体蛋白3(charged multivesicular body protein 3,CHMP3)、焦孔素E(gasdermin E,GSDME)、白介素1α(interleukin 1 alpha,IL1A)、NIMA相关激酶7(NIMA related kinase 7,NEK7)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GF;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IL1A可作为预测STAD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在验证数据集GSE54129和GSE27342中分析表明,IL1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均P<0.05),与TCGA数据库得出的结论一致.功能富集分析提示,STAD中这些PRGs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炎症和细胞焦亡等过程.将相关系数│r│>0.5设为筛选标准,发现9个与STAD免疫细胞浸润具有相关性的PRGs,分别是鸟苷酸结合蛋白5(guanylate binding protein 5,GBP5)、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CTSG)、黑色素瘤缺失基因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含NLR家族CARD域蛋白4(NLR family CARD domain containing 4,NLRC4)、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Z-DNA结合蛋白质1(Z-DNA binding protein 1,ZBP1)、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stase,neutrophil expressed,ELANE)及CD274.这些PRGs主要和STAD中T细胞、调节性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IL1A可作为STAD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且在STAD中这些PRGs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以及和多种免疫细胞的浸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细胞焦亡途径探讨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天然中药在抗肿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细胞焦亡途径的发现为中医药靶点的选择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对细胞焦亡认识的深入及其与肿瘤治疗相关性的探索,诱导细胞焦亡以促进化疗、免疫治疗等疗法更好地发挥抑制肿瘤增殖及瘤体生长作用机制的研究愈加深入.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对细胞焦亡的有序、适度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中医药因其多靶点、多途径特点对肿瘤化疗及免疫治疗增敏、减少耐药性的优势逐渐显现.但目前中药有效成分靶向细胞焦亡途径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且以单味药单成分为主,尚未明确靶向机制及上下游靶点;中药复方相关研究较少,且其发挥细胞焦亡作用的主要成分并不明确.针对此,今后可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生物信息技术或基因敲除方式对中药各成分影响细胞焦亡的机制进行多维度、多靶位及多因子分析,并在中医平衡理论及"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治疗原则的指导下引导适度可控的焦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