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猪尾巴导管胸腔内灌注红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通过猪尾巴腹腔引流导管胸腔内灌注红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5例患者资料,均为老年男性,多次或首次出现自发性气胸,并通过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猪尾巴腹腔引流导管联合红霉素胸腔内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通过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内灌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23例,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通过不同引流管胸腔内灌注红霉素(1次/d)的时间、灌注效果、起效后夹管到拔管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灌注总有效率及拔管出院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灌注红霉素时间为(3.00±0.32) d、拔管时间为(2.41±0.24) d均较对照组灌注红霉素时间(4.22±0.39) d、拔管时间(3.39±0.37) 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298、2.218, P值分别为0.026、0.032);观察组灌注红霉素后胸痛的发生率为17.4%(4/23),低于对照组灌注红霉素后胸痛的发生率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观察组未出现休克和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顺利拔管出院患者分别为22例与23例,灌注无效最终带管出院患者分别为1例与8例,6个月内再次复发气胸分别为8例(含1例带管出院患者)与19例(含8例带管出院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复发率、治愈率分别为95.7%(22/23)与71.9%(23/32)、34.8%(8/23)与59.4%(19/32)、65.2%(15/23)与37.5%(12/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086、1.816、4.114, P均<0.05),观察组在疗效及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猪尾巴腹腔引流导管胸腔内灌注红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灌注时间短、拔管快、患者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耐受度好,灌注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血培养持续阳性三月余救治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女,50岁.因"腹痛腹胀1月,发热10余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7月19日因饱餐并油腻饮食后出现上腹胀痛伴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淀粉酶434 U/L,腹部CT提示胰周较多渗出(图1A),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液体复苏、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7月24日患者出现腹腔高压 (16 mmHg,1 mmHg=0.133 kPa),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快、尿量减少等症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游离腹腔穿刺引流术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尿量逐渐恢复正常.7月30日停止CRRT,8月6日开始经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2d后出现发热、腹胀加重,考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引流出少量脓性液体,但患者体温仍高达39.5℃,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尿量再次减少,于8月21日转入我院.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8年余,间断服用拜糖平,血糖控制一般;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160/95 mmHg,自服珍菊降压片,血压控制良好.入院体检:T 39.5℃,P 132次/min,R 28次/min,BP 112/71 mmHg;全腹部轻度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右上腹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脓性液体.实验室检查主要异常结果:降钙素原5.98 ng/L,血小板16×109/L,血红蛋白66 g/L,白蛋白30.9 g/L,血尿素氮11.5 mmol/L.腹腔压力21 mmHg.入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高脂血症性);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并出血;ARDS(重度);急性肾损伤(Ⅲ级);腹腔间隔室综合征(Ⅲ级);急性胆囊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CRRT,胆囊穿刺引流,促进血小板生成,万古霉素联合泰能抗感染治疗,输血、肠内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腹部CT提示胰周大量坏死组织积聚伴出血(图1B),按照笔者所在SAP治疗中心"胰腺坏死组织感染临床处理路径-四步法"于8月22日行CT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术,放置的猪尾巴导管引流出大量脓性液体,两侧结肠后放置黎氏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8月26日血培养、痰培养、腹膜后引流脓液培养均提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杆菌,依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为替加环素+磷霉素+泰能抗感染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