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肠道转录组学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感染雏番鸭可导致肠道黏膜受损,造成肠黏膜免疫功能低下甚至丧失.为寻找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肠道组织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建立番鸭呼肠孤病毒自然发病模型,在感染后3d、6d、21d采集同居感染组和对照组试验雏番鸭的空肠,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数据库分析.结果 显示,感染后3d、6d和21d分别筛选出2 297、5860和3 721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子功能结果显示,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T细胞活化和单核细胞趋化性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在吞噬体、细胞溶质DNA传感途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和RIG-Ⅰ受体信号通路;荧光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结果与转录组学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MDRV感染导致雏番鸭肠道损伤和黏膜免疫抑制的机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研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鸡痘病毒引起的鸡痘是一种常见的禽类传染病.鸡痘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可表达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多种蛋白.这些病原体包括丙型肝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传染性喉支气管炎病毒、马立克病病毒、新城疫病毒、火鸡鼻支气管炎肺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禽流感病毒、人乳头瘤病毒16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牛痘病毒、出血性肠炎病毒、狂犬病毒、猪园环病毒Ⅱ型、番鸭细小病毒、禽艾美球虫、鸡败血支原体、恶性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等.本文综述以鸡痘病毒为传递载体的病原体疫苗的研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丝绒海番鸭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东滩滴水湖水域持续观察和拍摄到一种鸭科鸟类.经查文献并与所观察记录到的鸟类进行形态特征比对,鉴定为丝绒海番鸭(Melanitto fusca),为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桑给巴尔地区养殖番鸭对水泡螺生存繁殖影响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初步探讨在桑给巴尔血吸虫病流行区采用养殖番鸭捕食水泡螺进行生态灭螺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组在奔巴岛实验基地的菜园作为实验观察区,饲养2只番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周围设置栅栏隔开以阻止番鸭进入.于第10、20、30、40天,采取全面细查法调查水泡螺成螺及子代螺数量,并计算成螺存活率.通过直接观察法,观察番鸭捕食水泡螺的行为.结果 第10、20、30、40天实验组水泡螺成螺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20.671、18.039、19.200,P均<0.05);实验组水泡螺子代螺数量为13~60只,低于对照组的320~963只.番鸭在嘴部滤水或吞食蔬菜时,可利用喙部碾碎或直接吞食成年水泡螺;子代水泡螺由于体型极小,更易被吞食.结论 养殖番鸭可以抑制水泡螺生长繁殖,提示可用于生态灭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禽偏肺病毒制备弱毒疫苗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irus,aMPV)制备弱毒疫苗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分批培养的方法优化悬浮BHK-21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及aMPV增殖工艺,并对制备的疫苗进行动物安全性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采用1.0×106 cells/mL的初始接种密度培养BHK-21悬浮细胞,细胞能快速度过延滞期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72 h细胞密度可达1.6×107 cells/mL.调整细胞密度为3.0 x 106 cells/mL,按照感染复数MOI = 0.1的剂量接种病毒,病毒含量可达108.67 TCID50/mL.制备的疫苗安全性良好,可有效保护番鸭,保护率为100%.结论 优化了生物反应器培养aMPV的工艺,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效价,为aMPV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连翘水提液体外抗番鸭呼肠孤病毒增殖及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连翘是中药配方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但其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作用尚未得到深入评估.为评估连翘体外MDRV增殖及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通过四唑盐(MTT)法检测连翘水提液的安全浓度,并从3种给药方式中筛选出连翘水提液的最佳给药方式.在最佳给药方式下,通过半数细胞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检测MDRV在DF-1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采用膜连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连翘水提液对DF-1细胞的安全浓度为0.25-4 mg/mL,最佳给药方式是先感染病毒再加中药,在此给药方式下,连翘水提液能极显著降低MDRV在24-48 h的病毒滴度(P<0.01).与对照组相比,MDRV攻毒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IRE1、ATF6和PERK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而Bcl-2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与MDRV攻毒组相比,连翘水提液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IRE1、ATF6和PERK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而Bcl-2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可见,连翘可以抑制MDRV在DF-1细胞中的增殖,并对MDRV引起DF-1细胞凋亡起到了缓解作用,具有良好抗病毒的活性,结果为进一步筛选出抗MDRV的候选药物提供了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