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会聪主任医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名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刘会聪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而渐生食积、湿热、郁火等,究其根本当用健脾气治其根本,临床善用该方加减治疗儿科慢性病、疑难病、脾胃病,临床疗效颇佳,特总结临床经典病例 3 则,以资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窗技术在显微根尖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窗技术是指在病变表面完整的骨板上进行切割以形成骨窗和游离骨块,从而获得手术入路,并在手术最后阶段将脱位的骨块重新放置到原位的手术方法。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此技术有改善手术视野和可操作性、减少术后骨缺损、促进病变区域骨愈合、维持颌骨轮廓完整性等优势。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定位和制备骨窗是进行后续操作的重要前提,但在术区位置靠后或病变表面骨皮质厚而完整等情况下完成此步骤较困难,同时游离骨块复位后能否稳定在原位也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数字化导航技术和骨腔填塞材料的辅助应用可能有助于改进骨窗技术,为疑难病例患牙的保留提供更多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0年第十九届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高峰论坛——第十九届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会议于2020年9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设置了17个专题讲座,7个疑难病例分享,11篇大会发言,8个卫星会,内容涵盖儿童生长及身材矮小、性早熟及性发育异常、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糖代谢异常、钙磷代谢异常、遗传代谢病等多个方面,既有前沿的基础研究,也有贴近临床的案例和指南解读。作为首次在线上举办的年会,观看平台同时在线人数达到6千余人,对提升专科医生教育,促进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ECMO联合mNGS检测优化救治重度肥胖患者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耐药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严重创伤患者可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病死率高,救治难度大 [1]。肥胖尤其重度肥胖,是创伤后ARDS的危险因素之一,会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肥胖患者并发创伤后ARDS给临床救治带来了更大挑战 [2]。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能够暂时性替代肺脏功能,新近的研究表明,其治疗创伤后ARDS是安全可行的 [1]。感染是ECMO应用期间常见的并发症 [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最多发的感染,多数由革兰氏阴性耐药菌导致,包括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4]。有研究提示ECMO期间耐药菌感染发生和患者预后直接关连 [4]。因此,病原体早期识别,准确的覆盖耐药菌是抗感染治疗中的挑战之一。近年来,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在急危重症和疑难感染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步用于疑难、少见感染的诊断,但其耐药基因检测优化临床抗生素使用的报道甚少 [5,6]。现将本院收治的一名重度肥胖严重创伤并发ARDS患者,在ECMO联合mNGS优化耐药菌抗感染方案下获得成功救治的病例(伦理审批号:YJ2023015,已获得患方知情同意。)进行总结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学遗传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4年起我国将临床医学遗传学住院医师培训纳入临床医师培训序列中。我国临床遗传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起步较晚,整体而言临床遗传医师培训和资质认定体系尚处在发展完善之中。我院在《医学遗传科培训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学遗传学医师培训的基本体系;并结合导师制,探索适用于医学遗传专业的网络教学、多学科疑难病例会诊讨论、阳性病例报告分析会、文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该方案可较快提升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科研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正畸治疗及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中。对于轻中度牙周病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可获得较好的矫治效果;对于重度牙周病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仍存在风险,需严格把控适应证。明确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目标,严格控制牙齿移动范围,多学科联合治疗疑难病例,是正畸临床需关注的内容。牙周病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时需确定可行的矫治目标位,根据牙周情况进行合理分步、设置适当的附件以及设计减小牙龈刺激的矫治器边缘。本文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领域,从适应证选择、矫治目标、矫治器设计、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作用以及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EFEMP1在恶性间皮瘤与低分化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细胞外基质蛋白1(EGF containing fibulin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FEMP1)在恶性间皮瘤与低分化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EFEMP1与传统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联合对提高恶性间皮瘤病理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收集已确诊为恶性间皮瘤的病理组织蜡块33例,良性间皮肿瘤5例,低分化癌与恶性间皮瘤不能鉴别的疑难病例7例;低分化肺腺癌组织芯片40例,低分化肠腺癌组织芯片20例;恶性间皮瘤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15例,腺癌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1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EFEMP1、BerEP4、Calretinin、WT1和D2-40的表达情况,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DKN2A的突变情况,并分析各组病例表达差异。结果:在33例恶性间皮瘤中EFEMP1阳性表达率为78.8%(26/33),在40例低分化肺腺癌和20例低分化肠腺癌(以下简称低分化腺癌)中肿瘤细胞均不表达EFEMP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15例恶性间皮瘤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中EFEMP1胞质弥漫阳性表达(15/15)。联合运用EFEMP1、BerEP4、Calretinin对鉴别恶性间皮瘤与低分化腺癌的特异度为98.3%,灵敏度为9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 结论:EFEMP1在恶性间皮瘤组织中高表达,是诊断恶性间皮瘤的重要标志物。在胸腹腔积液细胞蜡块中,EFEMP1比Calretinin更有利于间皮细胞的形态观察。EFEMP1与BerEP4、Calretinin联合运用,有助于提高鉴别恶性间皮瘤和低分化腺癌的病理诊断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室管膜肿瘤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建立了基于组织病理学、分子特征和解剖部位的室管膜肿瘤新分类体系,将室管膜肿瘤分为了10个亚型,不再定义无实际临床意义的组织学变异亚型。然而,分子分型因生物学预后证据尚不足以直接采纳作为分级标准,除了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调整为中枢神经系统WHO 2级外,其余类型依旧按照组织学特征分级。DNA甲基化谱定义是部分类型如后颅窝B组室管膜瘤以及疑难病例诊断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室管膜瘤的WHO新分类进行简要解读,并分析目前在实践中的局限性,以期在诊断工作中更方便理解分类进展及实践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主要诊断选择对DRG入组和权重变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脑梗死作为切入点,研究主要诊断的选择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入组和权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主要诊断为脑梗死的3个DRG组(BR25、BR23、BR21)331例患者资料。原始入组情况作为对照组;将主要诊断与第一其他诊断进行互换,其他变量不进行变化,再进行DRG入组,该组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的入组与权重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有41.4%(137/331)的实验组DRG入组BZ11神经系统其他疾患伴重要合并症与伴随病,82.5%(273/331)的患者经过转换诊断后权重升高。结论:选择其他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可能会改变疾病的权重,影响相应的疾病给付。为防止高码低编,应细化DRG分组,DRG支付要考虑如何体现出疑难病例的价值;对于低码高编行为,医保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应进行编码正确性的核查,监察到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疑难肠道溃疡性病变诊疗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肠道溃疡性病变临床多见,但病因多种多样,确诊常存在困难,尤其在疾病早期。克罗恩病、肠结核、贝赫切特综合征、淋巴瘤的内镜下表现均可见肠道溃疡,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本文介绍1例疑难肠道溃疡性病变,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曲折,充分体现了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病程中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与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