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蜇伤致急性眶蜂窝织炎伴视网膜动脉阻塞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66岁.因左眼马蜂蜇伤后疼痛、肿胀伴视物不见11 d于2023年6月24日到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眼外伤科就诊.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手术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视力分别为0.6、无光感.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6、28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晶状体混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误诊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误诊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例。患者男,64岁,因“左眼胀痛、视力下降6 d”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就诊,初诊眼底检查发现左眼鼻侧视盘边界模糊,眼B超示视盘鼻侧筋膜囊水肿,疑诊为左眼后巩膜炎。2 d后上述症状加重伴上睑下垂及眼球突出,眼球基本固定不动,进一步完善眼科检查及眼眶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少见的左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确诊后及时治疗,左眼眶蜂窝织炎得以控制,但视力无明显提高。因此,针对初发表现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患者,应当高度警惕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发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免造成严重的视力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Coats病伴眼眶蜂窝织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男,25个月,因"左眼红肿5 d"于2021年9月18日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眼科检查: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眼睑轻度红肿,结膜明显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前房上方见黄色渗出物,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入(图1A)。眼B超示:左眼大量玻璃体混浊,全视网膜脱离,眼内占位待排(图1B)。眼眶磁共振成像显示:左眼晶状体脱位,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内不规则异常信号,眼环明显强化,内壁不规则,周围软组织炎性改变,左眼视神经眶内段增粗伴强化(图2)。诊断:左眼眶蜂窝织炎、Coats病待排、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待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未成年眶周蜂窝织炎患者8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诊治的86例未成年眶周蜂窝织炎患者临床资料。86例中72例为眶隔前蜂窝织炎,年龄0.5~11.0岁,男性44例;14例为眶隔后蜂窝织炎,年龄2.0~17.0岁,男性9例;眶隔后感染者发病年龄(6.14±2.18)岁,显著高于眶隔前感染者(3.71±2.83)岁( P<0.05)。眶周蜂窝织炎病因中54例(62.8%)为鼻窦炎。86例均表现为眼睑红肿及压痛等局部症状,9例眶隔后蜂窝织炎患者伴有眼球运动受限、眼球突出。86例患者均行CT检查,表现为眶隔前间隙正常结构界面消失,眶软组织密度增高,其中12例眶隔后蜂窝织炎患者可见眼球受压移位。7例眶隔后蜂窝织炎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见患侧眼眶脂肪间隙模糊,眶周长T1及T2信号。实验室检查主要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眶隔后蜂窝织炎高于眶隔前蜂窝织炎患者[(15.00±3.35)×10 9/L比(12.96±2.81)×10 9/L,(26.76±15.75)比(19.31±11.86)mg/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69例进行了血培养检查,共分离出病原菌5株(均为眶隔后蜂窝织炎者),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流感嗜血杆菌1株。86例均行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及抗生素静脉输注治疗,其中4例有脓肿占位眶隔后蜂窝织炎者行皮肤切开(1例)和B超引导骨膜下针刺引流术(3例)引流,86例均治愈。提示眶隔前与眶隔后蜂窝织炎患者存在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的差异,CT及MRI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治疗可采用抗生素局部滴眼联合静脉输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隐匿性牙源性眼眶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65岁患者因左眼球突出伴眼痛、牙痛及咬合困难2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侧眶周及颞窝可触及肿块,颌面部CT检查提示左眼眶底壁占位。入院后1周,患者突然出现左眼眶周及额颞部皮肤红肿,伴心慌、胸闷、恶心、呕吐、低血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显著升高,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织炎伴感染性休克。经过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左眼矫正视力1.0,左眼上睑皮肤切口愈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内源性眼内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74岁。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5 d"于2018年6月5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突现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因在国外诊治不便,遂于1 d前回国,至某专科医院急诊就诊,查体右眼视力无光感可疑,眼睑肿胀,前房积脓,诊断为"右眼眼内炎,右眼眶蜂窝织炎待排",给予头孢他啶2.0 g和奥硝唑0.5 g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局部抗生素(可乐必妥、托百士滴眼液点眼1次/h,迪可罗眼膏每晚点眼)及散瞳(l%阿托品眼膏点眼2次/d)治疗。患者于外院治疗1 d后,自觉右眼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加重,因病情发展较快,且合并全身疾病,转至我院就诊。既往病史:肝硬化6年,2年前因肝癌行肝切除手术;21个月前因牙齿松动缺损行整牙修复手术;20个月前因右手、双足甲癣行中药化腐清创术。否认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脏疾病史,反复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均否认眼部外伤史,其余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阳性发现。全身查体示:神志清,精神稍差,表情较痛苦,体质瘦弱;体温37.0℃,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52 mmHg(1 mmHg=0.133kPa);头颈、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左下肢中部胫骨前区局部红肿,约5 cm×10 cm,触之有痛感,皮温高于周围,表面破溃、结痂、干燥(见图1);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下肢及踝部浮肿色稍红,皮温不高,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未见足癣表现。眼科专科检查示: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无法精确测量,指触大致正常;右眼眶周软组织高度红肿、触痛;右眼睑肿胀且睑裂不能睁开,眼球突出伴眼球运动障碍;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高度水肿,角膜雾状混浊,角膜上皮片状脱落,前房可见黄白色积脓约4 mm,房闪(++),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圆、小,直径1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晶体混浊,余结构窥不清;左眼裸眼视力0.6,前节及眼底未及明显异常;右眼眶压升高(T+2)/左眼眶压正常(Tn)。初步诊断为:右眼眼内炎,右眼全眼球炎,肝硬化、肝癌术后,收入我院眼科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示:血液检查、眼分泌物及皮肤破损处分泌物分别送微生物培养。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5.20×10 9/L(3.50~9.5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5%(40%~75%);淋巴细胞0.48×10 9/L(0.80~4.00/L)、血小板数目68×10 9/L(125~350/L)、血小板百分比10.4%(20.0%~40.0%)、红细胞计数3.15×10 9/L(4.30~5.80/L)以及血红蛋白91 g/L(130~175 g/L)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尿常规示:尿蛋白(++),尿葡萄糖(弱阳)。血生物化学检查示:空腹血糖8.9 mmol/L(3.9~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4.0%~6.0%)、白蛋白31 g/L(32~48 g/L)、球蛋白45 g/L(23~35g/L)、白/球蛋白比0.7(1.1~1.9)、肌酐103 μmol/L(55~96)。血培养结果示:无真菌、厌氧菌生长,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来我院就诊前2 d,外院眼部B超示:右眼玻璃体混浊伴后脱离可能、视网膜脱离可能、脉络膜水肿增厚、球壁水肿(见图2);外院眼眶CT示:右眼睑、眼球壁表面及其周围、视神经前段及眶周弥漫性软组织肿厚,伴泪腺稍肿大。考虑为炎症性病变(见图3)。患者右眼眼内炎诊断明确,考虑眼内炎已快速进展为全眼球炎,同时患者年龄大、全身合并肝硬化且有肝癌手术史,入我院后发现糖尿病,且下肢存在感染灶,若保眼球治疗则感染扩散的风险大,结合患者自身及其家属要求,故在麻醉监护下行右眼球内容物剜出术。术中沿角膜缘做切口后可见晶状体及大量黄白色黏稠脓液溢出,眼内容物均为脓性物。将色素膜去除干净,注射10 mg/ml万古霉素于巩膜壳内浸泡,5 min后采用37℃大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将眼内容物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感染;敏感抗生素: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等;耐药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红霉素等。无乳链球菌感染致内源性眼内炎极少见,进一步追问病史得知患者曾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红肿伴痛感,未予诊治,肿痛自行有所缓解;就诊7 d前曾同家人至俄罗斯旅行,否认疫区及动物接触史。最终诊断为:右眼内源性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全眼内炎,右眼全眼球炎;左下肢感染,2型糖尿病,肝硬化(代偿期),肝癌术后。右眼眼内容物剜除术后4 d,患者眼部情况及眶周症状明显好转,转至内科住院继续治疗2周。术后2周患者至我科复查(见图4),右眼眶区无肿胀,眼睑无红肿,结膜囊薄壳在位,未见脓性分泌物,结膜无红肿、渗出,切口对合良好,缝线在位。随访3个月全身情况稳定,未见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眶蜂窝织炎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眶蜂窝织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眶蜂窝织炎的新生儿病例,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1日,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5例有发热。5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均明显升高。3例为周围组织感染蔓延所致,2例为血源感染,1例怀疑母婴垂直感染。血培养阳性2例,脓培养阳性2例,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4例使用头孢曲松钠+氨苄西林,2例使用头孢曲松钠+利奈唑胺治疗。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6例均治愈。2.共检索到13篇文献,报道了15例眶蜂窝织炎新生儿,与本报道的6例合并后共21例。眶周红肿及发热是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以单纯发热、拒乳及呻吟为首发症状。多伴WBC明显升高。19例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包含SA。19例联合应用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12例国外病例中8例使用了万古霉素,国内病例以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联合氨苄西林或利奈唑胺为主。12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19例治愈,1例遗留四肢痉挛性瘫痪,1例死亡。结论:眶蜂窝织炎在新生儿期罕见,以周围组织感染蔓延、血源感染及母婴垂直感染为主,有擦口腔史者易感,局部手术等有创操作提高感染风险。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在新生儿期可因缺乏典型症状而延误诊断。SA为主要致病菌。抗生素选择应覆盖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常需联合用药。如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及时的外科治疗是治愈的必要条件。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并海绵窦血栓形成者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7例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组织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8家儿童医院的细菌培养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收集到确诊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1 138例患儿中感染类型为蜂窝组织炎的住院患儿共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例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患儿占18家医院IPD患儿的0.6%(7/1 138例)。其中男5例,女2例;起病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为2岁。农村4例,城市3例。1例存在基础疾病,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表现:发热、伴感染灶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蜂窝织炎病灶部位:眼眶蜂窝织炎2例,面颊部感染2例,上肢、头部及臀部感染各1例。病初情况:2例眼眶蜂窝织炎患儿分别伴鼻窦炎和化脓性中耳炎,1例为急性根尖周炎治疗后,1例为化疗结束后10个月。并发感染类型:7例中并血流感染6例,并细菌性脑膜炎2例,并肺炎1例。其他培养结果:外周血培养为肺炎链球菌6例,病灶局部脓液培养阳性2例。菌株药物敏感试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敏感6例,耐药1例。治疗:3例单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2例头孢菌素联合青霉素类治疗,2例脑膜炎患儿予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3例局部脓肿者予切开引流;2例脑膜炎患儿收住重症监护病房,1例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住院时间14.3 d (5~41 d)。出院结局: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蜂窝组织炎是儿童IPD的少见感染类型,多见于3岁及以下儿童,以头面部和眶周为主要感染部位,可伴血流感染或细菌性脑膜炎,多数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牙源性上颌窦分隔感染致眶蜂窝织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66岁的女性患者表现为右眼反复眼红肿疼痛,5个月前有右上第二磨牙拔牙史,4个月前有多次右侧颌面部脓肿切开引流史。眼眶CT提示右侧上颌窦、眼眶下部眶下孔处骨膜下窦腔形成伴积液脓肿形成。诊断为“牙源性上颌窦分隔感染致眶蜂窝织”。先后行“眼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右眼眶脓肿清除引流+鼻内镜下上颌骨内壁部分切除+上颌窦分隔引流+上颌窦开放”术。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巨大副泪腺潴留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69岁,因"右眼上睑肿物生长8个月余"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否认家族中传染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既往6年前因"声带肿物"行手术治疗,2年半前因"右下肢静脉血栓"行手术治疗。患者8个多月前出现右上侧"牙齿碎片"脱落,当时无疼痛等不适,时隔20 d先后出现右侧鼻唇沟疼痛和右眼上睑红肿,上眼睑中央可扪及"水泡"样肿物,并逐渐增大,无眼疼、视力下降、复视等不适。数日后右眼红肿加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眼眶蜂窝织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肿痛安胶囊"口服,"普拉洛芬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治疗。患者用药后症状好转,肿物明显缩小。2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时右上颌"牙齿酸痛",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右上颌"牙周脓肿",给予局部脓肿引流治疗后行"牙修补"。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进食时"牙齿酸痛",同时伴右眼上睑红肿及上睑局部肿物增大,自觉视力略有下降,无其他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结膜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患者至我院就诊时眼科检查示右眼视力0.4,眼压20 mmHg(1 mmHg=0.133 kPa),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溢出。右眼上眼睑膨隆,睑板上方可扪及椭圆形肿物,上达眶上缘,边界清,活动度较差,无压痛。翻转上睑可见睑板上方穹隆结膜下淡蓝色囊性肿物,水平达睑板全长(见图1),结膜无明显充血。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于2020年8月28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右眼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紧贴于穹隆结膜下,将其仔细分离后完整剥离。肿物大小约2.0 cm×1.0 cm×0.6 cm,呈囊性,半透明,表面可见血管分布,囊内可见透明液体(见图2)。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纤维组织囊壁内衬单层柱状上皮,无异型,符合良性囊肿(见图3),诊断为副泪腺潴留囊肿。术后随访2个月,未见肿物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