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中游山西吉县冯家坡遗址发掘简报
编辑人员丨2023/8/26
冯家坡遗址是山西吉县境内黄河中游一级阶地的一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2021年,在面积3 m2、厚约0.15 m的地层中,我们发掘出342件石制品和130件动物骨骼.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其他为燧石、石英、砂岩和变质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碎屑、细石叶和石器;石器类型丰富,中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端刮器、砍砸器和研磨石等;另外,还有使用过的石片和断片;打片和加工以锤击法为主,也使用了压制法,未见砸击技术.动物骨骼破碎,且多被钙质裹覆;只能辨识出鹿科和牛科动物的牙齿碎片;有4件碎骨表面尚保留清晰切割痕迹.遗物中较多的碎屑,表明未经较远距离搬运,属于原地埋藏.文化层中动物骨骼AMS14C测年数据约11.5~10.7kaBPcal,正好处于新仙女木冰阶后的气候迅速回暖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矽肺伴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道1例矽肺伴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病例在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的病情演变.患者男,31岁,磨石工人,以“反复咳嗽、咳痰3年,气喘半年,加剧伴发热7d”为主诉于2013年6月27日首次就诊.胸部CT提示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伴钙化,双肺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病灶,以双下肺明显.CT引导肺穿刺病理符合尘肺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诊断为矽肺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短期效果好,但易复发.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先后出现6次复发,胸部CT提示双肺病灶呈多发性、多形性、复发性及游走性改变.激素加量治疗仍然有效,但总体治疗效果逐渐变差.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多次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巨块型矽结节形成并逐渐加重,肺功能逐渐恶化.患者活动后气喘逐渐加剧,目前已无法耐受体力活动,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介绍用普通磨石及水磨切片刀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种磨石对Gracey刮治器磨锐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5种磨石对Gracey刮治器磨锐效果.方法:将50个钝化5/6 Gracey刮治器随机分成5组(n=10),分别用天然肯色石(SS4)、印第安石(SS6)、合成瓷石1(SSDGRITA)、瓷石2(SSDGRITB)和瓷石3(SS3C)磨石进行磨锐,记录磨锐器械所需次数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评价器械磨锐后的刃口形态.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利用阿肯色石磨锐后,切割刃缘光滑平整,呈清晰直线,斜面纹理线条细密整齐,其磨锐效果最好,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印第安石磨锐器械所需次数最少,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种磨石中阿肯色石磨锐效果最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土壤及建材的 222Rn面析出率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作者采用直接测量法测得福州市土壤、水磨石地、水泥地、砖墙的 222Rn面析出率7个月的平均值分别为50.20±20.25(×10 -3Bq·m -2·s -1),3.92±1.57(×10 -3Bq·m -2·s -1),3.51±1.35(×10 -3Bq·m -2·s -1)和6.39±2.18(×10 -3Bq·m -2·s -1)。土壤 222Rn面析出率与土壤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 r=-9.6)。常用室内装饰材料可降低被覆盖建材 222Rn面析出率到原来的0%~8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