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县级医院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县级医院的高血压专科建设情况和慢性病管理状况,为提升县域内高血压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9—11月,课题组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纳入我国24个省份的597家县级医院,对医院的高血压专科设置、专业队伍建设以及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制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97家县级医院中,54家(13.5%)设置了独立的高血压专业科室,147家(24.6%)有高血压门诊,143家(24.0%)有高血压病床,294家(49.2%)有高血压专科团队;431家(72.2%)医院的门诊有高血压诊治流程,454家(76.0%)病房内有高血压诊治流程,535家(89.6%)的医院有高血压转诊流程;473家(79.2%)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了县域医疗共同体,其中紧密型167个;97.7%的医院配备基本的高血压危险分层筛查项目,63.8%可进行继发性高血压初筛。结论:我国县级医院的高血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布局基本形成,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重点加强高血压专业队伍建设,强化高血压诊疗规范化管理,畅通高血压分级诊疗路径,以提升我国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强化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 χ2=4.69, P<0.05)。 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手术期镇痛药使用及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围手术期镇痛药使用和管理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者(受调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镇痛药管理、围手术期镇痛医疗行为和镇痛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4个维度共55个问题(4个维度分别为8、10、22和15个问题)。通过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委员以微信发送问卷星链接形式发放调查问卷,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士和临床药师自愿参与调研,以无记名形式直接提交问卷。调查时间为2020年8月1—31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204份,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45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3家(95.6%),二级医院2家(4.4%)。204位受调者中外科医师46人(22.5%),麻醉医师80人(39.2%),临床药师32人(15.7%),外科护士46人(22.5%)。受调者所在的45家医院中,35家(77.8%)建立了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定期沟通机制,22家(48.9%)有临床药师辅助临床科室医师的工作。204位受调者中每年接受1~2次镇痛药相关知识培训者占76.5%(156人)。60.3%的受调者(123/204)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过围手术期镇痛药使用的不合理问题,排在前3位的问题为药物选择[74.0%(91/123)]、用法用量[69.1%(85/123)]和药物相互作用[46.3%(57/123)]。37.3%的受调者(76/204)发现过镇痛泵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排在前3位的问题为用法用量[69.7%(53/76)]、药物选择[67.1%(51/76)]和禁忌证[36.8%(28/76)]。受调者镇痛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的成绩≥120分(满分为150分)者仅占13.7%(28/204),53.9%(110/204)的受调者成绩<90分[外科医师、麻醉医师、临床药师、外科护士中<90分者占比分别为50.0%(23/46)、43.8%(35/80)、46.9%(15/32)和80.4%(37/46)];15个问题中仅有4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50%。结论:接受调查的医院多数已建立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相关机制,但仍存在围手术期镇痛药和镇痛泵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约半数外科医师、麻醉医师、临床药师和大多数外科护士对镇痛药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38名造口治疗师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造口治疗师(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伤口疼痛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60名ET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信念、行为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38份。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问卷得分为(5.90±1.49)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信念问卷得分为(25.74±3.57)分;ET对慢性伤口疼痛管理行为问卷得分为(53.28±12.52)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称、从事伤口护理工作年限、是否有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是ET慢性伤口疼痛管理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ET对慢性伤口疼痛知识掌握欠缺,态度尚可,实践行为亟待加强。医院管理者大力发展全职ET,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伤口疼痛,在选择ET培养人员时建议中级以上护士为培养对象。对于ET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职称的提升及再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于ET学校来说应该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伤口疼痛培训知识体系,并对伤口专科护士开展相应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9—2020年中国病理科人员、设备、工作量的调研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掌握近年来中国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由国家病理质控中心管理组牵头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859家单位病理科进行了包括人员配置、硬件设施、科室工作量、新技术使用情况在内的综合调查。本文旨在对中国医院病理科发展现状做一总结,以期为中国病理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发展创新以及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中国病理科的应对提供新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论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重症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新兴临床学科,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其与诸多临床学科存在交叉,因此,除了重症医学科外,医院中比较强大的临床科室往往设置了其专门的ICU,如心脏病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神经ICU(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呼吸ICU(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等。麻醉学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往往是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临床学科之一,建立并管理好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AICU)不仅有利于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医疗安全与质量,并且对于麻醉学科的内涵建设以及麻醉学人才的高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病理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信息化全流程管理系统在病理设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病理科通过编码科室设备和生成二维码、录入设备相关信息、构建与设备相关的管理模块建立科室设备档案,同时确立设备的责任人和所承担的工作,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日常管理。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和确立责任人,完善了设备日常状态的管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记录,科室年设备故障率和所用费用等以统计报表形式呈现,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信息化全流程设备管理系统摒弃了以纸质表格和纸质文件为依托的设备管理模式的弊端,使设备管理更简单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年发病率为(13~45)/10万人 [1,2],约20%可发展为中度重症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或重症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急诊科是此类患者第一次医疗接触的科室 [3]。发病72 h内,病因持续存在、休克未及时纠正、脏器功能持续损害而易发展为SAP [4]。SAP的诊治呈现时间依赖性。急性反应期的合理处置有助于减少感染期"感染-出血-肠瘘"的发生。本急诊专家共识的目的在于将"急救"理念贯彻在AP急性反应期的治疗之中,按照时间依赖性的"急救"理念对"关键诊疗措施"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目标化管理。经四轮会议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10余个具体临床问题,检索相关数据库,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方法,将共识的证据等级分为三级(表1)。本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63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信息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设计了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形成性评价方案,依此评价方案构建了形成性评价信息平台,并详细描述了此信息平台的业务流程设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估数据应用,针对住院医师、指导教师、轮转科室、专业基地及住培管理部门进行相应数据反馈,以推动持续质量改进。同时阐述了形成性评价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难点、不足之处及未来努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在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老年科作为一个涵盖内科各亚专业的综合科室,病区相对分散,因此对于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理和教学造成了困难。应用"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课的课堂签到、课堂测试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管理了教学秩序,而且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提高;案例分析小测试和互动讨论答疑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出勤率、课堂研讨和小测试的成绩都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教师对学员学习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并作出形成性评价;同时敦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最终达到"教"和"学"双促进的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