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引式钉砧头置入法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后管形吻合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管型吻合器消化道重建应用牵引式钉砧头置入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采用牵引式钉砧头置入法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50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62.0%),女性19例(38.0%),年龄(64.8±10.8)岁,体质指数(22.9±3.2)kg/m 2;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8例(16.0%)、Siewert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1例(22.0%),胃体胃底腺癌31例(62.0%)。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操作,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254.1±26.0)min,吻合时间为(31.9±8.7)min,术中出血量为(55.0±23.2)ml。术后14例(28.0%)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3例(6.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无死亡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5.2±0.7)d,排气时间(2.6±0.6)d,住院时间为(8.0±2.2)d。结论:牵引式钉砧头置入法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管型吻合器食管空肠管形吻合术中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腔镜食管癌手术中颈部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颈部手工分层吻合和管形吻合器吻合对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2月~2022年4月我院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的病人196例,按胃-食管颈部吻合方式不同分为手工组(87例)和管吻组(109例),比较两组病人颈部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管吻组病人颈部吻合时间[(23±3.57)分钟]短于手工组[(31±4.5)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病人总体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组病人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管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中,颈部手工分层吻合可降低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早期胃癌行腹腔镜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外科医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早期胃癌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国内外各大中心获得广泛开展,但是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仍然是全腹腔镜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目前,全腹腔镜下旱期胃癌根治术的肿瘤学安全性已经得到初步证实.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包括Billroth Ⅰ式吻合,BillrothⅡ式吻合和Roux-en-Y吻合;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包括传统的食管残胃吻合及其演变而来的抗反流吻合;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包括使用管形吻合器或线形吻合器的食管空肠吻合.这些重建方式各具特点,目前未达成统一共识.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因地制宜,在确保肿瘤根治性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癌术后胃排空延迟的肠-胃抑制负反馈发病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术后胃排空延迟(DGE)是上消化道外科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好发于远端胃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Whipple手术)后,其形成机制迄今不明,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有助于该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二指肠的机械性扩张会反馈性地抑制胃排空.我们推测这一负反馈机制在近段空肠也存在,在空肠胀满或肠壁受到牵扯的情况下会导致胃排空抑制.激活这一负反馈抑制效应的外科因素众多,当用直径比较大的管形吻合器做空肠吻合时,吻合器的插入会使空肠黏膜发生环周蹭擦损伤,形成局部炎性反应.用吻合器做肠肠吻合会使输入襻形成扭转导致十二指肠和空肠扩张.此外,胃肠吻合口有可能存在轻微的张力,尤其在实施结肠前胃肠吻合时.肠黏膜的炎性水肿会造成空肠扩张,肠襻扭转会影响其通畅性,胃肠吻合口的张力会对空肠壁形成牵扯,这些因素都可能通过负反馈机制导致DG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