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医针灸学教学改革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对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中医学针灸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检验教学改革成效,为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设性资料.方法 根据既往问卷调查结果修改"中医学(TCM)"针灸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减少枯燥理论知识,增加常用针灸技术及临床案例分析.组织 2023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所有参加中医学授课的本科生填写"针灸课程内容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前学生对针灸的基本认知情况、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反馈、课程后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学生对进一步优化针灸课程的改进建议 4 个方面.结果 149 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73.15%的学生对针灸课程感兴趣.62.42%的学生认为最难理解的课程内容是"腧穴各论"部分,71.81%的同学认为最制约学习成效的因素是难以记住经络和穴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针灸治疗概述及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占44.3%.通过学习,88.59%的学生愿意向具有适应症的患者推荐针灸治疗.在针灸课程的改进建议方面,学生希望增加课堂实践或操作视频.结论 改革后的针灸教学课程内容,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但实践性仍需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经络腧穴学课程"三段四相"创新教学改革
编辑人员丨2024/2/3
针对经络腧穴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庞杂、基础知识缺乏临床应用、考核形式单一,以及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急需培养等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段四相"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三段实施"即线上自主探索、线下任务驱动、课后交流应用;"四相整合"为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基础课程渗透临床应用、课堂学习延伸与课外拓展."三段四相"模式结合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通畅的讨论答疑渠道、多维的评价体系,促成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上海针灸杂志》投稿须知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刊登范围:针灸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的文章★ 栏目:名医经验、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专论与综述、学术动态、经络腧穴、针法灸法、针灸器械、针灸教学等★ 出版周期:纸质版文章6~12 个月;录用定稿电子版网络首发文章 1~3 个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命名刍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有《中医外科学》教材将亚急性甲状腺炎归于"瘿痈"范畴.但其不化脓的特点不符合中医对"痈"的定义,且不能正确表现其病因病机并指导临床治疗.通过中医对"毒"的认识,结合中医疾病命名原则,笔者认为:"内毒"与"外毒"相合是亚甲炎的主要病因;"毒邪蕴结不解"影响气血及津液运行,从而引起甲状腺肿大、疼痛,并伴发热;热毒旁窜、灼伤经络致耳后疼痛等症状;"热毒"局部结聚,不足以致肉腐成脓;临床治疗过程中注重针对"毒邪结聚"进行清热解毒、散风透邪,在治疗上均取得较好疗效.故将亚急性甲状腺炎命名为"瘿毒"更符合精准医学要求,有利于中医外科学规范化教学,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苏稼夫教授"以通为用"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脏腑、经络、气血滞涩或闭阻即是"不通"[1-3]."不通"导致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4-6].在临床上采用使脏腑经络气血通畅调达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即为"以通为用",苏稼夫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 50 余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全国名老中医",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并建立"全国名老中医苏稼夫传承工作室",对"以通为用"更有深刻的认识,十分崇尚"以通为用",在临床上采用"以通为用"为指导治疗多种顽疾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现将苏稼夫教授对"以通为用"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病案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构建《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关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优化、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考核评估等方面系统构建《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络腧穴学》趣味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的基础课程,亦是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强、记忆量大、基础性强的课程,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难免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一点,作者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开展了趣味教学实践改革,采用了趣味记忆法、穴位串烧比较、案例穿插讨论、名医用穴经验介绍、开展第二课堂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课在护士人体经络穴位定位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微课在护士人体经络穴位定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将194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7名,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及实验组微课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多数认为微课学习对人体经络穴位掌握很有帮助,符合率非常高,不存在不符合的情况.结论:采用微课对护士进行人体经络穴位定位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穴位定位准确率,增强培训效果,提高穴位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穴位选取技能考核成绩,提高社会对中医特色疗法的认可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内科学学科形成及发展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1].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几千年来,在不断总结疾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探讨发病机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随着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内科学也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作为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科目,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通过分析中医内科学学科形成及发展过程,探讨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专业局部解剖学带教低年资教师实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教研能力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低年资教师进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和教研能力建设的培训,提高面向针灸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方法:以实验项目为抓手,指导低年资教师做好每个实验.首先让低年资教师提出新的实验方案,结合经络腧穴理论,讨论方案可行性,制定具体实验教学大纲.然后与部分学生一起进行预实验,综合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意见改进实验方案再进行正式实验,最后对低年资教师的实验教学基本技能和教研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结果:低年资教师能通过一个项目学会一种实验教学方法、掌握一组中医经典理论、提升一系列解剖技能.学生对这种打破传统局部解剖知识体系,以经络腧穴为核心的内容的实验方式表示接受和欢迎.结论:本项目让绝大部分低年资教师尽快的从传统的“授业者”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适应现代教学模式,树立了牢固的中医信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