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3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自然科学卷》发布的 2022 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22 年《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 4.495,在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总分 78.6 分;核心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在 22 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2021、2022 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117 种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中国循环杂志》社于 2023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特色示范单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入选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5月 29日,中华医学会在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下发布第三批临床医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入选临床医学与内科学综合学科(T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翻转课堂联合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临床见习作为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的桥梁,对医学生成长为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转课堂联合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走马观花"式的临床见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在锦州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班学生的呼吸内科学见习中采用翻转课堂联合TBL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从而达到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模拟病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分析模拟病人研究现状,探讨模拟病人研究的发展趋势。本研究以VOS viewer软件为分析工具,通过搜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分析了4 164篇模拟病人的相关文献,通过制作关键词云、对照表格分析国内外模拟病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另外从文献发表数量、发表期刊、作者、机构等角度对模拟病人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育、考试、沟通是模拟病人研究主要关注热点。模拟病人中文研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模拟病人英文研究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模拟病人可应用于诊断、内科学、外科学、考试等领域,对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模拟病人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从肺胀谈《中医内科学》教学思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核心课程,而肺胀又是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的非常重要的一节,对于整个肺系疾病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了解中医学理论与诊疗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多年《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经验和思路,将肺胀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希冀对探索《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方法:利用Yaahp软件构建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5名学生的内科学课程中实施德医并举的课程思政清单式教学,并在课程结束时应用此评价体系得到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以德医双馨的育人目标为目标层,师德师风、课程设计、学生体会、发展评估为准则层,分13项方案层。利用此评价体系评价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内科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德医并举的课程思政清单教学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定量综合评价得分4.080分(1~5分)。结论: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可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具有科学、定量、综合和可改进等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以2011至2016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8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014至2016级本科生147人采取基础医学课程实施器官系统整合模式教学,对照组2011至2013级本科生137人采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的评价。采用SPSS 21.0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生内科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考试成绩[(86.34±2.74)分]、外科学理论成绩[(79.69±8.41)分]及外科学操作考试成绩[(81.43±10.72)分]均优于对照组[(85.51±3.36)分、(77.18±6.92)分、(76.78±11.29)分]( P<0.05),妇产科学理论及儿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低于对照组( P<0.05),内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35)。观察组学生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满意率为83.75%。 结论: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有一定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行动学习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内科见习的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试验组学生采用行动学习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满意度。采用 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87.25±7.77)分比(74.58±9.85)分];试验组学生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理解掌握、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带教方法感到满意的学生人数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人(94.3%)比20人(57.1%)、32人(91.4%)比22人(62.9%)、34人(97.1%)比27人(77.1%)、32人(91.4%)比22人(62.9%)、33人(94.3%)比24人(68.6%)和33人(94.3%)比25人(71.4%),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行动学习法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内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得到学生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改良德尔菲法构建急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目前我国急诊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主要依托于内科学体系,缺乏专业针对性,本研究旨在建立具有急诊特色的研究生专业必修课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设计问卷进行专家咨询,问卷内容为急诊专业型研究生必修课主要课程内容。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对问卷内容进行双录入,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14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问卷,两轮问卷回收率均100%,专家权威系数>0.9,评价指标重要性得分均数4.07~5.00分,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22,两轮协调系数0.07~0.10。结论:通过合理、规范地应用德尔菲法,建立了一套较全面且具有急诊特色的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临床专业本科学生72名,采用电脑滚屏暂停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研究组采用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通过内科学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基于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及运用程度、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的10项评分点的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采用SPSS 20.0进行 t检验。 结果:研究组学生课程综合成绩[包括理论考试成绩(87.94±5.68)和技能考试成绩(88.08±5.73)]高于对照组[(83.00±5.89)(83.86±4.80)( 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程度、自我学习能力、新知识掌握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雨课堂联合情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及运用程度、提高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及临床见习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