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白内障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白内障术后出现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17例(17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4例(4眼),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B组9例(9眼),进行角膜绷带镜联合药物治疗;C组4例(4眼),进行自体血清滴眼液联合角膜绷带镜及其他药物治疗。观察比较3组:眼部刺激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角膜上皮完全恢复时间及视力恢复时间。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视力恢复,角膜上皮恢复完整。B组患者视力恢复,眼部刺激症状缓解及消失、上皮恢复时间最短,治疗效果好。结论:应用角膜绷带镜联合药物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糜烂效果较好。但对于角膜上皮糜烂严重,迁延不愈者,可以考虑再联合自体血清滴眼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绷带式接触镜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早期滤过泡渗漏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绷带式接触镜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早期滤过泡渗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角膜绷带式接触镜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渗漏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戴镜前眼压为(7.3±1.31) mmHg,戴镜后1周升至(12.1±1.10) mmHg(1 mmHg=0.133 kPa, P=0.000)。戴镜前中央前房深度为(1.53±0.13)mm,戴镜后1周升至(2.10±0.19) mm( P=0.000)。戴镜前下睑中央泪河高度为(0.24±0.324) mm,戴镜后1周升至(0.48±0.28) mm( P=0.000),戴镜后2周泪河高度(0.25±0.11) mm( P=0.863)。戴镜后1周有28例(73.68%,28/38)滤过泡渗漏消失,眼压及前房稳定;戴镜后2周8例(21.05%,8/38)滤过泡渗漏消失。 结论:角膜绷带式接触镜治疗小梁切除术后青光眼滤过泡渗漏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辅助治疗眼化学性烧伤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辅助治疗急性眼化学性烧伤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大化集团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急性眼化学性烧伤28例(35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18只眼),对照组14例(17只眼)。所有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及常规治疗,观察组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佩戴绷带镜。随访21天,观察视力、角膜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天观察组视力(BCVA,logMAR)为0.20±0.08,优于对照组的0.31±0.12( t=-3.134, P=0.004)。治疗后3、7和14天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Z=-3.304,-3.312,-2.249; P=0.001,0.001,0.024)。观察组角膜愈合时间为(9.44±3.93)天,较对照组的(14.82±4.53)天短( t=-3.759, P=0.001)。 结论: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缩短急性眼化学性烧伤后角膜修复时间,使视力更快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角膜前弹力层棉签抛光治疗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角膜前弹力层棉签抛光治疗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患者23例(23眼)。患者表麻后撕除松脱的角膜上皮,再以湿棉签反复摩擦抛光角膜前弹力层,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后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或双眼包扎。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角膜上皮愈合及上皮糜烂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所有患者角膜上皮均完全愈合,OCT检查示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连接紧密,6周内均无复发。2例分别于治疗后8周及12周时复发,重复治疗,随访1年无再复发。一次性治愈成功率为91.30%(21/23)。结论:角膜前弹力层棉签抛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反复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绷带式接触镜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绷带式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濮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者96例(96眼),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应用绷带式接触镜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治疗不用绷带式接触镜组,每组各48例(48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天和7天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2.520,-2.989; P=0.024,0.010)。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两组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 t=-2.593, P=0.021)。术后不同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 P<0.05);术后观察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2.08%( χ2=1.011, P=0.753)。 结论:应用绷带式接触镜在翼状胬肉术后可缓解角膜刺激症状,有利于眼表修复、稳定泪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原发性翼状胬肉50例(50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25例(25眼),术后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B组25例(25眼),术后未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术后随访1年,观察眼部症状评分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当天、1天、3天眼部症状评分,A组优于B组( 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能减轻术后不适症状,提高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文眼线所致角膜外伤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滴眼液治疗纹眼线术中致角膜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文眼线所致角膜外伤140例(224眼)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114眼)和对照组70例(110眼)。观察组为伤后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rb-bFGF滴眼液,对照组涂rb-bFGF眼用凝胶,治疗后随访1个月。分析两组角膜愈合情况,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l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疼痛值改善等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及疼痛均有明显改善( P<0.001)。并且随访1、3及7 d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t=15.93、13.51及11.28, P=0.010、0.020及0.030); SI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2、0.68、0.72、0.71及0.75, P=0.690、0.722、0.679、0.701及0.631);BUT在治疗后1、3及7 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t=0.64、0.73及0.87, P=0.042、0.035及0.028);观察组疼痛值评分在治疗后1、3及7 d明显低于对照组( t=8.13、7.11及6.54, P=0.028、0.041及0.048)。治疗后15及30 d,FL、疼痛值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BU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rb-bFGF滴眼液治疗文眼线所致角膜外伤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绷带镜对糖尿病患者角膜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角膜绷带镜在非接触广角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对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56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绷带镜组,29例(29只眼)术中使用角膜绷带镜覆盖于角膜表面,在非接触广角镜下实施手术;B组,黏弹剂组,27例(31只眼),相同的手术方式使用黏弹剂为角膜保湿.术前及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功能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等数据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术前A组和B组分别为41.38%和41.94%(χ2=0.002,P=0.965).术后1、2、3 d A组为44.83%、41.37%、37.93%,B组为70.97%、70.97%、67.74%,(χ2=4.212、5.342、5.350,均为P<0.05);术后7 d,A组为41.37%,B组为61.29%(χ2=2.379,P=0.123).泪膜破裂时间术前A组和B组分别为(6.69±2.02)s和(7.09±1.98)s(t=-0.913,P=0.327).术后1、2、3 d A组为(5.77±3.10)s、(5.91±2.64)s、(6.08±2.57)s,B组为(4.49±3.42)s、(4.76±2.55)s、(5.18±2.31)s(t=3.279、3.011、2.259,均为P<0.05);术后7 d,A组为(6.28±2.41)s,B组为(5.67±2.51)s(t=1.983,P=0.076).两组间各时间点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使用角膜绷带镜者,在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完整性及泪膜稳定性方面均优于使用黏弹剂者.绷带镜可在术中有效保护角膜上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老年患者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大庆龙南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翼状胬肉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马上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纱块敷料包眼.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5、7d观察眼部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第1、3、5、7天,两组患者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愈合人数均为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3 d、5 d、7 d的愈合率分别为58.33%、86.67%、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3%、61.67%、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半年,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使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以显著缓解患者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和眼痛等眼部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眼化学烧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在治疗急性眼化学烧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急性眼化学烧伤50例(77眼),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39眼);对照组25例(38眼).两组均急诊处理后常规抗炎、促修复治疗.治疗组佩戴博士伦纯视BCL,对照组不佩戴BC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愈合情况、上皮愈合时间、主观症状评分及眼部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地佩戴BCL,无相关并发症出现.主观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1、3、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观察组治疗后1、3、7 d角膜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4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观察组为(2.670±0.982)d,对照组为(5.870±1.71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9,P=0.002).结论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明显缩短急性眼化学伤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减少术后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