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动脉血供对肝再生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双重动脉血供(LDABS)对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10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分3组,即假手术组(SO组)、68%肝切除组(PH组)、68%肝切除结合双重动脉血供组(PH+LDABS组,简称LDABS组)。每组模型术后0、12、24、72、120和168 h各组每个时间点随机取材6只;通过测线粒体膜电位、呼吸链酶浓度及三磷酸腺苷(ATP)酶探索LDABS致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检验。结果:线粒体呼吸链酶Ⅰ在LDABS组术后12 h和72 h[(0.48±0.02,0.33±0.02) μmol/(min·mgprot), t=-5.296、-6.399,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 2+-Mg 2+-ATP酶在LDABS组术后168 h低于PH组[(35.84±5.02) U/g, t=8.857, P<0.01];术后24 h高于SO组[(37.33±5.39) U/g, t=-0.127,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a +-K +-ATP酶在LDABS组术后12 h达到峰值,术后0 h高于PH组[(20.27±0.69) U/g, t=-4.527,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LDABS可能通过线粒体呼吸链酶Ⅰ在肝再生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在更早的阶段通过提高能量代谢促使肝细胞再生,且可能使肝再生所需的能量代谢的峰值提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SCT对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疗效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olization,TACE)肝癌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并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MSCT影像表现与疗效相关性及MSCT对病灶复发或者残余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MSCT对病灶复发或者残余预测灵敏度83.33%(80/96),特异度92.06%(58/63),准确性86.79%(138/159),Kappa值为0.73;结节血供:动脉血供型38个、门静脉血供型27个、动脉与门静脉双重血供型36个、无血供型58个;碘油分布:密实型57个、缺损型38个、簇集型20个与稀少型44个;结节内有坏死灶119个,无坏死灶40个;结节内血供与术后6个月疗效呈负相关(P<0.05),碘油分布、结节内有坏死灶与术后6个月疗效呈正相关(P<0.05).结论 MSCT检测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病灶复发或者残余具有较高准确性,可通过结节血供、碘油分布预测术后疗效,为其后续有效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双重动脉血供模型的建立与理论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稳定、成功率高的显微镜下大鼠70%肝切除+肝双重动脉血供的动物模型.方法 纳入研究大鼠76只,分训练组40只、造模组36只.训练组模拟手术操作,优化围术期管理;模型组行显微镜下制备大鼠70%肝切除(肝左叶和中叶)+肝双重动脉血供手术,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计算造模成功率和1周存活率.结果 通过训练组模拟操作,渡过学习曲线.造模组手术时间为(65.3±6.56)min,血管吻合时间(11.1±2.53)min.术中无明显副损伤,出血量(0.6±0.21)mL.1周后造模成功率88.9%(32/36);造模成功,大鼠术后状态良好.结论 显微镜下制备大鼠70%肝切除+LDABS模型操作较为复杂,但通过一定时间显微技能训练后,通过对术式,特别是血管吻合及围手术期护理的改良及创新,使得该模型成功率高、可重复性强,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肝再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等中应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