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肝胃百合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胃溃疡作用靶点,取交集后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并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PPI网络,获取关键靶点和关键成分,利用DAVID在线分析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肝胃百合汤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7 d后,禁食不禁水24 h,复灌胃1次,给药1 h后灌胃吲哚美辛80 mg/kg制备胃溃疡大鼠模型,给药3 h后麻醉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胃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获得肝胃百合汤活性成分234个,靶点290个,治疗胃溃疡作用靶点6 496个,筛选出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潜在靶点213个。GO功能富集条目437条,KEGG通路富集条目153条。与模型组比较,肝胃百合汤组、奥美拉唑组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 P<0.05)。 结论: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等关键成分,作用于AKT1、CASP3等关键靶点,调控Apoptosis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抑制凋亡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胃百合汤对胃溃疡大鼠IRE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基于肌醇需求酶1 α(IRE1α)信号通路探讨肝胃百合汤对吲哚美辛所致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肝胃百合汤组,每组9只.肝胃百合汤组和奥美拉唑组分别给予7.29 g/(kg·d)肝胃百合汤和3.6 mg/(kg·d)奥美拉唑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周后,模型组、奥美拉唑组、肝胃百合汤组给予80 mg/kg吲哚美辛灌胃诱导胃溃疡,造模3 h后处死大鼠,观察并计算胃溃疡指数,HE和TUNEL染色观察胃黏膜损伤及胃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IRE1α、磷酸化肌醇需求酶1α(p-IRE1α)、凋亡信号激酶1(ASK1)、胱天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严重缺损,腺体结构紊乱,大量细胞死亡和炎性细胞浸润,胃组织细胞凋亡明显,胃组织中GRP78、p-IRE1α/IRE1 α、ASK1、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肝胃百合汤组和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溃疡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胃组织中GRP78、p-IRE1α/IRE1α、ASK1、Caspase-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肝胃百合汤可能通过抑制IRE1α信号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减轻胃黏膜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分析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胃溃疡肝胃气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和T N 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 P转阴率88.10%,较对照组69.05% 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肝胃百合汤、消痈溃得康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胃溃疡患者,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促使HP转阴,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疗效安全显著.
胃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痈溃得康颗粒 @超微肝胃百合汤 Gastric ulcer/integrated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胃百合汤辅助治疗高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O、TGF-β1、Smad4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肝胃百合汤辅助治疗高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2例高原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选用肝胃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胃镜及症候疗效,治疗前后症候积分、NO、TGF-β1、Smad4水平的变化,再生粘膜成熟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胃镜及症侯总有效率、再生粘膜成熟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NO,TGF-β1,Smad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辅助治疗高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修复并提高治疗安全性,可能与其提高患者的血清NO、TGF-β1、Smad4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后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和从肝论治组,每组40例.①对照组:患者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制剂采用百普力、能全力治疗.患者热量需求按84~126 KJ·(kg·d)-1标准提供.采用间歇输注方式,用50 mL注射器将营养制剂经鼻饲管缓慢注入胃内,前3d肠内营养制剂选用百普力,开始时每次50~ 100 mL,每隔2~3h1次,若无反流,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可加量至每次150~180 mL,第1天用量为500mL,以后每天增加500 mL,直至达到全量.从第4天起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改用能全力,输注方法与量均不变.②益气健脾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③祛湿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藿香正气散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④从肝论治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鼻饲,早晚各1次.比较各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检测各组患者营养状态(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围长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结果:本研究表明从肝论治创肝胃百合汤治疗,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并发症(胃潴留、返流、呕吐、腹胀、便秘、腹泻、胃肠道出血)的发生,效果优于对照组及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升高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从肝论治组优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采用肝胃百合汤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卒中后48 h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健脾组、祛湿组、从肝论治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益气健脾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祛湿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藿香正气散治疗,从肝论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四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比较各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神经功能(GCS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评分.结果:从肝论治组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益气健脾组(P<0.05),也低于祛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论治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也低于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论治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也低于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论治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治疗后第28天GCS评分和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祛湿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对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益气健脾组、祛湿组和从肝论治组,每组40例.各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入院48 h内留置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益气健脾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治疗,祛湿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藿香正气散治疗,从肝论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连续治疗28 d.比较各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患者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的浓度.结果:从肝论治组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益气健脾组(P<0.05),也低于祛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论治组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也低于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论治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也低于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肝论治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益气健脾组和祛湿组(P<0.05).从肝论治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及益气健脾组、祛湿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患者给予肝胃百合汤治疗有助于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的浓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胃百合汤对慢性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小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肝胃百合汤治疗慢性应激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肝胃百合汤组(中药组)、雷尼替丁组(西药组),空白组常规饲养,其余3组按照不可预知慢性应激方法造模,持续28 d;造模14 d后各组给予相应灌胃处理14 d;观察小鼠一般行为学、旷场实验、体质量变化,计算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及溃疡抑制率、胃黏膜病理改变.结果 造模14 d后模型组小鼠行为学明显异常,旷场实验各项得分及体质量明显低于空白组,灌胃14 d后中药组小鼠一般行为改善,旷场实验各项得分及体质量与模型组对比明显上升;中药组UI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且溃疡抑制率高于西药组;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小鼠胃黏膜可见散在糜烂及点状溃疡;与模型组比,西药组可见较多点状糜烂,未见明显溃疡,中药组仅见少量糜烂.结论 肝胃百合汤能减轻小鼠胃黏膜炎症,修复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胃百合汤对慢性应激与幽门螺杆菌双重损伤因素模型小鼠胃黏膜组织TFF1、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肝胃百合汤对慢性应激与幽门螺杆菌(Hp)双重损伤因素模型小鼠胃黏膜组织三叶因子1 (TFF1)、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合并Hp感染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应激组、单纯Hp组、双重因素组、肝胃百合汤组、雷尼替丁组,每组10只,选取10种不可预知刺激因素制备慢性应激小鼠模型,造模第7日给予单纯Hp组、双重因素组、肝胃百合汤组、雷尼替丁组灌胃Hp菌液;肝胃百合汤组给予肝胃百合汤灌胃,雷尼替丁组给予雷尼替丁灌胃,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胃黏膜组织TFF1、p-ERK蛋白表达.结果 双重因素组溃疡指数与TFF1、p-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与双重因素组比较,肝胃百合汤组和雷尼替丁组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1),且肝胃百合汤组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P<0.01);肝胃百合汤组和雷尼替丁组TFF1、p-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双重因素组(P<0.05,P<0.01),且肝胃百合汤组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 慢性应激与Hp可协同致胃黏膜损伤,肝胃百合汤可促进TFF1、p-ERK的表达及胃黏膜的修复,达到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胃百合汤对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胃百合汤,对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营养状态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潴留、便秘、腹泻、反流、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与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其IgA、IgG、IgM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能减少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也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