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确诊肺真菌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病理确诊肺真菌病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等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确诊的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结果:入选经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4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确诊26例(60.47%),经支气管镜确诊14例(32.56%),经皮肺穿刺确诊3例(6.98%);肺曲霉病27例(62.79%),肺隐球菌病11例(25.58%),肺念珠菌病3例(6.98%),肺毛霉病2例(4.65%)。43例患者中27例(62.79%)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糖尿病10例(23.26%),恶性肿瘤7例(16.28%),支气管扩张症4例(9.3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3例(6.9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2例(4.65%),肺结核2例(4.65%),结肠癌术后化疗1例(2.33%)。43例患者主要呼吸系统症状:咳嗽24例(55.81%),咳痰21例(48.84%),咯血16例(37.21%),发热9例(20.93%),喘息8例(18.60%),胸痛7例(16.28%),声音嘶哑1例。胸部影像学改变:肺部结节20例(46.51%),"血管贴边征"12例(27.91%),斑片渗出影10例(23.26%),团块/实变8例(18.60%),空洞7例(16.28%),管壁增厚并管腔狭窄6例(13.95%),空气新月征5例(11.63%)。结论: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常见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咯血;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结节多见,肺隐球菌病可见"血管贴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和肺毛霉病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重症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CAPA)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肺毛霉病(CAPM)虽然相对少见,但疾病本身的严重性加之误诊及诊断延误也导致其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重症CAPA及CAPM的诊断及治疗均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发起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撰写本共识,以期提高重症CAPA及CAPM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组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经验,形成共识的初步文本。经两次讨论会,最终确定16条核心推荐意见并给出推荐强度,分为推荐、建议及不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鼻眶脑型毛霉病继发双侧前循环脑梗死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鼻眶脑型毛霉病(ROCM)是一种急性、进展快速、病情凶险的机会性真菌感染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合并脑血管病变患者病死率极高。文中报道1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患者,为47岁女性,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眶尖综合征和偏瘫,通过影像学表现结合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手段确诊为米根霉所致的ROCM,给予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艾沙康唑抗真菌治疗,后期并发右侧颈内动脉和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最终因重症脑梗死及肺部感染而死亡。报道本病例旨在阐述ROCM继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特点和双侧前循环梗死的少见情况及诊治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双肺弥漫结节为表现的免疫功能正常者肺毛霉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毛霉病是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其可累及多个器官,当其侵及肺部可引起肺毛霉病。肺毛霉病临床少见,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影像可表现为实变、结节团块影 [1],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影像往往无特异征象。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以双肺弥漫结节为影像表现且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的肺毛霉病,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性肺毛霉病的流行病学及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性肺毛霉病(CAPM)的流行病学并进行病例分析。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3月9日期间经广州微远医学检验实验室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宏基因组二代基因测序(mNGS)同时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和毛霉菌的病例的流行病学数据,并对同一时期来自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相关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ALF-mNGS检测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 001例,其中合并小孢根霉17例,米根霉16例,毛霉菌占比为1.10%(33/3 001)。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846例,其中CAPM患者9例,占比为1.06%。CAPM患者中男6例,女3例;糖尿病患者6例,血液系统疾病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经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CAPM累及多个肺叶7例,累及单个肺叶2例。入院当日死于大咯血1例,入院当日死于呼吸衰竭1例,放弃治疗失访1例。经全身药物治疗联合支气管镜局部介入治疗4例;经全身药物治疗、支气管镜局部介入治疗联合手术治疗2例。结论:CAPM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的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常为糖尿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免疫抑制宿主;CAPM病变常累及多个肺叶,全身药物治疗联合支气管镜局部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侵袭性真菌病是感染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药学等学科共同的焦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和真菌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诊断标准中,确定诊断和极似诊断对应有不同的真菌学检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组织专家制定指南,就真菌侵入人体导致的血流感染、肺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眼部感染、胸腔腹腔感染、关节感染等的适应证、适用样本、检测技术、结果解释和会诊等真菌学信息给出了共识性推荐意见,包括了常见的念珠菌、曲霉、毛霉、肺孢子菌、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镰刀菌、赛多孢等,为该病的临床诊治防控和真菌学检查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毛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及介入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毛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22年5月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临床资料共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21~72(44.3±15.6)岁。基础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白血病3例、肺癌术后1例。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累及单个肺叶6例,累及多个肺叶4例。支气管镜表现为白色黏稠状坏死物沿气道生长并阻塞气道9例,伴气道内出血3例,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1例,支气管肺空洞瘘2例。白色坏死物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为大量毛霉菌丝杂乱缠绕在一起,我们将其命名为毛霉菌丝体(mucormycelium)。10例患者中,全身药物治疗9例,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静脉滴注5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4例,泊沙康唑口服6例,泊沙康唑静脉滴注1例。局部药物治疗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雾化吸入治疗8例,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治疗5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包括应用冷冻探头冻取病灶8例,活检钳钳除病灶7例,圈套器圈套治疗2例,异物钳钳取病灶2例。1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死亡0例。结论:肺毛霉病常见于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镜常表现为毛霉菌丝体阻塞气道;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联合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气道阻塞为主要表现的肺毛霉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肺毛霉病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我院内镜中心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1例左主支气管阻塞、酷似支气管肿瘤的肺毛霉病,未系统治疗,患者最终大咯血死亡。患者胸部增强CT显示左主支气管狭窄、闭塞,左下肺不张,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左下肺动脉局部充盈缺损,考虑是毛霉侵袭血管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肺毛霉病伴主支气管闭塞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肺部毛霉感染是毛霉病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其中气管支气管肺毛霉病以累及气管支气管树为主要表现,病变可侵及气道黏膜、肌层,进而破坏软骨,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肺毛霉感染并发左主支气管闭塞患者的诊治过程,在以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联合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为主的全身治疗基础上,患者先后经历了多次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镜下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球囊扩张以及硅酮支架置入等,经过4个月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本文旨在阐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肺毛霉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避免因阻塞性肺炎进展导致的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肺真菌病187例菌种分布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病理学诊断的肺真菌病的菌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送检组织标本特殊染色病理诊断肺真菌病的患者187例(包括肺切除或开胸肺活检92例,经皮肺穿刺33例,经支气管镜活检62例),所有病例除常规HE外,均行六胺银、PAS、黏液卡红及抗酸染色;查阅临床病历资料及真菌培养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患者,男103例,女84例;年龄12~70岁,平均(48±14)岁。组织病理诊断的菌种为:肺曲霉病85例(45.5%),其中侵袭性曲霉感染60例,曲霉球25例;肺隐球菌病51例(27.3%),肺毛霉6例(3.2%),肺组织胞浆菌病3例(1.6%),肺念珠菌病3例(1.6%),肺孢子菌病2例(1.1%),由于组织少、退变等限制性原因导致镜下不能明确分类的真菌病37例(19.8%);2011—2015年88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真菌病的患者中,35例送真菌培养,送检率为39.9%;培养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的18例(51.4%),病理诊断为真菌病但未培养出真菌的13例(37.1%),病理未能明确分类但培养出真菌的3例(8.6%)。结论:经组织标本病理诊断的肺真菌病中,肺曲霉病最多见,其他依次为肺隐球菌病、肺毛霉病、肺组织胞浆菌病、肺念珠菌病及肺孢子菌病。少部分病例组织化学特殊染色不能分类;病理组织化学特殊染色与培养对常见真菌菌种分型的符合率较高。约37%经病理组织确认的肺真菌病病例培养阴性。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