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 X-ALD)家系的基因变异及产前诊断特点,探讨产前诊断在预防X-ALD患儿出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20个X-ALD家系。取先证者、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及母亲再孕胎儿的羊水或绒毛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Sanger测序检测致病基因 ABCD1(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D member 1)的变异情况。同时选取 ABCD1基因附近的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进行连锁分析,以排除母源DNA污染。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X-ALD家系的基因变异及产前诊断特点。 结果:在20个X-ALD家系中,发现了20种 ABCD1基因变异。3例二代测序未检出 ABCD1基因变异的先证者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Sanger测序检出变异。20例先证者的母亲中3例未发现携带变异,17例携带变异。20例母亲的24例次产前诊断(胎儿24例)中8例胎儿检出 ABCD1基因变异(引产终止妊娠),16例胎儿未检测到变异,均活产分娩。引产或者生后子代验证结果与产前诊断一致。 结论:致病基因 ABCD1无热点变异,变异大部分遗传自母亲,聚合酶链反应-Sanger测序是检测该基因变异的有效手段;对生育过X-ALD患者的母亲再孕时进行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地预防患儿出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X-ALD患儿为研究对象。这3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患儿1、2、3;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岁6个月、9岁7个月、8岁10个月;均伴脑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症状。采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均接受改良氟达拉滨+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2例接受双份脐血移植(UCBT),1例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这3例X-AL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allo-HSCT疗效,对其随访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入院时,患儿1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顶枕叶白质、胼胝体压部、脑干部分纵行纤维受累;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Loes评分为8分。患儿2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中脑外侧、2侧背侧丘脑后部、胼胝体压部等处受累;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Loes评分为15分。患儿3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双侧大脑脚及颞顶枕叶受累;入院时已发生失语,癫痫发作,双下肢、左上肢肌张力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为8分,Loes评分为6分。3例患儿均符合X-ALD诊断,其中患儿2、3按照神经功能和Loes评分不适宜接受allo-HSCT,而患儿家长仍强烈要求对患儿采取移植治疗。②接受预处理方案后,全部患儿allo-HSCT成功。患儿1、2、3输注的单个核细胞计数分别为0.74×10 8/kg、0.73×10 8/kg、2.22×10 8/kg;CD34 +细胞计数分别为0.26×10 6/kg、0.32×10 6/kg、2.27×10 6/kg;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20、12、9天,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43、14、11天,3例患儿均植入成功。③随访结果显示,患儿1的短阵串联重复序列(STR)监测结果提示为完全植入状态,未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儿2发生皮肤慢性GVHD(cGVHD),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后好转;患儿3在移植后2个月,发生肠道急性GVHD(aGVHD),予抗排异治疗后好转,并出现EB病毒(EBV)感染,予阿昔洛韦及膦甲酸钠治疗后好转。④患儿1治疗后复查头颅MRI结果提示疾病无进展,并且无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患儿2移植后3个月病情稳定,头颅MRI复查结果提示疾病无进展,并且无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此后因家庭经济原因未接受定期复查,于移植后12个月死于突发感染。患儿3移植后,脑部损害进一步加重,反复抽搐,后自主呼吸无法维持,最终因脓毒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于移植后4个月死亡。 结论:对于神经功能和Loes评分较好的X-ALD患儿,allo-HSCT能够阻止CALD症状进展。早期诊断后及时寻找合适的匹配供体,尽快行allo-HSCT,是X-ALD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本研究仅为针对3例患儿的回顾性临床分析,allo-HSCT对X-ALD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起病且以脑干损害为主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是最常见的过氧化物酶体疾病。成人起病、以脑干损害为主要表现者为该病的罕见表型。现报道1例于2021年4月12日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成人起病且以脑干损害为主的青年男性X-ALD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行走困难、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经基因检测显示其 ABCD1基因存在半合子突变位点,结合辅助检查符合X-ALD的临床诊断。文中还总结了已报道的脑干损害为主的X-ALD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及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临床表型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BCD1基因新突变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肾上腺脊髓神经病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报道国内ABCD1基因c.332T>G(p.V111G)新发位点突变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对2017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中年起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作出临床诊断。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该患者的基因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该患者家族成员中是否存在相同突变。通过蛋白结构预测及致病性分析探讨该突变的致病性。构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绿色荧光蛋白(ALDP-GFP)及ALDP-GFP(V111G)质粒并转染人胚肾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探究该突变的分子机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完成)。结果:先证者为39岁男性,确诊为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携带ABCD1基因新的杂合错义突变c.332T>G(p.V111G),其母亲和2个女儿均为携带者。蛋白结构预测及致病性分析结果提示该突变具有致病性。在HEK293细胞系中过表达ALDP-GFP(V111G)可导致ALD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并伴有从过氧化物酶体膜向细胞质的异常定位改变,及LC3-Ⅱ/LC3-Ⅰ和beclin-1的显著下调。结论:c.332T>G(p.V111G)是ABCD1基因的一个新的致病性突变,通过影响自噬导致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特点及ABCD1基因新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AL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病因。方法:以1例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为首发症状的ALD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证者),收集该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以高通量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3个女儿进行ATP-结合盒D亚组膜1(ABCDl)基因测序和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发病年龄晚,病程长,早期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夜间肌肉痉挛,进行性发展为痉挛性四肢瘫痪、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二便失禁。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浓度增高,糖皮质激素的亚临床分泌异常。头颅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区密度对称性减低,脑白质变性。先证者的ABCDl基因检测到c.1367G>A,p.R456H的新半合子变异。其3个女儿存在同位点的核苷酸杂合变异。结论:本研究探讨了ALD的临床特点,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同时发现ABCD1基因的一处新变异,丰富了ALD致病基因的遗传变异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中国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罕见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中脑型ALD(cALD)是最严重的类型,常于儿童期隐匿起病,极易误诊且进展迅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cALD的有效方法。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神经学组、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放射学分会联合中华儿科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本共识,旨在对cALD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多学科随访提供指导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患者的表型和基因型,比较儿童和成人X-ALD患者的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诊断或转诊的30例经临床确诊的X-ALD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生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共有儿童脑型ALD(CCALD)15例(50.0%;发病年龄5~10岁,平均7岁),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AMN)13例(43.4%;发病年龄21~41岁,平均29岁),成人脑型ALD 1例(3.3%;发病年龄29岁),单纯Addison病型1例(3.3%;发病年龄3.5岁)。儿童患者临床表型以CCALD最常见,首发症状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视力听力障碍为主;成年起病的以AMN最常见,首发症状主要为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肌肉痉挛、步态异常。30例患者来自29个不同的家系,其中有25例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了22种不同类型的ABCD1基因突变,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为主,不同临床分型的患者在基因突变类型上没有特异性。结论:中国X-ALD患者儿童和成人在发病年龄和临床表型上有不同的特点:儿童临床分型以CCALD最为常见,而成人以AMN最常见;儿童和成人X-ALD患者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均没有发现明确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个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1个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家系。家系中3例患者均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经基因检测发现位于X染色体的ABCD1基因(转录版本Exon编号:NM_000033.3 exon6)存在c.1552C>T chrX-153005609 (p.R518W)变异, 该突变为致病突变。该家系报道的突变位点为国内第3次报道,为深入认识X-ALD提供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08年5月至2022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AM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使用Loes评分对患者的脑白质脱髓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有或无脑白质脱髓鞘患者血清极长链脂肪酸(VLCFA)水平的差异。采用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析EDSS评分与患者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23例AMN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9.52±9.91)岁。所有患者均以下肢异常起病,其中17例首发症状为下肢僵硬、无力(73.9%,17/23),6例为下肢麻木、酸痛(26.1%,6/23)。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基因突变类型无关。33.3%(7/21)的患者在(7.67±4.46)年的病程中出现脑白质脱髓鞘。在白质脱髓鞘和无脱髓鞘患者中,患者血清VLC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病程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 r=0.57, P=0.006)。在23例AMN患者中共发现16种 ABCD1基因突变,其中c.5_19delinsTCTCCAGG(p.P2Lfs *12)突变为新发变异,既往未见报道。有4个来自不同家系的先证者均携带c.1415_1416del(p.Q472Rfs *83)变异。 结论:AMN以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运动功能的恶化与病程呈正相关。AMN有向脑型转化的风险,血清VLCFA的浓度与表型转换无关。 ABCD1基因的c.1415_1416del(p.Q472Rfs *83)突变为该疾病的热点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