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5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术后复发转移组(n=15)和术后未复发转移组(n=37).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检测APE1-AAbs、GDF-1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PE1-AAbs、GDF-15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E1-AAbs、GDF-15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组的APE1-AAbs、GDF-15水平高于术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1-AAbs、GDF-15水平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P<0.05).APE1-AAbs、GDF-15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高于APE1-AAbs、GDF-15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1-AAbs、GDF-15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APE1-AAbs、GDF-15或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血清APE1-AAbs、CEACAM1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效能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究并分析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 1 自身抗体(Serum autoantibody to depurine and depyrimi-dine endonuclease 1)APE1-AAbs联合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ssoci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EACAM-1)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44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0 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平滑肌瘤)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2 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慢性疾病、体重指数等情况,测定血清APE1-AAbs、CEACAM1 水平.采用血清APE1-AAbs、CEACAM1 及血清APE1-AAbs+CEACAM1 联合等方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诊断,比较上述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血清APE1-AAbs、CEACAM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的血清APE1-AAbs、CEACAM1 诊断结直肠癌敏感性、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平行联合诊断下,血清APE1-AAbs+CEACAM1 诊断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系列联合诊断及单纯血清APE1-AAbs、CEACAM1 诊断(P<0.05);而系列联合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平行联合及单纯血清APE1-AAbs、CEACAM1 诊断(P<0.05);血清APE1-AAbs、CEACAM1、血清APE1-AAbs+CEACAM1 平行联合诊断及系列联合诊断结直肠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754、0.903、0.912,血清APE1-AAbs+CEACAM1 系列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血清APE1-AAbs+CEACAM1 平行联合诊断(P<0.05).结论 超血清APE1-AAbs+CEACAM1 联合诊断较单纯血清APE1-AAbs、CEACAM1 诊断更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诊断准确率,其中系列联合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而平行联合具有更好的诊断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结直肠癌MRI、CT诊断及其与IGFBP-3、APE1-AAbs联合诊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RI/CT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 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 autoantibodies,APE1-AAbs)联合应用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1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MRI/CT检查,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清IGFBP-3、APE1-AAbs水平,分析MRI/CT结果,根据血清IGFBP-3、APE1-AAbs检测水平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比较MRI/CT在不同分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GFBP-3为(2.86±1.31)μg/ml,APE-AAbs为2.79(1.14~9.61);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IGFBP-3为(4.72±1.14)μg/ml,APE-AAbs为1.91(0.78~5.52),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PE-AAb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血清IGFBP-3、APE1-AAbs检测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IGFBP-3/APE1-AAbs异常组(45例)和IGFBP-3/APE1-AAbs正常组(82例),IGFBP-3/APE1-AAbs正常组中MRI/CT诊断准确度为66.67%;IGFBP-3/APE1-AAbs异常组中MRI/CT诊断准确度为89.02%,比较差异具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BP-3呈低表达,APE1-AAbs呈高表达,两者血清水平检测对结直肠癌均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此外,MRI/CT在IGFBP-3降低或APE1-AAbs升高组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准确性更高,MRI/CT影像学检查和血清IGFBP-3、APE1-AAbs水平检测联合应用可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与血清APE1-AAbs和HIF-1α水平变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与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接诊的80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给予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再实施手术,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化疗直接实施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围术期情况 、血清APE1-AAbs和HIF-1α 的变化 、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为5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两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APE1-AAbs、HIF-1α 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APE1-AAbs、HIF-1α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17±0.15)ng/mL vs.(2.48±0.17)ng/mL,(104.34±16.21)pg/mL vs.(147.94±17.52)pg/mL,均P<0.05];两组尿路感染 、吻合口瘘 、吻合口出血 、肠梗阻 、尿潴留总发生率分别为22.50% 、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缓解率 、保肛率,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复发率,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血清APE1-AAbs、HIF-1α 水平降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DC-CIK联合FOLFOX6化疗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血清hCAP18和APE1自身抗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adoptive immunotherapy,DC-CIK)联合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对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18 (human cationic antimicrobial protein 18,hCAP18)和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 ap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DC-CIK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hCAP18和APE1自身抗体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9% vs 68.9%,P=0.020).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以及hCAP18和APE1自身抗体水平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C-CIK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可改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下调血清hCAP18和APE1自身抗体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与血清APE1-AAbs和HIF-1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与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8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给予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再实施手术,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化疗直接实施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血清APE1-AAbs和HIF-1α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为5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APE1-AAbs、HIF-1α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APE1-AAbs、HI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2.17±0.15)vs(2.48±0.17),(104.34±16.21)vs(147.94±17.52)]pg/mL;两组尿路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尿潴留总发生率分别为22.50%、30.00%,比较无显著差异;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缓解率、保肛率,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复发率,其内在机制和降低血清APE1-AAbs、HIF-1α的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