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腻苔舌面菌群门与属水平上的差异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探究病理黄腻苔、生理黄腻苔及健康薄白苔之间舌苔菌群门与属水平上的差异性.方法:采集病理黄腻苔、生理黄腻苔和健康薄白苔样本各50例,归为3组.对3组舌苔样本提取总DNA,并筛选出12份病理黄腻苔样本、12份生理黄腻苔样本及11份健康薄白苔样本,共35份,以Illumina Miseq PE300为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对35份样本的测序数据进行统计后共得到1 282 089条优质序列,全部样本的平均序列读长为443.35bp.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后确定分属于12个门、23个纲、39个目、66个科、133个属、246个种的细菌.3组样本的群落构成有一定相似性,在门水平上有厚壁菌、变形菌、梭杆菌、放线菌和拟杆菌5种相同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有普雷沃菌-7、奈瑟氏菌、韦荣球菌和链球菌等13种优势菌属.但3组样本在门、属水平上优势菌群组成存在差异.结论:变形菌、放线菌、奈瑟氏菌、韦荣氏菌和嗜血杆菌可能是导致黄腻苔形成并区别于健康舌苔的菌群,同时变形菌、奈瑟氏菌、韦荣球菌可能是区分生理与病理黄腻苔的关键菌种,而生理黄腻苔与健康舌苔在群落结构上无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腻苔舌面菌群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探究病理黄腻苔、生理黄腻苔及健康薄白苔之间舌苔菌群门与属水平上菌群聚集情况.方法:采集病理黄腻苔、生理黄腻苔和健康薄白苔样本各50例,归为3组.对3组舌苔样本提取总DNA,并筛选出12份病理黄腻苔样本、12份生理黄腻苔样本及11份健康薄白苔样本,共35份,以Illumina Miseq PE300为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对35份样本测序后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为12门、23纲、39目、66科、133属、246种的细菌.3组样本的群落构成有一定相似性,在门、属水平上都有相同的优势菌种,但3组样本在门、属水平上种群组成存在差异.结论:在门水平上,病理黄腻苔组与生理黄腻苔组在变形菌上存在差异;病理黄腻苔组与健康薄白苔组在变形菌和放线菌上存在差异;在属水平上,病理黄腻苔组与生理黄腻苔组在奈瑟氏菌和韦荣球菌上存在差异;病理黄腻苔组与健康薄白苔组在奈瑟氏菌、韦荣球菌、放线菌和嗜血杆菌上存在差异;生理黄腻苔组与健康薄白苔组在门与属水平上菌群结构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版口腔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因为刺激作用具有较多的口腔分泌物,分泌物极易再结痂,附着在舌面、牙齿等上,从而引发病原微生物入侵并繁殖,为肺部感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1].本研究分析改良版口腔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分期牙周炎患者骨硬化蛋白表达和细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牙周炎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和细菌分布及骨硬化蛋白与常规牙周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治疗的牙周炎患者,根据牙周炎严重程度分为Ⅱ期组(n=27)、Ⅲ期组(n=42)和Ⅳ期组(n=22),另选择同期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30).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收集患牙颊面、舌面近中侧位点的龈沟液及菌斑,进行细菌培养,对照组在体检当天进行以上操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包分析数据,BI分级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PD、CAL与骨硬化蛋白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结果:治疗前、治疗后Ⅱ期组患者平均PD、平均CAL显著小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治疗前Ⅳ期组平均CAL显著大于Ⅲ期组(P<0.05);治疗后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平均PD、平均CAL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Ⅲ期组平均PD显著小于Ⅳ期组(P<0.05).治疗前Ⅱ期组BI分级2级(85.19%)显著高于Ⅲ期组(19.05%)和Ⅳ期组(18.18%)(P<0.05);治疗前Ⅲ期组3级(64.29%)显著高于Ⅱ期组3级(14.81%)(P<0.05).治疗前Ⅱ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治疗后Ⅱ、Ⅲ、Ⅳ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Ⅱ期组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期组及Ⅳ期组(P<0.05).不同牙周炎分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D、CAL、BI分级与龈沟液骨硬化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Ⅳ期组检出细菌数目大于Ⅲ期组及Ⅱ期组,各期牙周炎患者均以厌氧菌为主,优势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核梭杆菌、产黑色素普氏菌.结论:骨硬化蛋白表达水平与牙周炎患者PD、CAL、BI分级密切相关,不同分期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牙菌斑中细菌定植水平不同.检测骨硬化蛋白水平、牙周微生物培养鉴定.有助于对牙周炎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肠道菌群失衡与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相关性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肠道菌群与舌苔微生物菌群同属于人体菌群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失衡是肠易激综合征重要发病因素,舌苔的形成与舌面微生物菌群密切相关.黄腻苔是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典型表现.本文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黄腻苔的成因及现代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的相关性,为中医舌诊生物学基础与客观化辨证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