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海舍氏贝乌贼渔业生物学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根据2018年12月在日本海采集的舍氏贝乌贼(Berryteuthis magister shevtsovi)样本,对其形态特征、胴长与体质量、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与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舍氏贝乌贼的优势组胴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00~ 120 mm和30~ 70 g,鳍长与鳍宽的平均值为(58.36±5.81) mm和(90.44±6.89) mm;在体质量与胴长的关系中,条件因子a为0.0007,异速生长因子b为2.3934,胴长的增长速度快于其体质量的增加;性腺成熟度以Ⅰ和Ⅱ期个体为主;胴长小于110 mm时,摄食强度多以1~2级为主,胴长大于110 mm时,摄食强度为3~4级的个体占比上升;随着胴长的增加,个体肥满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其种群鉴定、生活史、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日本海舍氏贝乌贼角质颚形态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的摄食器官,蕴含丰富的生态信息.根据2018年中国鱿钓船在日本海采集的303尾舍氏贝乌贼(Berryteuthis magister shevtsovi)样本,对其角质颚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显示,上头盖长、上喙长和上喙宽可解释舍氏贝乌贼上颚形态特征80.71%的信息,选为上颚的外形表征参数,下头盖长、下脊突长和下喙长可解释形态特征81.57%的信息,选为下颚的外形表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舍氏贝乌贼角质颚外形表征参数与胴长和体重的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方程拟合和赤池信息准则结果表明,上头盖长与胴长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方程表示,而上喙长、上喙宽、下头盖长、下脊突长和下喙长与胴长的生长关系均最适用对数方程表示.上头盖长与体重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方程表示,而上喙长、上喙宽、下头盖长、下脊突长、下喙长与体重的生长关系均最适用对数方程表示.表征参数及其与胴长(或体重)关系式的确定,为后续利用角质颚外形进行种群鉴定和资源评估打下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舍氏贝乌贼耳石外部形态生长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头足类渔业生物学、生态学研究中.根据2018年12月中国鱿钓船在日本海采集的261尾舍氏贝乌贼(Berryteuthis magister shevtsovi)样本,对其耳石外部形态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耳石总长(TSL)、翼区长(WL)、吻侧区长(RLL)和最大宽度(MW)可以作为舍氏贝乌贼耳石外形变化的表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舍氏贝乌贼耳石的表征参数与胴长及体质量的生长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赤池信息准则分析表明:TSL和WL与胴长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生长方程表示,RLL与胴长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生长方程表示,MW与胴长的生长关系则最适合用对数生长方程表示;TSL和MW与体质量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生长方程表示,WL与体质量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生长方程表示,而RLL与体质量的生长关系则最适合用对数生长方程表示.舍氏贝乌贼耳石绝对尺寸随着胴长增加而逐渐增大,但耳石各外部形态参数的相对尺寸基本不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日本海舍氏贝乌贼内壳的生长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内壳可完整记录头足类的生活信息,是研究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的良好载体.根据2018年12月中国鱿钓船在日本海采集的261尾舍氏贝乌贼(Berryteuthis magter shevtsovi)样本,研究了其内壳长、叶轴长与个体生长的关系,尾锥宽、翼部最大宽度与性腺成熟度的关系以及叶轴、翼部和尾锥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舍氏贝乌贼内壳长和叶轴长均与胴长具有线性关系(R2>0.76),与体重具有幂函数关系(R2>0.77);尾锥宽和翼部最大宽度均在性腺成熟度达到Ⅲ期后增长明显.舍氏贝乌贼内壳叶轴和翼部生长速率基本相同,且远大于尾锥的生长速率.研究表明,舍氏贝乌贼内壳可用于分析个体生长,尤其在其胴体遭到损伤时更为重要,内壳宽度生长主要在个体性成熟之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