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尾宽背虫Bathynotus holopygus(Hall,1859)在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凯里组的首次发现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宽背虫属Bathynotus(Hall,1859)广泛分布于劳伦古大陆、中国华南地区、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为寒武纪第二世末期最重要的标志性三叶虫之一,已成为寒武系划分的重要指示化石.其模式种B.holopygus以其狭长的颊刺、胸轴宽,第11节肋刺巨大,第12、13节肋刺不发育为主要特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仅分布于华南和北美,在华南主要见于寒武系扬子区与江南区之间过渡区的黔东地区.B.holopygus产出地层延限较窄,仅见于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顶部.本文所描述的部分标本采自贵州剑河八郎苗板坡剖面苗岭统及乌溜阶界线之下2 m左右,是在该地的首次报道,也是全球仅有的第4个产地.笔者通过数理统计值分析进一步描述B.holopygus的特征和发育趋势,为进一步属种研究提供新材料;根据新发现的唇瓣标本进一步推测其唇瓣与腹边缘为愈合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贵州剑河寒武系凯里组褶颊虫类三叶虫Xingrenaspis xingrenensis的蜕壳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3/8/5
贵州东部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凯里组中上部保存了大量褶颊虫类三叶虫Xingrenaspis xingrenensis蜕壳标本,为揭示这类三叶虫的蜕壳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对比分析X.xingrenensis106块蜕壳标本后分为如下3种保存类型:类型Ⅰ(63块),轴背构造(头盖、胸甲及尾板连接保存),未见活动颊及头甲的腹部结构;类型Ⅱ(2块),胸尾保持连接状态,头甲自头胸结合处断开后向后翻转180°,活动颊及头部腹面结构缺失或压于胸甲之下;类型Ⅲ(41块),头盖及胸尾连接保存,活动颊脱开在虫体周围或压于胸甲之下.从这3种保存类型中发现X.xingrenensis蜕壳方式不仅有通过头部缝合线打开产生的前蜕壳口来进行,也存在由头胸结合处的断口来完成蜕壳行为.从埋藏学方面来看,因蜕壳而形成的独特外壳组合的保存必须在静水沉积环境中,大量X xingrenensis蜕壳标本的发现为凯里生物群为原地(近原地)埋藏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山东寒武系苗岭统三叶虫消化系统的化石证据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三叶虫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之一,其内部解剖结构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其他非生物矿化软体结构相比,三叶虫的消化系统更容易留下化石记录,为探索其内部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文描述了来自山东省潍坊市寒武系馒头组的Proasaphiscus,Lioparia,Deiradonyx和Iranoleesia,以及临沂市寒武系张夏组的Maotunia共五个三叶虫属的消化系统.这些保存较好的标本展示了三叶虫的四对头部消化腺,以及可能的头部消化腺与"嗉囊"共存的例子,为了解三叶虫消化系统尤其是头部消化系统的结构提供了新的信息.三叶虫非生物矿化软体结构的保存也显示了这些层位有发现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山东潍坊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馒头组上部的腕足动物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寒武系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高、个体数量丰富、形态差异明显、地理分布广泛,具有辅助寒武系三叶虫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潜力.华北板块寒武系苗岭统沉积和化石记录发育良好,是中国苗岭统的经典研究区之一.前人己针对华北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腕足动物的系统古生物学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工作,但这些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辽宁地区,目前对华北其他地区苗岭统乌溜阶腕足动物的研究程度仍然有限,相关生物地层学也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首次系统描述了山东潍坊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馒头组上部碎屑岩中的腕足动物,共鉴定出舌形贝型亚门4属5种,包括馒头组洪河段的舌孔贝未定种Lingulellotreta sp.indet.以及馒头组上页岩段的山西小舌形贝 Lingulella shansiensis(Walcott,1905)、德姆斯小舌形贝Lingulella damesi(Walcott,1905)、伊瑞克乳房贝Acrothele eryx(Walcott,1905)和东方原孔贝 Prototreta orientalis(Resser and Endo,1937).值得注意的是,在馒头组上页岩段的3层岩性略有差异的泥岩中,分布着3层完全不同的腕足动物,共有4种,但这3个组合都位于Bailiella lantenoisi带这一三叶虫生物带.腕足动物组合在极短时间内的快速交替现象,表明了腕足动物对环境背景的微弱变化具有较强的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贵州剑河寒武系苗岭统凯里组太阳女神螺类几何形态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太阳女神螺类(helcionellids)是寒武纪常见的一类软体动物,广布全球,多见于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而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中却少有报道.贵州剑河凯里生物群是典型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产有700余件太阳女神螺类标本,这在世界各地同时期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中是很少见的.本文对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凯里组太阳女神螺类化石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典型变量分析进行量化分析.几何形态测量学(Geometric morphometrics)是用界标点或轮廓线等来描绘生物的形态或者标记特征部位及器官,将生物形态特征归纳为数据变化的定量学方法,其中的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是多变量分析中进行判别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用于多组数据之间的判别.CVA判别结果显示:利用壳体侧视轮廓线判别Dorispira属中三个种的正确率为92%,验证了Dorispira accordinonata、D.taijiangensis和D.cf.pearylandica化石种分类合理性.本文研究表明即使壳体形态较为相似的类群,也可以较为准确地使用CVA量化其中的差别,从而为几何形态测量学应用于系统古生物分类提供定量化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