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内生成团泛菌YS19与菠萝泛菌YJ76共培养提高环境胁迫生存适应性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YS19 和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YJ76 是从水稻(Oryza sativa)"越富"品种中分离得到的2株优势内生固氮细菌.利用YS19和YJ76共培养方式模拟菌体栖息微环境,探索潜在的种间生物效应,发现适量的YJ76能够促进YS19共质体的形成并且YJ76细胞可以参与到YS19的共质体结构中,YS19∶YJ76接种量比例为10∶3时促进效果最为显著.相比之下,当使用吲哚产量显著下降的YJ76突变株Δzwf与YS19共培养时,上述促进效应均显著减弱.与单独培养相比,共培养显著提高了两个菌株对重金属Zn2+、四环素、紫外线以及干燥的耐受能力,YS19分别提高了 63.9%、56.0%、57.4%、72.0%,YJ76分别提高了 147.9%、172.7%、266.3%、348.6%.结果表明水稻的两种主要内生菌YS19和YJ76在共栖息时表现为强烈的协同作用,而YJ76产生的吲哚信号分子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水稻内生菠萝泛菌YJ76吲哚产量上调突变株的鉴定及生理性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YJ76是从水稻“越富”品种中分离的优势内生菌,与宿主水稻互作时具有多种促生作用,其分泌的吲哚作为细菌种内及种间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多种生理生化行为.[目的]筛选获得与吲哚调控相关的突变株,鉴定突变位点并研究突变基因对菌株的生存适应性以及对宿主水稻定殖和促生的影响,为研究吲哚调控通路奠定基础.[方法]用双亲本接合法构建YJ76的mTn5转座子插入突变文库,以染色体步移TAIL-PCR技术鉴定突变基因,最后探究基因突变对菌体产生的影响.[结果]筛选到1株吲哚产量大幅上升的YJ76突变株M04,鉴定突变位点为一个长度195bp未报道过的新基因,将其命名为ipc(indole production control),基因突变后增强了YJ76对重金属、四环素和酸的抗性,也增强了菌体对宿主水稻定殖和促生的能力.[结论]吲哚产量上调的ipc突变株能够提高菌体生存适应性并增强其对宿主水稻定殖和促生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