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麦全基因组SSR位点鉴定及多态性标记开发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了解燕麦基因组SSR位点分布情况并开发燕麦全基因组SSR标记,为燕麦皮裸基因克隆、遗传图谱构建、群体多样性分析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已公布的"三分三"裸燕麦参考基因组,通过TBtools软件对燕麦全基因组的SSR位点进行检索并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检索数据分析其分布特征.根据检索结果设计引物,在构建的F2 遗传群体中小规模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并克隆测序其有效性与真实性.[结果]在燕麦基因组中,SSR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全基因组共检索到 828138 个SSR位点,SSR平均密度为 78.16 个/Mb,平均距离为 12.90 kb.单、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优势.基元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 5 次和 6 次,A/T、AG/CT和AAC/GTT重复基元为优势基元.燕麦基因组SSR位点呈现中度多态性,长度变化范围为 11-1587 bp.并由此开发设计 52 对多态性引物在试验材料中进行扩增验证,在构建的遗传群体中均具有多态性.[结论]在"三分三"裸燕麦参考基因组中开发SSR引物有效可行,可以用于后续进一步试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遮光模拟短日照对春夏播燕麦穗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短日照对北方春夏播燕麦穗发育的影响,以5个光周期敏感品种和1个光周期不敏感品系分析日照长度对燕麦穗分化发育的影响,并比较燕麦光周期敏感品种和不敏感品系在海南自然短日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当日照长度由正常光照15h减少至11h时,光周期敏感品种的燕麦幼穗分化进程不能正常进行,形态上穗部发育退化严重,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而光周期不敏感品系能正常进行穗分化,完成整个生长发育.在海南自然短日照条件的试验表明,北方春夏播燕麦在自然短日照条件下,光周期不敏感品系能抽穗结实,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光周期敏感品种在生育期内不能抽穗,只有营养生长没有生殖生长.裸燕麦不同品种之间及皮裸燕麦之间在正常穗分化情况下,扫描电镜形态无明显差异.对光周期敏感的燕麦品种在每日11h的短日照条件下,不能完成穗发育分化进程,只进行营养生长,即使是短生育期的燕麦也不能完成抽穗开花结实,导致绝产.燕麦品种生育期与光周期敏感性不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裸燕麦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的分离、鉴定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根据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从裸燕麦(Avena nuda L.)品种‘品燕1号’基因组中分离获得23条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序列,并对序列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及其转录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3条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序列间的一致性为45%~98%,存在插入、移码和终止密码突变,但频率不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燕麦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在进化过程中主要为垂直传递.本研究通过检索燕麦基因表达数据库,发现了5个有转录活性的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源H2O2对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信号分子过氧化氢(H2O2)增强裸燕麦盐碱耐性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以裸燕麦品种‘定莜6号’为材料,在日光温室内用珍珠岩培养幼苗至三叶一心期时叶面喷施0.01 mmol·L-1 H2O2的同时根部浇灌75mmol·L-盐碱混合溶液(NaCl∶Na2SO4∶NaHCO3∶Na2CO3=12∶8∶9∶1)或添加H2O2淬灭剂二甲基硫脲(DMTU),研究对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 表明:喷施H2O2能够缓解盐碱混合胁迫对裸燕麦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幼苗根长、株高和植株干重及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H2O2、丙二醛、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抗氧化物质类黄酮、总酚和原花青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添加DMTU部分或完全逆转了H2O2的上述作用.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喷施H2O2提高了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添加DMTU完全逆转了H2O2对D值的提升作用.表明外源H2O2通过参与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等生理代谢调控缓解盐碱混合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和生长抑制,从而提高裸燕麦对盐碱胁迫的适应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镧胁迫下外源H2O2对裸燕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碳同化酶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稀土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为探讨外源过氧化氢(H2O2)缓解裸燕麦镧(La)胁迫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以‘白燕7号’裸燕麦幼苗为材料,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5 mmol/L H2O2喷施预处理对1.20 mmol/L La3+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碳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La胁迫下,H2O2预处理的裸燕麦幼苗根长、株高和生长量的降幅及叶片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显著下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显著提高,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吸收光能用于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耗散的份额(Ex)和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明显降低,同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1,7-二磷酸景天庚酮糖酯酶(SBPase)和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BAase)活性显著提高,但转酮醇酶(TKase)活性无显著变化.表明外源H2O2能够通过提高PSⅡ光化学效率和碳同化关键酶活性而非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来减轻La胁迫导致的光抑制,从而缓解La胁迫幼苗生长的受抑程度,增强裸燕麦对La胁迫的适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胞质Ca2+参与外源H2S促进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植物新型气体信号分子,钙离子(Calcium,Ca2)为重要的第二信使,两者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胞质Ca2+在外源H2S促进盐碱胁迫下作物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以裸燕麦(Avena nude)为材料,采用培养皿培养,以混合盐碱(NaC1、Na2SO4、Na2CO3、NaHCO3的摩尔比为12∶8∶1∶9)模拟甘肃裸燕麦种植地盐碱环境,蒸馏水为对照,测定了胞外Ca2+螫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质膜Ca2+通道阻断剂氯化镧(LaC13)、液泡Ca2+释放抑制剂钌红(RR)和内质网钙泵阻断剂毒胡萝卜素(Thaps)分别与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共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率、胚根长和胚芽长7个发芽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胞质Ca2+对H2S缓解盐碱胁迫抑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裸燕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率、胚根长和胚芽长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15~75mmol· L-1盐碱胁迫导致裸燕麦种子萌发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D)显著降低,30 mmol·L-1盐碱胁迫下D值下降了73.1%;100~1 000 μmol·L-1 NarHS不同程度提高了裸燕麦种子萌发的D值,且100 μmol·L-1 NarHS缓解30 mmol·L-1盐碱胁迫下D值下降的作用最大;EGTA、LaC13和RR均显著逆转了100μmol·L-1 NarHS对30 mmol·L-1盐碱胁迫下D值下降的缓解作用,而Thaps对NarHS的作用无显著影响.表明胞质Ca2参与外源H2S促进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的信号传导过程,且胞质Ca2主要来源于胞外Ca2+的内流和液泡中Ca2的释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肺燕麦细胞癌裸小鼠移植模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源H2S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幼苗叶片渗透胁迫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硫化氢(H2S)作为气体信号在植物抵抗盐碱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探讨H2S对盐碱胁迫下植物渗透胁迫的调节作用,以裸燕麦幼苗为材料,采用根部浇灌盐碱混合溶液(NaCl∶Na2SO4∶NaHCO3∶Na2CO3=12∶8∶9∶1)的同时叶面喷施H2S供体NaHS的方法,研究了H2S对盐碱混合胁迫下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25、50和75 mmol·L-1盐碱混合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裸燕麦幼苗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喷施10、25和50 μmol· L-1 NaHS均可使50 mmol·L-1盐碱混合胁迫引起的裸燕麦叶片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幅显著下降,其中25 μmol·L-1 NaHS的作用最明显;用25 μmol·L-1 NaHS喷施可降低50mmol·L-1盐碱混合胁迫下裸燕麦叶片Na+含量升高和K+含量下降的幅度并提高K+/Na+;促进裸燕麦幼苗叶片在盐碱胁迫前期(12~48 h)可溶性糖和胁迫后期(60~72 h)可溶性蛋白质及整个胁迫期间(12~72 h)甜菜碱的积累;而对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有机酸含量总体上无明显改变或降低趋势.表明外源H2S可通过提高叶片K+/Na+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甜菜碱的积累来缓解盐碱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从而增强裸燕麦对盐碱胁迫的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植被修复对重度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和酶反应热力学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盐碱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本试验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自然植被、羊草、燕麦和苜蓿修复对重度盐碱化土壤2种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3种水解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和酶反应热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5种土壤酶活性、活化自由能(△G)都逐渐升高,在40℃(或45℃)时达到最高,而土壤酶的活化焓(△H)和活化熵(△S)无显著变化;温度每增加10℃时的温度系数(Q10)变化较小,范围为1.05~1.36.与裸地相比,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自然植被和羊草修复地升高,而在燕麦和苜蓿修复地降低,△G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则相反,而△H、△S在羊草、燕麦修复地升高,在自然植被和苜蓿修复地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各修复地都降低或不变,△H、△S在自然植被和羊草修复地降低,而在燕麦和苜蓿修复地不变,△G在各修复样地都表现为在40℃时升高,在其他温度下均降低或不变.在各修复地,3种水解酶活性均升高,酶的△G降低或不变,而△H和△S则差异较大.土壤酶活性及其热力学特征对温度变化和植被修复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重度盐碱化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裸燕麦低聚肽改善血脂异常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膳食补充裸燕麦低聚肽(OOPs)对血脂异常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SD雄性健康大鼠(180 ~ 220 9)100只,通过高脂饮食喂养8周建立血脂异常动物模型后,选取总胆固醇(TC)水平前2/3作为造模成功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乳清蛋白组(0.692 g/kg乳清蛋白)和OOPs组(0.173、0.346、0.692、1.385 g/kg OOPs),饮水干预13周.记录大鼠一般状况,并测定大鼠血清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以评价裸燕麦低聚肽对血脂异常大鼠脂代谢影响.结果 通过8周高脂饮食喂养成功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且在13周干预结束时模型依然稳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0.173、0.346、0.692、1.385 g/kgOOPs组大鼠血清TC水平(分别为0.40、0.66,0.61、0.58 mmol/L)、TG水平(分别为0.23、0.20、0.14、0.16 mmol/L)、LDL-C水平(分别为0.36、0.42、0.41、0.41 mmol/L)均明显降低,且改善效果优于乳清蛋白对照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OOPs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血清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 裸燕麦低聚肽可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模型大鼠的脂代谢紊乱状况和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