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抗肠癌中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抗肠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检测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IFITM1跨膜蛋白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对肠癌细胞抑癌蛋白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浓度的增加可导致SW480和SW620细胞集落数的下调和抑制率的上调,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组(Lhzz组)SW480和SW620细胞相较对照组(con组)集落体积缩小,细胞形态较模糊,集落细胞数明显减少;Lhzz组SW480和SW620细胞相较con组IFITM1跨膜蛋白表达绿色荧光强度减弱,集落生成数减少、体积缩小,胞核固缩且形态不规则;Lhzz组的SW480细胞抑癌蛋白DCC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2.13 ± 0.33比1.05 ± 0.16, t=3.542, P<0.05);Lhzz组的SW620细胞抑癌蛋白DCC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1.89 ± 0.26比0.96 ± 0.12, t=3.466, P<0.05);Lhzz组的SW480细胞Cyclin D1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0.64 ± 0.11比0.38 ± 0.05, t=3.154, P<0.05);Lhzz组的SW620细胞Cyclin D1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0.52 ± 0.09比0.24 ± 0.03, t=3.143, P<0.05);且Lhzz组的SW480和SW620细胞β-catenin表达水平相较con组显著上调( P<0.05)。 结论:海南五指山裸花紫珠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对肠癌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裸花紫珠醇提物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谱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建立裸花紫珠醇提物的指纹图谱,分析其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并进行谱效关系研究.方法 以10%、30%、50%、70%、90%乙醇为溶剂,制备4批裸花紫珠药材的20批醇提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20批裸花紫珠醇提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致细胞病变效应法和MTT法考察裸花紫珠醇提物对RSV的体外抑制活性;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分析进行谱效关系研究.结果 20批裸花紫珠醇提物有25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12~0.998,共有峰峰面积的RSD为33.54%~162.28%.20批裸花紫珠醇提物对RSV的平均半数抑制浓度为9.55~272.23 μg/mL;Pearson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OPLS分析结果表明,共有峰8、10、12、16、18~19、22~24与药效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P<0.05)和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关联度均大于0.6,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结论 20批裸花紫珠醇提物成分相似但含量差异明显,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RSV活性,其中共有峰8、10、12、16、18~19、22~24对应成分可能是裸花紫珠抗RSV的特征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裸花紫珠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叶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筛选.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方法(硅胶、MCI、羟丙基葡聚糖凝胶、ODS)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质谱数据明确其结构.通过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裸花紫珠叶中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S,7R)-3-oxo-megastigma-4,8-dien-7-O-β-D-glucoside(1)、phoebenoside A(2)、(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3)、blumenol C glucoside(4)、异毛蕊花糖苷(5)、myricoside(6)、肉苁蓉苷D(7)、地黄苷(8)、木通苯乙醇苷B(9)、4,4'-dimethoxy-3'-hydroxy-7,9':7',9-diepoxylignan-3-O-β-D-glucopyranoside(10)、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3)、大波斯菊苷(14)、luteolin-7-O-β-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5)、芹菜素-7-O-β-D-新橙皮苷(16)、2-O-butyl-1-O-(2'-ethylhexyl)benzene-1,8-dicarboxylate(17).化合物7、14对NO生成抑制率达到45%以上.结论 化合物1~4、9~11、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7和14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U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裸花紫珠及同属植物中9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与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利用UHPLC-UV建立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药材中9个活性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裸花紫珠中的含量,用于裸花紫珠药材的质量评价及产地、采收期的选择.方法 采用Phenomenex kintex XB-C18色谱柱(150mm×2.1mm,1.7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332 nm和210 nm:柱温为45 ℃:测定了 83批裸花紫珠和7批同属不同种紫珠属样品中的9个活性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裸花紫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建立了裸花紫珠中9个活性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其中咖啡酸、木犀草苷、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素、藿香黄酮醇和熊果酸分别在1.240~124.0、2.040~204.0、1.020~101.6、5.100~510.0、0.904 0~90.40、0.982 0~98.20、0.872 0~87.20、0.822 0~82.20、2.280~228.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0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58%~101.73%,回收率RSD值均小于2.50%.主成分分析筛选出2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33%,表明这2个主成分可包含原有数据的大多数信息;OPLS-DA法标记出裸花紫珠药材中的4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咖啡酸、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和熊果酸.结论 建立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裸花紫珠的质量评价,为裸花紫珠质量控制及相关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遮荫对裸花紫珠苗期光合特性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遮荫对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幼苗生长和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遮荫处理(遮荫30%、50%、70%和对照0%)下2年生裸花紫珠苗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遮荫或遮荫30%下,裸花紫珠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型,而随遮荫程度的增加,Pn日变化曲线逐渐转变为单峰型.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峰值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日变化曲线呈"V"型,且两者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Chl a/b和Car/Chl却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随遮荫程度的增加,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遮荫30%为最大.因此,裸花紫珠幼苗最适宜生长在无遮荫条件下,但为获得更高的总黄酮含量,可以选择30%遮荫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裸花紫珠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裸花紫珠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caffeoyl ajugol(1),leucosceptoslde A(2),6-0-咖啡酰-β-D-葡萄糖(3),nudifloside (4),木犀草素-7-0-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cistaneside C(7),毛蕊花糖苷(8)和syringalide A 3'-α-L-rham-nopyranoside (9).结论 化合物l,2,6,7,9为首次从裸花紫珠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裸花紫珠片治疗热(瘀)毒证的证病结合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片治疗热(瘀)毒型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痔疮出血的证、病疗效及其相关性,探索以证的疗效指标为主、证病结合的中药新药临床评价模式.方法:选择符合热(瘀)毒证并分别符合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痔疮出血的病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双模拟观察方案,疗程结束后评价证、病疗效及其相关性.结果:1)裸花紫珠片对热(瘀)毒证及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痔疮出血证、病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药能明显改善咽/喉疼痛,下腹胀/刺痛、腰骶疼痛,症状便血、肛门肿胀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裸花紫珠片治疗热(瘀)毒型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痔疮出血的证、病疗效,观察组疗前血WBC异常的热(瘀)毒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受试者的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咽/喉疼痛与血WBC计数,慢性盆腔炎受试者的证候积分与血WBC计数,痔疮出血受试者的证候疗效与便血疗效的Spearman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疾病疗效与便血疗效的Spearman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裸花紫珠片对热(瘀)毒型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痔疮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中医证候疗效与疾病综合疗效及能反应西医疾病特征的相关指标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的主要症状评分与能反应疾病本质特征的实验室指标或主要症状具有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裸花紫珠药材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针对裸花紫珠药材质量难于有效控制的现状,围绕真伪鉴别和优劣评价两个方面,综述近年裸花紫珠药材性状、显微、薄层、DNA分子真伪鉴别技术以及有效部位、单体成分、化学指纹图谱在药材优劣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被定量的、具抗炎和止血活性的或具种属特异性的成分,探讨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潜在指标,对裸花紫珠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出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刺配合口服裸花紫珠片治疗Ⅰ期内痔便血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口服裸花紫珠片治疗Ⅰ期内痔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Ⅰ期内痔便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裸花紫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裸花紫珠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血评分、痔核充血情况评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血小板、凝血酶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5、7 d后便血评分及痔核充血情况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5、7 d后便血评分及痔核充血情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口服裸花紫珠片是一种治疗Ⅰ期内痔便血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岛裸花紫珠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药农、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海南岛裸花紫珠野生及栽培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裸花紫珠野生资源虽在全岛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蕴藏量较小.此次调查共收集了96份野生繁殖材料,分布于海南岛14个县市.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裸花紫珠的生长影响较大;裸花紫珠的栽培始于2006年前后,目前栽培资源主要分布于白沙县、五指山市等地区,2016年全省栽培总面积约为493 hm2,产量约为962 t(干品),其中以白沙县种植面积最大(约333 hm2),年产量最高,为650 t(干品).虽然裸花紫珠的种植已成一定的规模,但目前仍然缺乏规范化的种植技术,生产管理仍处于粗放无序的状态,且品种选育工作薄弱,并无优势品种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