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鲁藏布大峡谷鸟兽多样性及其海拔和季节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4/4/13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海拔高差大,开发程度较低,生物多样性高,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整,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物种和记录发现.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们在西藏墨脱县、波密县和米林县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内布设红外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选择了7个不同海拔样区,累计设置116个红外相机位点(海拔范围646-4,360 m),监测24,741个相机工作日,获得独立有效视频12,010段.近一年的调查共记录到物种136种,其中可确定物种的兽类37种,分属4目14科,此外还记录到难以定种的鼠兔、鼠类和蝙蝠;鸟类99种,分属9目28科;记录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1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本次拍摄到10个之前红外相机监测未拍摄到的兽类和雉类物种,包括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chrysogaster)、棕熊(Ursus arcto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黄鼬(Mustela sibirica)、灰头小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黑白飞鼠(Hylopetes alboniger)、灰鼯鼠(Petaurista xanthotis)、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和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通过比较不同海拔段和季节物种相对多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anka指数,本研究发现本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各个海拔段食肉动物、有蹄类动物分布存在差异.与雨季(4-9月)相比,豺(Cuon alpin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野猪(Susscrofa)等物种旱季(10月至翌年3月)相对多度更高.本研究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补充了更全面的基础数据,建议成立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以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域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人熊冲突现状与牧民态度认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型哺乳动物肇事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报复性猎杀严重威胁到野生动物的生存.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人熊冲突问题严重,棕熊肇事不断突破了当地牧民的容忍度,严重影响其保护的积极性,了解人熊冲突现状和牧民态度认知对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熊措施至关重要.通过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内上报的296起棕熊肇事案件,同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法对71户牧民进行访谈,以期了解该地区人熊冲突现状和牧民对棕熊的态度认知.研究结果表明:(1)棕熊主要肇事类型为入侵房屋,同时也捕食少量牲畜,以绵羊和山羊为主;(2)每年6-8月为人熊冲突高发期,8-10月为案件上报高峰期;(3)年纪较小和经历过棕熊肇事的受访者对棕熊的态度更为消极;(4)多数受访者认为过去10年里棕熊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新枪支政策的执行;(5)大部分受访者在防熊措施选择偏好上较为保守,认为修筑水泥墙和找人看守是保护财产最有效的两种途径.建议地方政府完善当前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人熊冲突管理过程;提升电围栏防控技术,选择合适地点建立棕熊补饲站;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允许牧民在一定范围内合法使用防熊喷雾;未来应加强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棕熊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熊冲突缓解措施研究进展——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与熊科动物之间的冲突已成为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的一个普遍问题,科学有效的人熊冲突管控措施有助于人熊共存机制的建立.目前,全球范围内肇事熊科动物涉及7种,分别为棕熊、亚洲黑熊、美洲黑熊、北极熊、马来熊、懒熊和眼镜熊.肇事类型主要包括伤人、捕食牲畜、入侵房屋、损害庄稼、袭击蜂箱以及翻食垃圾.引发人熊冲突的原因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熊科动物种群数量上升、熊科动物生境质量下降、熊科动物自然食源周期性短缺、人类食物来源易获得性以及公众对肇事熊的容忍度下降有关.国际上已有的人熊冲突缓解措施包括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以及政策导向性措施,然而,多数措施的制定仅停留在措施本身的技术层面上,缺乏对地方实际情况和冲突驱动因素的分析.西藏棕熊属于棕熊的一种稀有亚种,生活在靠近人类的中亚高海拔地区.在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人类与西藏棕熊的冲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协助制订有效的保育目标、解决区内人熊冲突问题,提出以下缓解建议:(1)缓解措施的制定需因地而异,综合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如地理环境、法律法规、民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2)冲突类型多样,防熊措施需持续更新与完善;(3)加强人类社会发展与熊科动物生存之间的关系研究,探索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熊科动物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4)加强棕熊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从棕熊生境质量、种群动态、自然食源以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方面去深入挖掘人熊冲突的驱动因素,进而从根本上制定缓解措施,促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人熊共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