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2基因复合变异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一个家系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分析。方法:以2021年12月24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发现的1个FⅫ缺陷症家系作为研究对象。用凝固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因子Ⅻ的活性(FⅫ:C),用ELISA法检测FⅫ抗原(FⅫ:Ag)。提取基因组DNA,用Sanger法测定 F12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ClustalX-2.1-win、PROVEAN及Swiss-Pdb Viewer软件分析变异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变异的有害性以及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结果:先证者APTT延长至70.2 s,FⅫ:C和FⅫ:Ag分别降低至12%和13%。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 F12基因第5和13外显子分别存在c.346G>A(p.Gly97Ser)和c.1583C>A(p.Ser509Tyr)杂合错义变异;其父亲和姐姐均携带c.346G>A(p.Gly97Ser)杂合变异,母亲和哥哥均携带c.1583C>A(p.Ser509Tyr)杂合变异。 结论:c.346G>A(p.Gly97Ser)和c.1583C>A(p.Ser509Tyr)复合杂合变异很可能是该家系遗传性FⅫ缺陷症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个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检测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基因变异,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用DNA直接测序法对 F12基因进行变异分析;在野生型pIRES2-EGFP/FⅫ表达质粒基础上,构建变异型FⅫ表达质粒,Polyfect转染试剂瞬时转染293T细胞,分别测定上清液中FⅫ活性(FⅫ activity,FⅫ∶C)和FⅫ抗原(FⅫ antigen,FⅫ∶Ag),测定细胞裂解液中FⅫ∶Ag,并用Western印迹进行验证。 结果:先证者 F12基因第1外显子启动子区为46TT基因型,在第13和14外显子存在g.8489G>A(p.Glu502Lys)和g.8699G>C(p.Gly542Ser)复合杂合变异。瞬时转染结果显示,FⅫ p.Glu502Lys变异体蛋白上清液中FⅫ∶C和FⅫ∶Ag分别为野生型的28%和24%,细胞裂解液中FⅫ∶Ag为野生型的39%;FⅫ p.Gly542Ser变异体蛋白上清液中的FⅫ∶C和FⅫ∶Ag分别为野生型的32%和17%,细胞裂解液中FⅫ∶Ag为野生型的59%。 结论:先证者 F12基因型46TT,p.Glu502Lys和p.Gly542Ser复合杂合变异导致其FⅫ水平极度降低;体外表达实验证实变异蛋白p.Glu502Lys和p.Gly542Ser存在合成和分泌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F1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遗传性FⅫ缺陷症一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17日因"慢性胃炎"就诊于宁波市第二医院的1例遗传性FⅫ缺陷症男性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7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FⅫ活性(FⅫ:C)和FⅫ抗原(FⅫ: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采用DNA直接测序分析 F12基因的所有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变异位点区域,用克隆测序进一步证实所发生的变异。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变异对蛋白功能的影响。 结果:先证者为47岁男性,APTT为180.0 s,明显延长,FⅫ:C和FⅫ:Ag均<1.0%,极度降低。先证者父亲、母亲、弟弟、大儿子及小儿子FⅫ:C和FⅫ:Ag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 F12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c.1092_1093insC(p.Lys365Glnfs*69)杂合插入变异及第14外显子存在c.1792_1796delGTCTA(p.Val579Hisfs*32)杂合缺失变异,c.1092_1093insC为已报道的致病性变异。其母亲和大儿子携带c.1092_1093insC杂合插入变异,父亲、弟弟和小儿子携带c.1792_1796delGTCTA杂合缺失变异。第1外显子启动子区46C/T多态性分析显示先证者、大儿子和小儿子为46T/T型,其余人均为46C/T型。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第579位氨基酸残基为高度保守的位点,变异后增加了一个苯环及周围氨基酸的氢键发生了改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遗传变异分类标准和指南,c.1792_1796delGTCTA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M4)。 结论:F12基因母源的c.1092_1093insC(p.Lys365Glnfs*69)杂合插入变异及父源的c.1792_1796delGTCTA(p.Val579Hisfs*32)杂合缺失变异可能是该家系FⅫ水平降低的原因。上述发现丰富了FⅫ缺乏症的基因-表型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 F12基因252delAsn纯合缺失所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的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个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F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提取基因组DNA,Sanger测序法测定 F1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采用ClustalX-2.1-win及MutationTaster软件分析变异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及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结果: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 F12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g.6753-6755delACA纯合缺失变异,导致p.252delAsn;先证者父亲、母亲和弟弟均存在p.252delAsn杂合缺失变异;先证者妹妹为正常野生型。 结论:p.252delAsn纯合缺失变异是该近亲婚配家系遗传性FⅫ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F12基因起始密码子c.1A>G变异所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一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1个姨表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12日于瑞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个遗传性FⅫ缺陷症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家系临床资料,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样,分别进行凝血指标检测与基因检测,采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并对候选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遗传性FⅫ缺陷症家系成员共3代6人,包括先证者及其父亲、母亲、妻子、妹妹和儿子。先证者为男性,51岁,临床表现为肾结石。凝血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FⅫ活性(FⅫ:C)与FⅫ抗原(FⅫ:Ag)均极度降低;先证者父亲、母亲、妹妹和儿子FⅫ:C和FⅫ:Ag均降低至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半左右。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先证者 F12基因第1外显子起始密码子存在c.1A>G(p.Arg2Tyr)纯合错义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父亲、母亲、妹妹和儿子均携带 F12基因c.1A>G杂合变异,先证者妻子未见该变异。该变异在HGMD数据库未见报道。经SIFT在线软件分析,预测该变异为有害性变异;经Swiss-Pbd Viewer v4.0.1软件模拟,该变异对FⅫ蛋白的结构影响较大。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订的《序列变异解释的标准和指南》,对该变异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 结论:F12基因c.1A>G(p.Arg2Tyr)变异可能为该姨表近亲婚配的遗传性FⅫ缺陷症家系的遗传学病因,进一步丰富了 F12基因变异谱,为该病家系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F12基因p.Gly175Cys和p.Gly542Ser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的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凝固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Ⅻ活性;ELISA方法检测FⅫ抗原;Sanger测序法测定F1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ClustalX-2.1-win、PROVEAN及Swiss-Pdb View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突变氨基酸是否为有害突变及该位点发生突变后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先证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为71.3 s,FⅫ活性和FⅫ抗原分别降低为5%和6%;其F12基因第7和14外显子分别存在c.580G>T和c.1681G>A杂合错义突变,导致p.Gly175Cys和p.Gly542Ser;先证者父亲携带p.Gly175Cys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弟弟和女儿携带p.Gly542Ser杂合错义突变.软件分析结果表明Gly175和Gly542均保守,p.Gly175Cys和p.Gly542Ser为有害突变,突变发生后相应位点会对蛋白质局部结构产生影响.结论:p.Gly175Cys和p.Gly542Ser复合杂合突变是先证者家系遗传性FⅫ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其中p.Gly175Cys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一种新的导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Ⅶ)缺陷症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ysmex-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以及血浆FⅦ的活性(FⅦ:C)水平;PCR法扩增先证者凝血因子Ⅶ基因(F7)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则反向测序给予证实;使用ClustalW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保守性分析;应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在线生物学软件评估突变氨基酸对F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危害性;运用Swiss软件对突变建模分析.结果:凝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先证者PT单独性延长至42.5 s;FⅦ:C明显降低,仅为2%;同样先证者外婆、母亲和妹妹的FⅦ:C都有轻度降低,分别为49%、51%和42%;父亲各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F7基因第6号外显子cDNA的646位发生G>A杂合突变,导致FⅦ催化区的156位甘氨酸被替换为丝氨酸(p.Gly156Ser).F7其他外显子和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均正常.其外婆、母亲和妹妹均携带c.646G>A杂合突变,父亲为正常野生型.模型构建显示p.Gly156Ser突变使该位点氨基酸极性发生改变并出现侧链,从而使蛋白的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影响所在结构域的催化活性.同时,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两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也高分预测该突变具有致病性.结论: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FⅦ蛋白p.Gly156Ser错义突变与血浆FⅦ:C水平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纯合子Gly542 Ser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姨表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的发病机制.方法家系调查.2015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收治1例遗传性FⅫ缺陷症患者.经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FⅫ活性(FⅫ:C)和FⅫ抗原(FⅫ: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12基因所有14个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生的突变.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同时采用四个生物信息学评分软件(PolyPhen-2,PROVEAN,SIFT和MutationTaster)分析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及其弟弟APTT 明显延长,分别为116.4 s 和101.3 s;先证者父亲APTT略延长,为48.8 s,家系其他成员APTT无明显延长;先证者及其弟弟、父亲的FⅫ:C明显减低,分别为2.0%、2.0%和18.0%,FⅫ:Ag含量分别为1.0%、1.0%、和13.0%,表现为交叉反应物质(CRM)阴性.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及其弟弟的F12基因启动子区为46T/T型及14号外显子存在c.1681G>A(p.Gly542Ser)纯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及儿子均存在c.1681G>A杂合突变,其中先证者父亲表现为46T/T型,其余二者均为46C/T型;先证者丈夫启动子区为C/C型,且无上述基因突变.ClustalX-2.1-win软件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Gly542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四个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突变的预测结果一致:Polyphen-2评分(1.000分)、PROVEAN评分(-4.975分)均预示为有害突变;SIFT评分(0.00分)预示可影响蛋白质功能;Mutation Taster评分(0.999分)预示可引起相应疾病.结论 c.1681G>A(p.Gly542Ser)和46T/T与该遗传性FⅫ缺陷症家系FⅫ水平明显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个Gly341Arg纯合突变所致遗传性FⅫ缺陷症近亲婚配家系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一个姨表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FⅫ,Ⅻ)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和FⅫ基因突变的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先证者及9名家系成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凝血常规功能、FⅫ活性(FⅫactivity,FⅫ∶C)和FⅫ抗原(FⅫantigen,FⅫ∶Ag)含量,进行表型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Ⅻ基因所有14个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突变.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并同时采用4个生物信息学评分软件(PolyPhen-2,PROVEAN,SIFT和MutationTaster)分析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Ⅳ2)和哥哥(Ⅳ1)APTT明显延长(分别为61.6s和68.6s),FⅫ∶C和FⅫ∶Ag分别降低为12%、10%和11%、10%;先证者祖母(Ⅱ2)、外祖母(Ⅱ3)、父亲(Ⅲ2)、母亲(Ⅲ6)、大姑(Ⅲ1)和大姨(Ⅲ5) APTT正常,FⅫ∶C和FⅫ∶Ag均降低约为正常值的一半;先证者小姑(Ⅲ3)和大舅(Ⅲ4)各项指标及家系成员其它指标均正常.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Ⅳz)和其哥哥(Ⅳ1)FⅫ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c.1078G>A(p.Gly341Arg)纯合错义突变;先证者祖母(Ⅱ2)、外祖母(Ⅱ3)、父亲(Ⅲ2)、母亲(Ⅲ6)、大姑(Ⅲ1)和大姨(Ⅲ5)均存在p.Gly341Arg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小姑(Ⅲ3)和大舅(Ⅲ1)为正常野生型.ClustalX-2.1-win软件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Gly341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4个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突变的预测结果一致:PolyPhen-2评分(0.934分)、PROVEAN评分(-6.214分)均预示为有害突变;MutationTaster评分(0.976分)预示可引起相应疾病;SIFT评分(0.01分)预示可影响蛋白质功能.结论 Gly341Arg纯合错义突变是该家系遗传性FⅫ缺陷症的分子发病机制,与先证者父母近亲结婚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乏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凝血因子Ⅻ(FⅫ)是由肝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其基因位于5q33-qter,包括13个内含子和14个外显子.未成熟FⅫ由615个氨基酸组成,成熟酶原型FⅫ由5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由二硫键连接的重链和轻链,重链含353个氨基酸残基,包括6个结构域;轻链是由24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催化域[1].遗传性FⅫ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据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显示目前发现FⅫ基因突变约40余种,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及小的缺失或插入等.本研究对一个近亲婚配遗传性FⅫ缺陷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