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本院在2020年5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微针刀治疗,观察组予以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项疼痛、颈项拘挛、上肢疼痛、活动不利、手指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d后、14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可明显提升疗效、改善症状,同时有效减轻疼痛、提升颈椎活动度、改善血液流变,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04例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颈功能活动度、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73.08%)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38%)更高(P<0.05).治疗2周后,2组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活动受限评分、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前列腺素E(PGE2)、环氧化酶-2(COX-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右侧屈、左侧屈、右旋转、左旋转颈功能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厥、皮下出血等情况.结论 郑氏"颈四步"手法推拿可有效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验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轻机体炎症,改善血流动力学,进而可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及颈功能活动度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颈功能活动度和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和右侧屈等颈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C5~7神经根内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方向颈功能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C5~7神经根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神经根水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