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其中有分娩镇痛要求产妇72例(观察组),无分娩镇痛要求产妇24例(对照组),将72例有镇痛要求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生产过程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给予0.15%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其中A组规律间断给药,B组持续输注给药,观察并比较三组产妇疼痛评分、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产妇满意情况.结果 分娩镇痛后60 min、宫口开至6~7 cm以及宫口全开时,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硬膜外分娩镇痛前,A、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后,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P<0.05),且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A组与B组缩宫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药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分娩结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镇痛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DPN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和观察组(甲钴胺、依帕司他、α硫辛酸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指标以及检测相关蛋白.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75.0%(χ2=4.103,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cl-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Bax、Caspase-3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DPN可明显改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效果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剂量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神经功能改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阿托品、氯解磷定、血液灌流及其他对症处理,A、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组剂量2.0 ml/kg,B组剂量1.5 ml/kg,均与5倍的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3d.比较三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住院时间、全血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5d的瓜氨酸(Cit)、二胺氧化酶(DAO)、乳果糖(L)/甘露醇(M)、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远端潜伏期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分).结果 A、B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与对照组,同时B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的Cit、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DAO、L/M、APACHE评分、远端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5d的Cit、MCV、SCV显著高于B组与对照组,且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5d的DAO、L/M、APACHE评分、远端潜伏期显著低于B组与对照组,且B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可缩短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大剂量(2.0 ml/kg)应用可进一步改善胃肠功能与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本院行 LA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在缝合切口前以0.5%罗哌卡因10 mL喷洒切口内部,再以0.5 %罗哌卡因3 mL局部浸润切口.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开始口服曲马多50 mg,每12 h给予50 mg.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外观、质量的淀粉片作为安慰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比较两组术后8h、12h、24h、36h、48h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h,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术后12 h、24 h、36 h、48 h,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的情况发生,对照组眩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均P <0.05).术后对照组2例患者要求追加止痛药,观察组无此现象.[结论]罗哌卡因局部镇痛联合曲马多口服对行 L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苯甲酰胺对实验大鼠牙周炎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poly(A)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苯甲酰胺对实验大鼠牙周炎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纯种3个月月龄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干预组、牙周炎组、药物对照组及空白组,每组10只.牙周炎干预组和牙周炎组通过正畸不锈钢结扎丝结扎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牙周炎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腹腔注射0.3 mg/kg PARP抑制剂苯甲酰胺,牙周炎组和空白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第4、第5和第6周末随机处死3只大鼠.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牙龈炎症细胞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结果]牙周炎干预组在第5、第6周牙龈结合上皮向根方少量移位,有较浅牙周袋存在,牙龈上皮内、沟内上皮下方及固有层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牙周炎组第5、第6周牙周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牙龈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移位,有较深牙周袋,牙龈上皮内、沟内上皮下方及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药物对照组和空白组牙龈结合上皮位于釉牙骨质界处,牙周膜纤维有序排列,无炎症细胞浸润.药物对照组和空白组第5、第6周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牙周炎干预组、牙周炎组较均显著性下降(P<0.05),且牙周炎干预组较牙周炎组显著下降,但药物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甲酰胺通过抑制PARP会降低实验大鼠牙周炎牙周组织的炎性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而缓解牙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CSEA,对照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术后运动恢复时间及Bromege评分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T1)、感觉最大阻滞后(T2)及感觉恢复后(T3)SBP、DBP及HR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T1、T2及T3时SBP、DBP及HR水平均低于T0时(P<0.05);观察组麻醉后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CSEA中均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罗哌卡因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