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正侧位X线片上钉道尖端位置判断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安全性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正侧位X线片上钉道尖端位置判断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院患者40例颈椎CT数据,男24例,女16例,年龄(47.6±13.2)岁。基于Mimics软件三维模型重建及X-ray功能,模拟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及其正侧位片的透射。模拟螺钉钉道尖端位置在正位虚拟片上由内至外被分为5个区域(区域Ⅰ~Ⅴ),虚拟侧位片上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区域a、b),通过调整螺钉方向,使得钉道尖端在正位及侧位虚拟投影上分别位于对应的10个位置区域(每个区域80个螺钉),并通过CT分析其准确性,判断是否穿破椎弓根内侧壁或椎动脉孔。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34例行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患者(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67枚)的正侧位X片和术后CT数据,男18例,女16例,年龄(45.8±14.1)岁。以同样的方式划分钉道尖端在正位及侧位片上的位置,分别统计对应10个位置上的螺钉数量,并通过CT分析判断各枚螺钉是否穿破椎弓根内侧壁或椎动脉孔。结果:影像学模拟置钉研究结果显示,模拟螺钉钉道尖端在区域Ⅳ和区域Ⅴ内其椎动脉孔穿破率分别为75.0%(120/160)和100%(160/160),而在区域Ⅰ时其椎弓根内侧壁穿破率为85.6%(137/160)。区域Ⅱ和Ⅲ内置钉失误率相对较低,其中位于区域a的模拟螺钉表现更优于区域b,区域a-Ⅱ和a-Ⅲ的置钉椎弓根内侧壁穿破率分别为7.5%(6/80)和0,椎动脉孔穿破率为0和21.3%(17/80)。影像学回顾性研究中同样显示区域Ⅰ、Ⅳ和Ⅴ内螺钉失误率较高,区域Ⅱ和Ⅲ内失误率相对较低,其中区域a-Ⅱ和a-Ⅲ内共15枚螺钉且未发生任何椎弓根内侧壁和椎动脉孔的破坏。结论:区域a-Ⅱ和a-Ⅲ是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钉道尖端位置的“安全区域”。通过分析正侧位X线片上钉道尖端所在区域,术者可以确定合理的置钉轨迹,预防颈髓和椎动脉的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5例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改良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年龄(64.9±8.0)岁,男性22例(62.9%),体质指数(23.2±2.4)kg/m 2,肿瘤位于胃上中部24例(68.6%),位于食管胃结合部11例(31.4%)。改良反穿刺法技术要点:(1)食管切开位置:于右侧壁切开食管置入抵钉座,然后利用右中腹部操作孔置入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食管;(2)抵钉座置入方式:在钉砧座杆尖端穿丝线固定,抵钉座置入食管腔内后仅留丝线显露在外,直线切割闭合器紧贴丝线横行闭合切断食管,后通过丝线牵出钉砧座杆并拉紧固定;(3)空肠捆绑:先用丝线于空肠残端处绑紧套入吻合器中心杆上的空肠环,后用纱布条带再将空肠环与输出袢空肠捆绑固定。分析患者手术完成、术后恢复及术后病理情况。 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32.7±34.4)min,抵钉座置入时间为(8.5±1.4)min,消化道重建时间为(40.5±4.8)min,术中出血量100(20~250)ml,手术切口长度为(5.3±0.9)cm。所有患者肿瘤上切缘均为阴性,距离为(3.5±1.2)cm,清扫淋巴结数目(33.9±7.1)枚。术后首次下床、首次肛门排气、恢复流质饮食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1.1)d、(3.7±1.5)d、(4.6±2.3)d及(9.8±3.2)d。术后5例(14.3%)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狭窄2例,肺部感染、不完全性肠梗阻各1例,均予保守治疗后痊愈 。结论: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改良反穿刺法行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行,可以获得更高的食管上切缘,且手术切口小,近期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蔡氏套管器行腹腔镜辅助自然腔道取标本在左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操作技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和分享采用蔡氏套管器进行腹腔镜辅助自然腔道取标本(LA?NOSE)在左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对61例左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蔡氏套管器进行了LA?NOSE左结直肠癌根治术.具体方法:消化道重建时抵钉座经过套管器置入腹腔,应用取线法、推挤法、缝针法、尖端穿出法及夹线穿出法将其置于近端肠管,通过套管器取出标本后经肛置入圆形吻合器完成肠管端端吻合.结果 全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62.7±9.6)岁,体质指数(22.3±2.7)kg/m2;肿瘤最大直径(3.3±1.3)cm.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226.9 ± 64.0)min,术中出血(58.9±45.3)ml,术后进食时间(6.0±2.2)d,术后住院时间(14.5±6.7)d.术后2例(3.3%)出现吻合口漏,1例行结肠造口术,另1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4.9%)出现吻合口出血,均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应用蔡氏套管器的LA?NOSE左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抵钉座置入及穿出肠管改进方法的技术操作及无菌无瘤操作可以有效防止术中腹腔污染,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皮空心拉力钉治疗关节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空心拉力螺丝钉,在螺丝钉的中央有一孔道,其直径为1~2mm。螺丝钉尖端有尖角,便於捻入骨组织。在螺丝钉尾部有特殊螺纹,能与具有相应螺纹的空心旋凿紧密相连。此螺丝钉及器械设计,为关节骨折闭合撬拨复位,并经皮用螺丝钉固定创造了条件。简化了螺丝钉固定关节骨折操作。此种螺丝钉应用广泛。可用于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肱骨髁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股骨颈囊内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胫腓下关节分离;胫骨后唇骨折和跟骨骨折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移位锁骨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6 年6 月 ~2019 年10 月,我科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6 例移位锁骨骨折大龄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6 例,男18 例,女8例,年龄6 ~13 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左侧16 例,右侧10例.骨折类型:横行骨折11例,斜行骨折1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4 d.1.2 治疗方法 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在体表可扪及锁骨断端,沿锁骨走行在锁骨断端前侧做长约2 cm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后,用? 2. 0或? 2. 5 mm克氏针的钝头自锁骨外侧骨折断端向远端扩髓,当有明显阻力时停止,用同一枚克氏针的尖头端自内侧骨折断端髓腔钻入至锁骨近端前内侧并钻出骨皮质,在体表扪及克氏针尖端处做长约0. 5 cm小口,用与扩髓克氏针相同直径的弹性髓内钉从此小口处插入锁骨髓腔.骨折断端复位满意后,将弹性髓内钉的头部插入锁骨远端髓腔,C臂机透视见弹性髓内钉长度适宜、骨折断端复位满意后,弹性髓内钉尾部剪断留骨外0. 6 ~0. 8 cm,折弯后贴骨皮质留于皮内.逐层缝合切口,皮下用细的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切口不放置引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精准弹性髓内钉置人固定成人肱骨干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介绍精准入路弹性髓内钉固定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3月应用精准入路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术前在影像软件上测量分析,规划人钉点与入钉角度,选择弹性髓内钉.术中于肱骨远端外侧按术前规划,分别开髓置入2枚弹性髓内钉.第1枚髓内钉钉头打至肱骨头软骨下方2 mm处,第2枚钉至外科颈下方1 cm时旋转髓内钉,使其尖端与第1根髓内钉弯头方向相反,继续进针直达肱骨头软骨下方2 mm处.[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针道感染、激惹、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12周时肩关节Neer评分:优58例,良2例,优良率100%,肘关节Mayo评分:优60例,优良率100%.[结论]精准置入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初步结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颈椎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在颈椎侧块置钉方法改进的解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为颈椎单开门手术中微型钢板侧块固定螺钉更为安全的钉道和置钉方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50套C3-7椎骨标本,确定微型钢板固定侧块时上、下两枚螺钉在颈椎侧块上的进钉点A和B,测量垂直颈椎侧块表面进钉的钉道长度A1和B1,以及头倾15°进钉的钉道长度A2和B2.结果 A1的平均值C3(9.4±1.2)mm、C4(11.7±2.8) mm、C5(12.9±2.5)mm、C6(12.0±2.3)mm、C7(10.4±1.8)mm;A2的平均值C3(11.9±1.6)mm、C4(15.3±1.7)mm、C5(15.7±1.7) mm、C6 (14.2±1.3) mm、C7 (13.5±1.0) mm均大于11mm;B1的平均值C3(4.7±0.6)mm、C4(5.0±1.1)mm、C5(5.8±0.9)mm、C6(5.5±0.6)mm、C7(5.3±0.4)mm,钉道长度<5 mm的占比分别为57%、46%、28%、27%和35%.B2的平均值C3 (6.8±0.8) mm、C4 (7.0±2.1) mm、C5(7.8±1.4) mm、C6(8.5±0.8) mm、C7(7.6±0.6) mm均大于5mm.结论 微型钢板颈椎侧块固定时,为避免螺钉尖端穿出颈椎侧块前方,宜按头倾15°建立钉道,头端一枚可选择长度9 mm的螺钉、尾端一枚宜选择长度5mm的螺钉,头倾15°建立钉道可以增加钉道的长度并避免螺钉尖端突破侧块前方而破坏小关节的关节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预防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空心螺纹钉优化选择的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采用不同数量全螺纹空心钉在不同置钉位置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预防术后颈短缩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1名,年龄55岁,体重70 kg,身高165 cm.采用CT扫描,获取右侧股骨数据,在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建立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全螺纹空心钉和半螺纹空心钉模型.按全螺纹空心钉数量和置入呈倒三角分布位置分为8组骨折内固定模型:3枚半螺纹钉组、1枚前上方全螺纹钉加2枚半螺纹钉组,1枚后上方全螺纹钉加2枚半螺纹钉组,1枚下方全螺纹钉加2枚半螺纹钉组,1枚前上方半螺纹钉加2枚全螺纹钉组,1枚后上方半螺纹钉加2枚全螺纹钉组,1枚下方半螺纹钉加2枚全螺纹钉组,3枚全螺纹钉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分别加载同样载荷,比较分析各组的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股骨近端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骨折断端切面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内固定物位移峰值,并比较术后股骨颈长度.结果:各组的内固定应力主要集中于骨折线处,且均位于下方螺钉的底部,应力峰值分别为239.71、213.44、199.37、230.82、201.63、215.72、185.65、192.64MPa;各组股骨近端所受的应力主要集中于转子下内侧区域,应力峰值分别为269.48、241.62、249.43、269.69、271.60、346.64、236.97、439.62 MPa;骨折断端切面的应力主要集中于半螺纹钉道周围,全螺纹钉道周围应力相对较小,各组应力峰值分别为149.12、143.04、140.47、139.63、139.81、130.07、117.77、57.89 MPa;内固定物的位移基本沿股骨颈轴线方向,位移分布集中于螺钉尖端,各组螺钉位移峰值分别为5.52、5.43、5.32、5.17、5.05、5.13、5.28、5.04 mm;各组股骨颈长度分别为 74.69、74.72、74.70、74.70、74.72、74.70、74.72、74.74 mm.结论:呈倒三角分布的前上方1枚半螺纹空心钉联合2枚全螺纹空心钉的置钉方案既可以满足促进股骨颈愈合的滑动加压作用,保证股骨近端稳定性,又能减少术后股骨颈短缩程度,有利于维持术后股骨颈长度,降低术后股骨颈短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临床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新的优化置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