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巩膜瓣锯齿状缝线技术固定人工晶状体脱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锯齿状缝线技术(ZST)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重新复位固定的IOL脱位者21例(21眼),其中不全脱位者15眼,全脱位者6眼。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定期随访。之后每12个月随访1次,共4~8次。观察分析患者术后的IOL位置和稳定性、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术眼IOL位置良好,无偏位或IOL瞳孔夹持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眼压正常。随访期间,所有术眼IOL均在位居中,无偏位和倾斜现象;未见IOL巩膜ZST固定处聚丙烯线头侵蚀暴露,无聚丙烯线滑脱及局部结膜充血或眼内感染者;视力稳定良好,无高眼压或继发青光眼者。结论::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固定脱位IOL效果良好,术后IOL固定牢固,无线结侵蚀暴露及眼内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向锯齿线联合短双向锯齿线埋线提升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单向锯齿线联合短双向锯齿线埋线提升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30例面部松弛、下垂、轮廓欠佳行埋线提升术的就医者临床资料,将行单向锯齿线联合短双向锯齿线面部提升术的就医者纳入观察组(315例),将行双向锐状锯齿线面部提升术的就医者纳入对照组(215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GAIS)评估两组面部年轻化效果.结果:术后即刻,两组面部修复效果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观察组面部修复效果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GAIS评分高于对照组,GAIS中完全改善率、明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向锯齿线联合短双向锯齿线埋线提升术进行面部年轻化,解剖复位效果好,疗效持久,就医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面部人工韧带重建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用人工韧带重建联合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悬吊提紧及容量补充对恢复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 从颞部发际线内入路,埋置人工韧带(可吸收性软组织提拉整形带及PPDO锯齿线),向后上方牵拉后将其末端固定于颞深筋膜层,重建颧韧带、皮肤-咬肌韧带、颊上颌韧带,提升颧脂肪垫,改善面部软组织松垂;同时于皮下多层次填充自体脂肪颗粒及纳米脂肪,改善面部软组织容量不足.结果 本组18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松垂及软组织容量不足的情况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总体满意率达83.3%,主要不满意原因为术后远期脂肪吸收.结论 人工韧带重建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术对轻中度的面部松垂和容量缺失的改善效果较好,且外观自然,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埋线提升是利用一种特制的锯齿状缝线,通过微创手术方法将线材埋置于皮肤与表浅肌肉筋膜系统组织层中,通过缝线的锯齿状“突”对组织的嵌入“锚”着提拉产生形变效应,改善面部、胸部、上臂、臀部等部位松弛的皮肤.随着整形美容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埋线提升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提升面部年轻化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将从面部衰老相关的解剖学研究、埋线提升的原理、面部年轻化手术的发展和线材的演变来阐述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