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髋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及防控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及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95例,观察和记录纳入对象资料、目标性监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早期防控对策。结果:295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29例、感染率9.83%。术后肺部感染单因素构成比中年龄(≥85岁)、体重指数(BMI)(≤19 kg/m 2)、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糖尿病史、术前肺功能低下、麻醉方法(全麻)、手术时间(≥2 h)、病房环境差、术中输血、留置胃管、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CD4 +/CD8 +<1、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住院时间(≥20 d)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年龄(<85岁)、BMI(>19 kg/m 2)、未吸烟、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无糖尿病史、术前肺功能正常、麻醉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时间(<2 h)、病房环境良好、术中未输血、未留置胃管、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CD4 +/CD8 +≥1、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住院时间(<20 d)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术前肺功能、麻醉方法、手术时间、病房环境、术中输血、留置胃管、血红蛋白、白蛋白、CD4 +/CD8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是否合理、住院时间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独立高危风险因素。术前肺功能正常、病房环境良好、血红蛋白、白蛋白、CD4 +/CD8 +水平、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呈负相关。 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多样,应加强高危因素早期识别与防控,利于减少危险因素,降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针对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要求,分析总结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内容及对策建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要围绕治理现代化、人才现代化、设备技术现代化、科学研究现代化和法规体系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建设。对策建议要重新定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理顺疾病防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疾病防控人才、设备技术现代化建设,强化疾病防控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法规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伤残调整寿命年衡量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尘肺病防控对策和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从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个案资料,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指标,按地区、年份、病种、行业、性别和年龄全面衡量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采用Kruskal-wollis H检验对职业性尘肺病DALY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共造成DALY 43 089人年,其中YLD约占2/3(28 277人年),YLL约占1/3(14 812人年),人均DALY为7.34人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占全行业的90.6%,病种分布主要集中在矽肺、铸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分别占34.4%、16.9%、13.3%和1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85岁年龄段,占83.6%;不同尘肺病分期、伤残等级、接尘工龄的尘肺病人均DALY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依然严重,应针对重点行业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管理的反思及其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曾造成严重的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后,院内感染仍屡有发生,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从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置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的生理心理影响等方面,分析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挑战,反思院内感染管理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方面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德尔塔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德尔塔(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变异毒株之一,具有传播能力强、致病性强、病程进展快的特点,引起了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一轮流行。了解病毒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是控制疫情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Delta变异株导致的新冠肺炎的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风险防控的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化建设探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科研单位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管理办法来优化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同时起到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作用。方法:本文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为例,结合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在建立健全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目录化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出入库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制度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上级政策模糊地带,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建议以"制度化"取代"惯性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劳务费管理办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发放范围,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发放资格,根据当地年鉴制定出更加适当的发放标准;探索基础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以期弥补财务助理工资低、聘期短、工作不稳定的缺点;建立目录化的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及出入库制度,建议借助信息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对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结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激发科研活力,而且能够加快科研学术诚信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后疫情时代对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对策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为改进和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28名2017级至2019级内科在培的住院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基本信息、内科住培医师面对疫情的抗疫态度和行动、疫情对内科住培医师执业规划及轮转计划的影响进行现况调查。数据通过"问卷网"问卷平台导出,使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使用Origin软件进行作图分析。结果:本院在培的住培医师("本院住培医师")、社会化培训的住培医师("社会化住培医师")、外单位委托培养的住培医师("委培住培医师")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医师("并轨专硕")愿意奔赴湖北支援的比例分别占100%(30人)、86%(6人)、84%(80人)和77%(72人)。99%~100%的内科住培医师都愿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对人民群众的宣教。80%(24人)的本院住培医师参加了所在培训医院或当地的抗疫活动,而委培住培医师、社会化住培医师和并轨专硕则分别为46%(44人)、14%(1人)和12%(11人)。97%(29人)的本院住培医师、89%(85人)的委培住培医师、86%(6人)的社会化住培医师及82%(76人)的并轨专硕表示以后仍愿意从事临床工作。内科住培医师认为应该加强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全科医学、中医药学及急危重症学知识培训的分别占98%(221人)、98%(221人)、90%(203人)、70%(158人)和60%(135人)。结论:各个身份内科住培医师都有非常强的抗疫意识和积极的抗疫行动,今后的内科住培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全科医学、中医药学及急危重症学科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生培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方法:2014年至2015年,选择我国34所开展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的42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实践的单位及单位选择、实践模式、实践时间、工作内容、考核和满意度等方面,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74.2%(313/422)的研究生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主要的实习地点;实践单位的选择以导师安排[41.7%(176/422)]和学校统一安排[41.0%(173/422)]为主,但36.5%(154/422)的研究生认为自主选择实践单位更为合理;45.5%(192/422)的研究生认为相同或不同单位不同科室轮转模式与固定单位和固定科室轮转模式相结合最为合理;19.9%(84/422)的研究生所在院校要求实践6个月以下,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实践,要求实践12个月以上的院校中有96.7%(118/122)的研究生完成了实践;研究生实践工作的主要内容以日常事务为主,但46.2%(195/422)的研究生认为参与课题研究与专项调研才能提升其能力;研究生对实践训练整体满意度评分为3.80分(满分5分)。结论: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实践基地类型和选择方式单一、实践整体设计有待完善、缺乏评价考核机制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训练方案、构建考核评价体系,进而保障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质量,提升研究生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层慢阻肺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40岁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总患病人数过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已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慢阻肺的基层防治严重滞后。开展基层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意味着将慢阻肺防控重点转向疾病上游或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医护人员、患者和居民对慢阻肺的知晓率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肺功能检查设备和基层医生肺功能知识储备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肺功能检查尚未在基层普及;即使已经开展肺功能检查的,质控合格率低、报告欠准确的现象较为普遍。应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呼吁和支持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提倡“像测血压一样测肺功能”,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在慢阻肺和肺功能知识的培训,培育更多有呼吸专长的全科医生,并通过医防融合和呼吸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于疫情应急处置阶段转入流行高峰持续防控阶段对策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