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淹胁迫下饲料桑苗(Morus alba)叶片形态及部分酶活性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桑树因具有较强的耐水淹特性,近年来成为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备选树种.为探讨饲料桑适应水淹胁迫的机理,以2年生盆栽饲料桑苗为对象,采取室内模拟水淹的方法,研究不同水淹时间和深度下桑苗叶片形态以及叶片内无氧呼吸酶(PDC、ADH、LDH)、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根淹组桑苗在水淹期间叶片受害程度较轻,深淹组桑苗叶片在水淹15 d即出现萎蔫和黄化,至水淹结束后叶片基本全部腐烂、脱落.但深淹组桑苗在水淹75 d后仍能萌发新芽,且浅淹组部分植株恢复生长状况良好.(2)相同水淹时间下,桑苗叶片内无氧呼吸酶和抗氧化酶活性随水淹深度的增加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3)桑苗叶片SOD酶活性在水淹60d显著上升,对照组和根淹组在水淹90 d分别降低了3.49%和9.22%,而POD和CAT酶活性在水淹90 d达到最大值,3组处理下2种酶活性分别比水淹30 d增加了8.03%、15.70%、10.23%和12.05%、6.45%、9.15%,差异显著(P<0.05).提高叶片无氧呼吸酶活性、增强3种抗氧化酶相互协调作用是桑苗水淹胁迫下的响应机制.综上,饲料桑苗具有良好的适应水淹胁迫能力,可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备选树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水淹胁迫对饲料桑苗(Morus alba)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桑树具有较强的耐水淹特性,为揭示水淹胁迫下桑树生长特征和生理响应,选择4年生饲料桑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对照(CK)、浅淹(QY)、半淹(BY)和深淹(SY)等4个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定期观测并记录桑苗的株高变化量和不定根数目,同时分析不同水淹时间内桑苗的叶绿素含量(SPAD)、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处理桑苗株高在水淹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在水淹20~60 d,CK和QY的株高增长量显著高于BY和SY.水淹10 d,水淹各组桑苗在茎基部开始产生少量不定根,水淹结束时,BY产生的不定根数量显著高于SY.水淹组桑苗叶片的SPAD值在遭受水淹后显著下降,水淹60 d后,QY、BY和SY的SPAD值均达到了最小值,与CK相比分别显著下降了 59.65%、62.37%和64.91%.水淹胁迫初期,水淹组桑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均显著增加,随着水淹时间的增加,水淹各组可溶性糖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CK.水淹60 d,QY与CK相比无明显差异,BY和SY与CK相比分别显著上升了 34.61%和13.65%.水淹处理能显著提高桑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与MDA含量,水淹60 d,BY和SY的3种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研究表明,桑苗能通过生成不定根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适应水淹环境,具有较强的耐淹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