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粉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菊粉是一种天然多糖,主要来源于菊苣、菊芋、大丽花等植物.菊粉具有增强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抗疲劳、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提高骨密度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菊粉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前景广阔.在医药领域,菊粉被用于药物递送载体、药物稳定剂、疫苗佐剂和肾功能诊断剂等,在补铁强化剂、肝损伤修复剂和肠黏膜保护剂等方面有天然优势.在食品领域,以菊粉为主要原料开发具有缓解便秘、降低血脂和控制血糖等功效的食品.本研究旨在对菊粉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概述,并提出不足与展望,为菊粉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钙剂和维生素D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钙剂和维生素D作为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钙剂和维生素D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和骨量减少,进而引起骨脆性及骨折风险的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该文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老年骨质疏松症现状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骨矿含量下降,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病理特征.男性峰值骨量高于女性,出现骨丢失的年龄迟于女性,而且雄激素水平的下降是"渐进式",而非"断崖式",故老年男性骨丢失的量与速度都低于老年女性,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程度轻于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X线及QCT)及必要的生化测定.在使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分为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抑制骨吸收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雌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地舒单抗、降钙素等等.促骨形成药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PTH)类似物和骨硬化蛋白抑制剂.序贯和组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例如从促骨形成药物转换为抑制骨吸收药物,可能提高抗骨质疏松疗效.该文将总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特点、分子机制、诊断、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及联合或序贯用药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概述1.1 定义和分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2].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3-4].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