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愈灵胶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的短期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骨愈灵胶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的短期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骨愈灵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腰椎正位(L1~4)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43/45)比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血清骨保护素、骨钙素、BALP水平、腰椎正位(L1~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CTX-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4/45)比4.4%(2/45)](P=0.398).结论 骨愈灵胶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的短期效果显著,可能通过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创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骨创伤治疗仪组54例,骨愈灵胶囊组52例,联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骨创伤治疗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骨愈灵胶囊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骨愈灵胶囊,联合组同时给予骨创伤治疗仪+骨愈灵胶囊治疗.3 组均连续治疗 4 周,随访 3 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TGF-β1、VEGF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消肿时间[(8.37±2.84)d比(10.76±4.17)d、(11.64±3.98)d,F=12.329]及愈合时间[(11.73±3.44)周比(14.23±4.62)周、(14.76±5.17)周,F=7.835]均较骨创伤治疗仪组和骨愈灵胶囊组缩短(P<0.01).治疗后,联合组血清 EGF[(0.60±0.27)μg/L 比(0.75± 0.35)μg/L、(0.72±0.37)μg/L,F=3.406]、TGF-β1[(9.28±4.19)μg/L 比(12.36±4.21)μg/L、(12.86± 4.69)μg/L,F=11.568]、VEGF[(92.58±26.01)pg/ml比(132.69±28.01)pg/ml、(127.63±29.85)pg/ml,F=36.053]水平均低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P<0.01).随访 3 个月,骨创伤治疗仪组治愈率为35.2%(19/54)、总有效率为 81.5%(44/54),骨愈灵胶囊组分别为 34.6%(18/52)、82.7%(43/52),联合组分别为54.8%(34/62)、95.2%(59/62).联合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χ2值分别为 6.373、4.669,P值分别为 0.041、0.031).结论 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可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减轻骨折所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骨愈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雷洛昔芬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限为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腰椎正位(L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TRAP-5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骨愈灵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骨愈灵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接收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奇偶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将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溶入100 mL生理盐水中,每3~4周给药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骨愈灵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腰椎正位(L1-4)和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骨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正位(L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腰椎正位(L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心理状态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环境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心理状态评分、社会关系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骨钙素(BGP)、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均显著升高,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BGP、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CTX-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离子(Ca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骨愈灵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促进症状缓解,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阻止骨质疏松症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骨愈灵胶囊活性成分治疗骨质疏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骨愈灵胶囊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但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文章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中的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骨愈灵胶囊中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蛋白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骨愈灵胶囊中的化学成分,筛选条件为生物利用度≥20%,类药性值≥0.18.根据文献和数据库记载构建骨质疏松症相关靶蛋白库.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6(DS 2016)软件进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ADMET)预测和分子对接.结果 与结论:①在中药数据库中筛选并下载骨愈灵胶囊的生物利用度较好的潜在活性成分130个,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的ADMET预测功能筛选得到63个吸收良好、低毒性的活性成分,如L-α-甘油棕榈酸酯、芝麻素等;②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选取与骨质疏松有确切相关性的17个膜蛋白受体,如对细胞生长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等;主要与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等通路有关,可能通过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骨形成;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苏式-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23E)-20,25-二羟基达玛-23-烯-3-酮、L-α-甘油棕榈酸酯、芝麻素、(24S)-20,24-环氧-25-羟基达玛树脂-3-酮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等膜蛋白具有较高对接得分,可能主要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④上述结果证实,骨愈灵胶囊中的活性成分苏式-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23E)-20,25-二羟基达玛-23-烯-3-酮、L-α-甘油棕榈酸酯、芝麻素、(24S)-20,24-环氧-25-羟基达玛树脂-3-酮可能通过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等膜蛋白结合,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骨形态发生蛋白、Wnt、雌激素受体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为进一步展开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大数据分析基础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组由中医骨伤专业、中医妇科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专业等多学科人员组成.通过指南注册、临床问题/结局指标的收集与遴选、证据检索与筛选、制作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评价、推荐意见形成、起草指南与同行评议等过程制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分型及治疗分别是肝肾阴虚证采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治疗;肾虚血瘀证采用青娥丸治疗;脾肾阳虚证采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阴阳两虚证采用二仙汤治疗;疼痛症状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常用中成药有仙灵骨葆胶囊、强骨胶囊、金天格胶囊、骨疏康胶囊、护骨胶囊、金乌骨通胶囊、骨愈灵胶囊.亦可采用针刺、艾灸治疗;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运动疗法;中药药膳、健康教育、预防跌倒等进行康复及日常管理.该指南的推广应用将促进中医药防治PMOP的实施,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提供PMOP的中医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骨折并发症等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