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乐东发现小滨鹬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9年9月10日,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莺歌海盐场(18°31′ N,108°42′ E,海拔0 m)记录到小滨鹬(Calidris minuta)1只.经查阅相关鸟类名录(郑光美2017,程成等2019),确认为海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当日上午6~11时在废弃的盐田中发现架设的渔网上有小型滨鹬1只,将该鸟从渔网上解下并进行检视.该滨鹬喙较长而尖细,胫部较长,区别于红颈滨鹬(C.ruficollis);脚黑色,区别于青脚滨鹬(C.temminckii)和长趾滨鹬(C.subminuta);具后趾,区别于三趾滨鹬(C.alba),鉴定为小滨鹬.该个体身体状况良好,随即将其放飞(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北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鸟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保护优先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水鸟是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状况的指示物种,水鸟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和湿地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开展了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鸟群落的调查监测,采用GIS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其不同区域水鸟群落结构和季节性变化、水鸟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均表现出以雁鸭类等游禽为优势种的水鸟群落特征,衡水湖西湖和滏东排河的水鸟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衡水湖东湖的水鸟种群数量最大,滏阳新河的鸻鹬类种群数量相对较大.(2)不同区域水鸟群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夏季涉禽数量明显增多,但仅在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东湖、西湖和滏阳新河成为水鸟群落的优势种;9月之后各区域游禽种数和种群数量占比均明显上升,雁鸭类成为优势种群.(3)水鸟物种丰富度和种群数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在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恢复区、滏东排河和小湖隔堤两侧等地;不同类群水鸟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大,雁鸭类分布较为分散,鸻鹬类、鹤鹳类水鸟分布更为集中;栖息地状况是影响衡水湖水鸟多样性的主要因素.(4)衡水湖水鸟保护优先区包括湿地恢复区及周边区域、南李庄鱼塘、良心庄鱼塘及周边区域、东湖的姊妹东岛、小湖隔堤两侧等5个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94%.研究结果为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水鸟保护策略制定、栖息地保护修复提供了相关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红外相机是一种经典的野生动物观测手段,具有连续性、非损伤性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等重要野生动物物种的监测.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两年多时间,本研究在位于秦岭山系中段的陕西黄柏塬、观音山与佛坪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4条沟谷(大南沟、破碾子沟、大古坪岩屋沟及龙潭子岩屋沟)共架设80台红外相机,对秦岭山系中段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进行非损伤性监测.监测期间共获得鸟类与兽类影像34 514张,辨认并记录68个物种,包括兽类21种和鸟类47种,在此基础上建立野生动物影像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了监测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各物种丰度分布较为均匀,鸟类的多样性高于兽类,而均匀性较低;在不同沟谷中,佛坪保护区龙潭子岩屋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均很高,但动物绝对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调查;观音山保护区破碾子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则最低,应关注这一区域的生态恢复工作;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大南沟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总有效照片数与大熊猫有效照片数均最多,侧面说明其在4条沟谷中生态情况恢复相对较好;大古坪岩屋沟的兽类活动强度最低,也应予以一定关注.分别考虑山谷与山脊的监测结果,则山脊的物种丰富性与均匀性都优于山谷.本研究说明栖息地得到了较好恢复,丰富了秦岭山系中段地区基础生物数据库,可为未来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政策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调查四川都江堰破碎化森林鸟兽多样性及优势种活动节律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当前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然而,生境破碎化对物种多样性和活动节律影响的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于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都江堰地区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对21个破碎化森林斑块中的兽类、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以期了解破碎化森林中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以及探明斑块大小、演替阶段对鸟兽多样性和优势种活动节律的影响.本研究鉴定出野生兽类和鸟类共63种,隶属10目25科,其中兽类11种,鸟类5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等12种,中国特有动物有藏酋猴、小麂(Munitiacus reevesi)、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us)等7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物种仅猪獾(Arctonyx collaris)1种,近危(NT)的有藏酋猴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2种.兽类的物种数和相对多度随斑块大小增加而增加,鸟类的物种数和相对多度与斑块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兽类、鸟类的物种数和相对多度与森林演替阶段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鸟类的物种数和相对多度在旱季显著高于雨季,兽类的相对多度在雨季明显高于旱季,而兽类的物种数在旱季和雨季间没有显著差异.优势物种红腹锦鸡和灰胸竹鸡的日活动节律曲线高度重叠且无显著分化;两种鸡形目物种的日活动节律重叠度随斑块大小的增大而增加,随森林演替进行而降低,与人为活动干扰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明显的规避现象.结果表明,生境破碎化主要影响兽类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鸟类的日活动节律.因此,应加强运用红外相机等新技术对非保护区、非国家公园等破碎化生境内野生动物多样性的监测、研究和保护.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物种共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环巢湖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湿地公园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庇护场所,湿地鸟类是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类群,各功能区的生境因子状况决定了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的特征.了解鸟类群落多样性及其决定因素,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生态管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对环巢湖3个湿地公园的鸟类种类、数量和生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生境特征.共记录鸟类15目49科157种,水鸟5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1种,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7种.春季和冬季鸟类物种丰富度高,夏季最低;夏季鸟类香农多样性指数最高,冬季最低.半岛和柘皋河湿地公园的恢复重建区的嵌套组分高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周转组分,槐林湿地公园的生态保育区的嵌套组分高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周转组分.多元线性回归和基于相似或相异矩阵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距林地的距离和距建设用地的距离对鸟类α和β多样性及其嵌套和周转组分均具有显著性影响,草本植物盖度和距水域的距离对α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光周期和光刺激对雄性灰文鸟行为及生理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光周期变化是导致动物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揭示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鸟类对光刺激的生理和行为反应,本文通过比较雄性灰文鸟(Lonchura oryzivora)在经长(16L:8D)、中(12L:12D)、短(8L:16D)3个光周期条件驯化后,再给予72 h的光刺激,研究其行为、血清皮质酮含量和血清蛋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光周期改变直接影响雄性灰文鸟的行为.雄性灰文鸟的血清皮质酮含量受光周期和光刺激的影响,中光照周期条件下雄性灰文鸟皮质酮激素对光刺激的响应与长、短光照周期条件下明显不同.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灰文鸟α-球蛋白区、β-球蛋白区和γ-球蛋白区血清蛋白的成分存在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光周期显著影响雄性灰文鸟对光刺激的生理应激反应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峡库区不同阶段蓄水前后江面江岸冬季鸟类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03 ~ 2013年的隆冬季节(2011年除外),对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的重庆朝天门港-秭归茅坪港江段(全程约618.30km)和12条一级支流(合计调查河道长度约619.49km),以及2个湖泊(长寿湖65.5 km2,大洪湖30 km2;调查年份2000 ~ 2013年,2003和2011年除外),进行了水禽及傍水栖息鸟类的监测调查.观察统计到鸟类76种,隶属8目14科39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鉴于不同类群鸟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差别较大,将观察到的与水域生境密切相关的鸟类分为游禽类(32种)、鸥类(6种)、涉禽类(23种)、傍水栖息鸟类(13种)和空中傍水栖息鸟类[2种,以崖沙燕(Riparia riparia)为主体]等5种类型,并对各类群鸟类在三峡水库不同工程阶段蓄水高程前后的数量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主河道中的游禽类在蓄水139m高程前后数量波动幅度不大,蓄水156m高程后表现出增长趋势,并且趋向于尾水点集中分布,直至最终蓄水目标175m高程后的第5个冬季(2013年1月)数量猛增到最高,与蓄水139m水位线前后的2个冬季(2003年1月和2004年1月)数量相比,增幅分别达171.83%和179.91%;然而2个湖泊中的游禽数值却表现出下降趋势,蓄水175 m高程后5个冬季(2008 ~ 2013年)与2000年冬季数值相比,降幅达52.96% ~ 83.29%;大多数支流河道中的游禽数量呈现波动幅度不大或是明显下降趋势,只有乌江和小江这2条支流河道中的游禽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且小江中的游禽数量一度表现出“爆发式”增长现象后又大幅回落(2012 ~ 2013年),可能与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相关.涉禽类在长江主河道中的分布格局类似于游禽类(偏向于上游),其数量分别在蓄水139m高程和156m高程后的第1个冬季出现峰值,蓄水前后的其他年份数量差别不大;多数支流河道中涉禽类分布数量不高,只有嘉陵江、乌江、小江、大宁河与梅溪河的涉禽数量较多且数值波动明显.傍水栖息型鸟类总体数量在蓄水前后出现急剧变动,数量下降明显,个别鸟种甚至消失不见.空中傍水栖息型鸟类蓄水之后在长江主河道数量锐减,在大多数支流河道中几乎绝迹.鸥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主河道,其数量在不同阶段蓄水初期出现峰值,至最终蓄水目标175m后的第5个冬季其数量趋于接近蓄水之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大明山鸟类群落组成、区系成分和垂直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了解鸟类组成和海拔分布状况,利用样线法和固定调查点法于2007 ~ 2015年对广西大明山的鸟类进行了研究.在大明山共记录鸟类337种,隶属于17目56科.繁殖鸟类(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计234种,占大明山鸟类种数的69.4%,具有明显优势,构成了大明山鸟类区系组成的主体.大明山具有典型的华南区向华中区过渡的鸟类区系特征,67.1%的繁殖鸟类属于东洋型的种类.随着海拔的增加,东洋型的种类逐渐减少.依据海拔梯度和植被的不同,可以将大明山鸟类分成6个类群,鸟类总种数和繁殖鸟类种数均以海拔500 ~ 900 m的范围内最多,海拔200 ~ 500m范围内鸟类次之.由于大明山地处热带南缘,本研究将为今后监测气候变暖对鸟类的影响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俄罗斯远东地区勺嘴鹬繁殖地夏季水鸟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全球鸟类重要的繁殖地之一,特别是楚科奇半岛的阿纳德尔地区是全球极危鸟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已知的重要繁殖地.为了履行中俄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双边协定,掌握俄罗斯远东的阿纳德尔地区夏季水鸟的资源状况,2017年6月25日至7月20日,中俄双方对阿纳德尔南部地区进行了夏季水鸟资源调查.调查区域主要包括阿纳德尔、从阿纳德尔至白令戈夫斯基的海域、白令戈夫斯基、梅内皮尔吉诺周边苔原区域以及附近海域四个部分.共记录35种水鸟,隶属于6目10科,其中14种有繁殖活动.分析中俄环志回收数据表明,在我国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地区越冬的雁鸭类和鸻鹬类水鸟,夏季迁徙到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萨哈林岛、勘察加半岛、雅库特、楚科奇等远东地区繁殖.此外,勺嘴鹬的主要繁殖繁殖地梅内皮尔吉诺周边苔原地区存在着巢址被洪水淹没、卵和雏鸟遭天敌捕食等风险;在勺嘴鹬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的退化、环境污染和人为活动是导致勺嘴鹬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一步加强中俄双方勺嘴鹬保护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保护鸟类的栖息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与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国沿海湿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支撑着具有国际意义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上的数百万迁徙水鸟,还孕育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沿海湿地保护还受湿地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是介绍中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保护进展与热点问题的双年度评估报告.重点介绍中国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和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