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库区不同阶段蓄水前后江面江岸冬季鸟类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03 ~ 2013年的隆冬季节(2011年除外),对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的重庆朝天门港-秭归茅坪港江段(全程约618.30km)和12条一级支流(合计调查河道长度约619.49km),以及2个湖泊(长寿湖65.5 km2,大洪湖30 km2;调查年份2000 ~ 2013年,2003和2011年除外),进行了水禽及傍水栖息鸟类的监测调查.观察统计到鸟类76种,隶属8目14科39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鉴于不同类群鸟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差别较大,将观察到的与水域生境密切相关的鸟类分为游禽类(32种)、鸥类(6种)、涉禽类(23种)、傍水栖息鸟类(13种)和空中傍水栖息鸟类[2种,以崖沙燕(Riparia riparia)为主体]等5种类型,并对各类群鸟类在三峡水库不同工程阶段蓄水高程前后的数量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主河道中的游禽类在蓄水139m高程前后数量波动幅度不大,蓄水156m高程后表现出增长趋势,并且趋向于尾水点集中分布,直至最终蓄水目标175m高程后的第5个冬季(2013年1月)数量猛增到最高,与蓄水139m水位线前后的2个冬季(2003年1月和2004年1月)数量相比,增幅分别达171.83%和179.91%;然而2个湖泊中的游禽数值却表现出下降趋势,蓄水175 m高程后5个冬季(2008 ~ 2013年)与2000年冬季数值相比,降幅达52.96% ~ 83.29%;大多数支流河道中的游禽数量呈现波动幅度不大或是明显下降趋势,只有乌江和小江这2条支流河道中的游禽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且小江中的游禽数量一度表现出“爆发式”增长现象后又大幅回落(2012 ~ 2013年),可能与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相关.涉禽类在长江主河道中的分布格局类似于游禽类(偏向于上游),其数量分别在蓄水139m高程和156m高程后的第1个冬季出现峰值,蓄水前后的其他年份数量差别不大;多数支流河道中涉禽类分布数量不高,只有嘉陵江、乌江、小江、大宁河与梅溪河的涉禽数量较多且数值波动明显.傍水栖息型鸟类总体数量在蓄水前后出现急剧变动,数量下降明显,个别鸟种甚至消失不见.空中傍水栖息型鸟类蓄水之后在长江主河道数量锐减,在大多数支流河道中几乎绝迹.鸥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主河道,其数量在不同阶段蓄水初期出现峰值,至最终蓄水目标175m后的第5个冬季其数量趋于接近蓄水之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沙冬青RING型锌指蛋白基因AmRFP1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利用RT-PCR方法,从强抗逆植物蒙古沙冬青克隆到1个受寒旱诱导的锌指蛋白基因AmRFP1.预测其编码蛋白由3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含有1个C3H2C3型锌指结构域,故属于RING-H2(C3 H2C3)型锌指蛋白.该蛋白还含有2个跨膜区,很可能定位于细胞质膜.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不同季节野外生长沙冬青植株嫩叶中,AmRFP1在夏季只有低水平表达,进入秋季后表达量明显增加,尤其在秋末冬初其表达量迅速增加并达到全年最高峰,但在进入最寒冷的隆冬后又回落至秋季水平并维持到翌年春季基本未变.将该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则明显降低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诊青光眼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急诊青光眼患者人口学特征、诊断分类、季节分布和治疗转归.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0月22日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急诊的急性眼压升高的青光眼患者205例(230眼).方法 初诊时记录患者的病史、体征和诊治情况,急诊救治后由青光眼专家进一步明确诊断,完成后续治疗,随访1年以上评估患者视力预后.主要指标各类青光眼人口学特征、发病季节、治疗效果及视力预后.结果 205例(230眼)患者平均年龄(61.7±13.8)岁(9~89岁),其中60~69岁最多(41.5%).女性130例(63.4%),男女比例1:1.73.患者主要来自北京(72.7%).从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79.3小时(1~2160小时),平均眼压(46.4±11.8)mmHg.确定诊断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32例(64.2%,简称闭青),继发青光眼59例(28.8%,简称继青),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例(2.4%,简称开青),其他类型青光眼9例(4.4%).其中闭青21例(15.9%)是双眼同时急性发作.闭青中122例(92.4%)是急性闭青,7例(5.3%)慢性闭青急性发作,3例(2.3%)既往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急性发作.继青中最多的是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青(27例,45.8%),其次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15.3%).急诊初步诊断闭青中19例(12.6%)修正诊断为继发性闭青,其中18例晶状体半脱位,1例晶状体膨胀期.整体就诊人数最多的月份是1月(n=46,22.4%),12月(n=26,12.7%)和7月(n=23,11.2%);就诊人数最少的月份是4、5、6月(n=7、6、8).闭青患者最多是1月份(n=31,23.5%),其次是7月份(n=20,15.2%),秋冬季(11月到次年2月份)患者最多(n=72,54.5%);就诊人数最少的月份是4~6月(各4例,3.0%);7月份男性(11例,55%)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月份.168例(82.0%)使用了全身及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2小时后仍有70例(34.1%)眼压不能被控制需行急诊降眼压手术,主要包括闭青47例(35.6%),晶状体半脱位继青18例(66.7%).晶状体半脱位继青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末次随访视力为盲和低视力的比例分别为12.2%(n=25)和8.3%(n=17).结论 急诊青光眼患者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隆冬和盛夏是高发季节,积极治疗后仍有20.5%的低视力或盲.需注意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初诊容易误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约1/3闭青、2/3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眼压,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蒙古沙冬青AmRD22基因的克隆及耐逆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脱水应答蛋白22(RD22)属于植物特有的BURP蛋白家族中的一个亚族,与耐逆性关系密切.该研究从中国西北荒漠区特有的强耐逆植物蒙古沙冬青克隆到一个RD22基因(AmRD22)的全长cDNA,并对其编码蛋白、表达模式和耐逆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AmRD22蛋白(360 aa)的初级结构中含有RD22亚族共有的4个结构域,预测其定位于细胞壁;在功能已知的RD22蛋白中,AmRD22与大豆GmRD22的进化关系最近.(2)在室内培养的蒙古沙冬青幼苗中,AmRD22的表达受失水、高盐、低温和ABA胁迫的诱导显著上调,其中失水和低温胁迫诱导其上调幅度较大;在野外生长的蒙古沙冬青植株嫩叶中,其表达量从中秋至隆冬远高于其他季节.(3)转AmRD22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显著提高且Na+含量降低,其耐旱性也有较明显的改善且在种子萌发早期对外源ABA的敏感性降低,但耐冷性和耐冻性无明显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