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主监控昆虫唾液蛋白平衡植物抗性与生长发育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作物生产常遭受各类虫害威胁.揭示昆虫与寄主之间的互作机制,对害虫的绿色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何光存团队鉴定了褐飞虱(BPH)唾液蛋白BISP.在易感品种中,BISP靶向OsRLCK185并抑制其介导的基础防御.在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中,BPH14直接结合BISP并激活寄主的免疫反应,但会抑制水稻的生长.BISP-BPH14与自噬装载受体OsNBR1结合,通过自噬途径降解BISP,下调水稻对BPH的抗性,恢复植株正常生长.该研究鉴定到首个被植物免疫受体感知的昆虫唾液蛋白,揭示了寄主通过感知并调节昆虫效应蛋白水平来平衡水稻抗性与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抗虫品种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水稻Bph14基因生理功能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Bph14基因是第一个被克隆的水稻抗虫基因,但鲜有Bph14基因对水稻生理方面影响的报道.研究该基因对水稻生理方面的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Bph14基因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将Bph14基因转入水稻栽培品种中,对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株系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烯合成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另外,分别用5μmol/L ABA和250 mmol/L NaCl处理转基因水稻株系和相应受体材料,结果表明,与乙烯合成相关的基因OsACO2,OsACS2,OsACS6,O1gP5CS和O5gP5CS的表达量均较转基因受体m5274发生了变化,与干旱、耐盐等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基因CatA、CatB、CatC、RAB16A、LEA3、LIP9、SalT、AdhI等也都不同于在受体m5274中的表达.同时Bph14基因的导入也提高了水稻对ABA的敏感性和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说明Bph14基因在水稻中可能参与调控乙烯合成以及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功能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列腺癌中ZIC2与驱动蛋白KIF18B表达及相互关系与预后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中ZIC2、KIF18B表达水平和二者相关性及与预后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根治性切除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32 例及同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36 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ZIC2 及KIF18B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变化相关性及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ISUP)分级]和T分期等预后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ZIC2 在PCa组织中和 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5%(28/32)及 19.4%(7/36),有统计学差异(x2 =28.976,P= 0.000);前列腺癌及BPH中KIF18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4.4%(27/32)及 38.9%(14/36),有统计学差异(x2 =14.641,P= 0.000);ZIC2 表达与T分期密切相关(x2 =15.013,P=0.000);KIF18B 表达与 Gleason 评分(ISUP 分级)存在相关性(x2= 5.709,P=0.038).结论 前列腺癌中ZIC2、KIF18B表达异常升高,均属癌基因;二者异常表达分别与T分期及Gleason(ISUP分级)相关,同时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预后的临床判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