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固定化细胞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将来源于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 H10的DPEase基因在食品级表达系统Bacillus subtilis中进行产酶研究,在3L发酵罐中高密度发酵最终酶活可达495U/ml,得到高表达量的DPEase酶液.通过硅藻土-海藻酸钠(吸附包埋法)对重组细胞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细胞包埋量为50g/L、CaC12浓度为2%、硅藻土浓度为1%时,固定化细胞酶活回收率可达64%,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相比最适pH不变,最适温度提高5℃,热稳定性明显提高,连续反应7个批次后转化率仍然为28%,仍保持81%的残余酶活,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D-阿洛酮糖的功能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急剧上升,人们对食品营养和健康等问题日益关注.D-阿洛酮糖作为重要的天然稀有己酮糖,不仅保持良好的甜度,而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逐渐成为食品、保健和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阐述了D-阿洛酮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综述了D-阿洛酮糖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及其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晶体结构,为筛选D-阿洛酮糖的产生菌株及提高合成酶的热稳定性和转化率提供理论指导,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法生产D-阿洛酮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D-阿洛酮糖(D-psicose或D-allulose)是一种零热量的功能性稀少糖,具有控血糖、保护胰岛、抗氧化等诸多功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D-阿洛酮糖的理化性质,生产关键酶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DPE)和D-塔格糖3-差向异构酶(D-tagatose 3-epimerase,DTE)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物法合成D-阿洛酮糖的工艺方法,分子手段改造DPE和DTE的研究成果以及D-阿洛酮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就当前D-阿洛酮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构建及固定化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llulose-3-epimerase)是异构化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D-allulose)的关键酶.为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热稳定性并获得可重复使用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固定化细胞,N端融合双亲短肽,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异源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正确折叠,蛋白大小为33 kDa.40℃孵育48 h,SAP1-DSDPEase残余酶活仍保持在58%.固定化细胞最优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二氧化钛添加量1∶4(二氧化钛∶海藻酸钠)、氯化钙溶液浓度2%、戊二醛0.02%作为交联剂.该条件下固定化细胞酶活回收率高达82%,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相比,最适反应温度不变均为80℃,热稳定性提高,连续10次操作使用,酶活回收率仍保留58%,机械强度仍保持100%,转化率仍保持在28.8%,残余酶活保持在70.5%.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可减少固定化细胞的细胞泄露,增大了机械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