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o-Vest支架对颈椎原发恶性肿瘤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Halo-Vest支架对颈椎原发恶性肿瘤不同放疗技术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曾接受Halo-Vest支架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的颈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Monaco计划系统,在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外轮廓的CT序列图像上设计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然后复制相同射野参数的IMRT和VMAT计划到不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外轮廓的CT序列图像上重新计算剂量分布,比较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对于VMAT计划,两组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和计划肿瘤靶区(PGTV)的剂量学参数除PGTV 107%外的各参数平均差异均< 1%。相比外轮廓勾画Halo-Vest支架,外轮廓不勾画支架的图像计算的脊髓和脊髓-PRV平均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38和0.42 Gy( Z=-2.803、-2.803, P<0.05),脊髓和脊髓PRV Dmean分别增加0.35和0.37 Gy( Z=-2.703、-2.801, P<0.05)。黏膜、甲状腺、腮腺、下颌骨、下颌关节和正常组织的 V5、 V30和 Dmean最大差异为0.74%。对于IMRT计划,两组计划的PTV和PGTV间剂量学参数差异较VMAT技术的差异增大,大部分差异超过1%,最大差异为4.55%。相比外轮廓勾画Halo-Vest支架,外轮廓不勾画支架的图像计算的脊髓平均最大剂量和脊髓-PRV最大剂量分别增加0.48和0.59 Gy( P>0.05),脊髓和脊髓PRV的平均 Dmean分别增加0.57和0.59 Gy( Z=-2.293、-2.293, P<0.05)。其他危及器官的最大差异为1.98%。 结论:CT图像外轮廓勾画或不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VMAT计划间剂量差异很小,临床上可以忽略,但IMRT计划间剂量差异偏大,需要考虑忽略或部分勾画Halo-Vest支架结构的外轮廓时对剂量分布带来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alo-vest 架辅助下三期手术治疗特殊Anderson-D'AlonzoⅡ型、浅Ⅲ型枢椎齿状突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Halo-vest支架辅助下三期手术治疗特殊Anderson-D'AlonzoⅡ型、浅Ⅲ型枢椎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7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例骨折间隙>2 mm、齿状突移位>5 mm、骨折断端成角>11°的特殊Anderson-D'AlonzoⅡ型、浅Ⅲ型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7~61岁[(44.5±10.9)岁].在Halo-vest支架外固定、自发研制的齿状突导针瞄准器等配合下,分三期进行治疗.Ⅰ期:颈椎牵引复位后,行Halo-vest支架外固定术;Ⅱ期:Halo-vest支架外固定下,行齿状突导针瞄准器定位引导下颈椎前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Ⅲ期:拆除Halo-vest支架,改行颈托外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定期复查颈椎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或)寰枢椎CT平扫+矢状面及冠状面二维重建,评价螺钉位置、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等.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 ~ 36个月,平均28个月.手术时间54~96 min[(71.3±11.9)min].术中出血量5~60 ml[(32.6±16.8)ml].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4例术后6个月可见骨性连接形成,1例出现假关节.末次随访时,1例假关节患者骨折断端骨质硬化,其余患者骨愈合良好.术前VAS为(7.3±0.6)分,术后1个月VAS为(1.6±0.7)分(P<0.05). 结论 Halo-vest支架外固定辅助下三期手术治疗Anderson-D'AlonzoⅡ型、浅Ⅲ型枢椎齿状突骨折,术前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术后可促进骨折愈合及疼痛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