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Henle纤维层频域OCT影像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Henle纤维层(HFL)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影像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CSC患者35例35眼。其中男23例23眼,女12例12眼;年龄24~60岁,平均(41.14±8.19)岁;病程1 d~6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SD-OCT对黄斑部进行水平单线扫描,分析和总结视网膜下液(SRF)区HFL的影像特征。结果: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呈规则圆顶形脱离者26眼,SRF区HFL呈边界1型25眼,占96.15%;呈边界2型7眼,占26.92%;呈完全高反射型17眼,占65.38%。病程≤21 d 21眼,均呈边界1型,部分合并完全高反射型或边界2型;病程>21 d 5眼,均呈完全高反射型,部分合并边界1型或边界2型。其中鼻侧和颞侧脱离区基本对称15眼,6眼为水平位图像,两侧SRF区HFL均呈基本对等的光反射信号;3眼为鼻侧抬高位图像,鼻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均高于颞侧;6眼为颞侧抬高位图像,颞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均高于鼻侧。鼻侧和颞侧脱离区不对称11眼,其中3眼为水平位图像,颞侧脱离范围均大于鼻侧,颞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均高于鼻侧;4眼为鼻侧抬高位图像,3眼颞侧脱离范围大于鼻侧,两侧SRF区HFL呈基本对等的光反射信号,1眼鼻侧脱离范围大于颞侧,鼻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高于颞侧;4眼为颞侧抬高位图像,3眼鼻侧脱离范围大于颞侧,两侧SRF区HFL呈基本对等的光反射信号,1眼鼻侧脱离范围和高度均大于颞侧,鼻侧SRF区HFL光反射信号高于颞侧。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呈不规则形脱离9眼,SRF区HFL呈边界1型7眼,占77.78%;呈边界2型5眼,占55.56%;呈完全高反射型6眼,占66.67%;呈低反射型4眼,占44.44%;呈模糊型2眼,占22.22%。其中7眼脱离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走行欠平滑,HFL表现类型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走向的改变而改变;2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低平,抬高侧光反射信号略低于压低侧。结论:CSC的SD-OCT图像中SRF区HFL主要呈边界1型和完全高反射型。HFL表现类型受OCT图像倾斜方位,病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的对称性、范围、高度和走向特征的影响而呈规律性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方向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正常人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方向OCT (D-OCT)观察并分析正常人视网膜外核层(ONL)厚度分布及随年龄、性别及解剖部位改变的变化规律。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且经常规检查受检眼无异常者及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应用Cirrus HD-OCT仪5线高清单线扫描模式对黄斑区进行水平、垂直扫描,所有受检眼瞳孔直径>6 mm。操作方法参考威斯康辛医学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提供的D-OCT操作标准。探测光于距瞳孔中央约1.5~2.0 mm的颞侧、鼻侧、上方、下方入射,得到倾斜且清晰显示Henle纤维层(HFL)的图像。人工标记HFL上界、下界及外界膜。以黄斑中心凹为中点向外,水平和垂直径线上以150 μm为间隔测量并记录多个位点ONL与HFL+ONL厚度。比较不同解剖部位、不同年龄及性别者ONL厚度。年龄对ONL的影响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对ONL的影响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共入组67名67只眼。其中,男性27名27只眼,女性40名40只眼。平均年龄为(39.97±16.98)岁;男性、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38.48±15.33)、 (40.98±17.7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82, P=0.562 )。年龄<20、20~39、40~59、≥60岁者分别为11、22、22、12名,并据此分为A组、B组、C组、D组。按解剖部位,中心凹ONL厚度最厚,其后随离心率增大,厚度逐渐降低。水平扫描,鼻侧0.90 mm、颞侧0.75 mm处ONL/ONL+HFL值最低,分别为36.1%、38.3%。垂直扫描,下方0.75 mm、上方0.90 mm处ONL/ONL+HFL值最低,分别为36.2%、35.6%。A组、B组、C组、D组受试眼中心凹ON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旁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ONL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男性受试眼ONL厚度较女性厚,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正常人中心凹ONL厚度最厚,距中心凹越远,ONL越薄;随年龄增长,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区ONL厚度逐渐变薄;男性ONL厚度较女性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运用高分辨SD-OCT探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网膜厚度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在超高分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UHR-OCT)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和轴突损伤、视网膜厚度的亚临床变化,以更好地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该疾病.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利用UHR-OCT分析21例NMOS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9个区域视网膜结构厚度,并根据NMOSD患者是否伴有视神经炎又分为非视神经炎(NO-ON)组(13眼)和视神经炎(ON)组(13眼).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视网膜厚度的差异.结果:ON组在总厚度上较健康对照组、NO-ON组薄,除中央区外,其余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NO-ON组视网膜总厚度较健康对照组视网膜薄,主要在鼻侧内环(P=0.011)、颞侧内环(P=0.003)以及上侧外环(P=0.019)、下侧外环(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N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GCL+IPL)厚度在各象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薄(P<0.001),NO-ON组的RNFL厚度较健康对照组鼻侧内环(P=0.049)和颞侧(P<0.001)薄.NO-ON组的GCL+IPL较健康对照组上侧外环(P<0.001)和下侧外环(P=0.002)薄.ON组内核层厚度较对照组上侧内环(P=0.001)、下侧内环(P=0.003)、颞侧外环(P=0.043)厚,而NO-ON组较对照组在上侧外环(P=0.015)、下侧外环(P=0.012)薄.NO-ON组的Henle纤维层+外核层厚度较对照组比较在上侧内环(P=0.009)、上侧外环(P=0.018)、下侧内环(P=0.001)、下侧外环(P=0.001)有下降,O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NMOSD患者不同层次的视网膜结构存在改变,在视神经未受累眼视网膜RNFL和GCIPL存在厚度下降,提示NMOSD患者未受累眼存在潜在的视网膜神经结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层视网膜管形结构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层视网膜管形(ORT)是光相干断层扫描B扫描上圆形或卵圆形强反射边界包绕弱反射空间的结构,位于外核层及Henle纤维层.其最常见于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和弹性纤维假黄瘤,也可见于多灶性脉络膜炎、全葡萄膜炎、地图样萎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及无脉络膜症等脉络膜或外层视网膜结构破坏相关疾病.ORT是外界膜和椭圆体带连接完整性遭到破坏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形成错位连接的结构,视网膜囊样水肿、视网膜下液及光感受器层破坏是ORT形成的重要因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无法使ORT消失,区分ORT与视网膜囊样水肿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抗VEGF药物治疗.ORT对视力预后也有一定预测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ORT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未来需要更先进的图像设备及更大量的病例积累研究其病变形成及其与经典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下纤维瘢痕及视网膜萎缩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眼黄斑中心凹发育不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男性,11岁.双眼自幼视力不佳.右眼视力0.5矫正-1.00 DS=0.7;左眼视力0.5,不能矫正.眼球轻度震颤,无中间带.母孕期无感染及用药史.双眼底未见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中心凹无血管区不明显(图1).OCT:双眼黄斑区多方向扫查,可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至外核层(包括Henle纤维层)连续走行,未见明显的黄斑中心凹结构,外核层至光感受器外节无黄斑中心特有的隆起样改变(图2).全视野ERG表现暗适应杆细胞反应振幅降低;图形VEP表现P100在低空间频率及高空间频率潜时延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眼黄斑中心凹发育不全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男,11岁.自幼家长发现眼球颤动、视力差,歪头视物,双眼逐渐向外偏斜.于当地医院就诊,以双眼屈光不正及弱视给予戴镜矫正和弱视训练治疗.目前视力逐渐提高,眼球震颤、歪头视物症状改善,没有复视.双眼向外偏斜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其曾祖父及表舅自幼视力差.专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5,矫正-1.00DS=0.7;左眼裸眼视力0.5,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4mmHg,左眼17mmHg.头向右肩倾斜.眼位:裸眼角膜映光:-10°,不能控制正位.眼球轻度震颤,无中间带.红绿色可辨,无立体视.眼前节检查(-).双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晰、色淡红,无黄斑中心凹反射,中心凹无血管区不明显(图1).OCT检查黄斑区未见明显黄斑中心凹结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至外核层(包括Henle纤维层)呈连续性改变,并略隆起(图2).全视野ERG检查表现暗适应b波反应振幅降低.图形VEP表现P100波低空间频率及高空间频率潜时延迟(图3).诊断:(1)双眼黄斑中心凹发育不全;(2)交替性外斜;(3)双眼球震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