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特点及分型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胫骨平台Hoffa骨折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冠状面骨折,其中隐匿性骨折所占比例较高,容易漏诊、延误诊治。目前的研究均为个案报道,未能就其发病率、诊断要点、损伤特点、受伤机制等进行系统研究,且常用的分型如AO分型、Schatzker分型、三柱分型和胫骨平台综合分型等均不能涵盖此类型。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3 0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13例胫骨平台Hoffa骨折,其中隐匿性骨折占23%。该骨折的受伤机制:膝关节屈曲状态下,经股骨的暴力集中作用于胫骨平台的后半部,膝关节存在瞬间内翻内旋,导致后侧冠状位劈裂骨折。根据累及关节面的位置及骨折移位程度,将该骨折分为三型:Ⅰ型骨折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1/4,Ⅱ型骨折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1/4且<1/2,Ⅲ型骨折累及关节面≥1/2。每型骨折均分为三个亚型,其中A型是无移位骨折,B型骨折关节面移位<2 mm,C型骨折关节面移位≥2 mm。根据分型特点,笔者提出了治疗原则。笔者首次系统总结了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特点和骨折分型,有助于避免漏诊并提高治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板治疗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板与空心拉力螺钉治疗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1例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8~78岁[(51.9±1.9)岁]。18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钢板螺钉组),23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螺钉组)。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14.5±2.1)个月]。钢板螺钉组术后卧床时间为(37.6±2.4)d,少于螺钉组的(45.2±1.6)d( P<0.05)。钢板螺钉组和螺钉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7±3.7)d和(15.8±3.7)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2±0.9)周和(12.7±0.7)周( P均>0.05)。术后3,6个月钢板螺钉组膝关节ROM分别为(119.9±2.9)°和(125.4±4.5)°,优于螺钉组的(116.6±4.5)°和(122.1±3.9)°( P均<0.05)。术后3,6个月钢板螺钉组KSS分别为(83.4±3.1)分和(86.2±2.5)分,优于螺钉组的(79.5±2.1)分和(82.2±2.2)分( P均<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膝关节ROM和KSS显著增加( P均<0.01)。钢板螺钉组远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延迟愈合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8);螺钉组远期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效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关节僵硬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8/23)。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单纯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相比,空心拉力螺钉结合跟骨锁定接骨板治疗Letenneur Ⅲ型Hoffa骨折具有术后卧床时间短、早期可行功能锻炼、膝关节ROM改善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模拟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两种受伤模式,了解和验证胫骨平台Hoffa骨折损伤的力学机制。方法:选取下肢膝关节标本10具,男6例,女4例;年龄42~65岁,平均57.4岁。平均分为高处坠落伤组和交通伤组,每组5例,分别模拟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两种受伤模式。试验后,伸直位行膝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和CT扫描检查,观察是否骨折、骨折的部位和骨折线的走行。结果:6例成功模拟出胫骨平台Hoffa骨折,4例未能模拟出,失败原因包括股骨骨折、胫骨平台其他类型骨折。模拟高处坠落伤成功的3例骨折中,骨折线均位于后内侧,分别累及胫骨平台后1/3、2/5和1/2,骨折线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21°、19°和12°,1例在X线片不显示骨折,在CT上显示出后内侧骨折;模拟交通伤成功的3例骨折中,骨折线分别累及胫骨平台后侧1/6、1/4和1/3,骨折线与冠状面成角分别为47°、56°和63°,1例在X线上无明显骨折征象,CT显示冠状面骨折。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均可导致胫骨平台Hoffa骨折,但骨折累及范围和骨折形态有明显差异。X线片不足以完全诊断该类型骨折,提示有明确膝关节屈曲和轴向暴力损伤史者,应常规行CT扫描以减少漏诊和治疗不足的情况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胫骨平台核心负重区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急性创伤之一,目前关于其分型和治疗的研究广泛,微创治疗已经成为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热点和主流方向。根据300余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结果,提出核心负重区的概念,即膝关节在运动常态下,如步行和中等强度跑步,胫骨平台的负重区域。对1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膝关节薄层CT扫描,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结果显示,在行走状态下载荷为体重的2倍,胫骨内、外侧平台核心负重区面积分别为389mm 2和363 mm 2,分别占内、外侧胫骨平台总面积的33.2%和42.9%;在中等强度跑步状态下载荷为体重的4倍,胫骨内、外侧平台的核心负重区面积分别为418 mm 2和406 mm 2,分别占内、外侧胫骨平台总面积的35.6%和48.0%。据此,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核心负重区骨折和非核心负重区骨折,两种类型骨折的治疗策略有着显著区别:对于核心负重区骨折,复位要求更高,因骨折累及越靠近核心区,越力求解剖复位;相反,对于非核心负重区,则可以适当放宽复位要求,甚至在部分病例,如单纯撕脱骨折、边缘型骨折、部分胫骨平台Hoffa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总之,在临床诊疗中,骨科医生应重点评估核心负重区的骨折,有针对性的选择复位和固定方法,有的放矢,推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更加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后膝关节内力学传导的变化,确定胫骨平台应力与畸形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8具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膝关节标本,男性与女性各半,年龄为(51.4±9.5)岁。膝关节结构完整,屈伸活动无异常,X线检查排除骨质疏松、结核及可能影响骨质的疾病。膝关节标本分为1个对照组(正常完整胫骨)( n=4)与6个胫骨平台Hoffa骨折畸形愈合模型组,每组男女各半:3个垂直畸形愈合组(即V1组、V2组、V3组,分别为垂直向下移位1、2、3 mm, n=4)和3个分离畸形愈合组(即S3组、S5组、S7组,分别为分离移位3、5、7 mm, n=4)。在膝关节被动屈曲0°、30°、60°、90°、120°下施加600 N垂直载荷,利用压敏片分别测量膝关节内、外侧间室的应力大小。 结果:在600 N的垂直载荷下,当膝关节呈中立位(即屈曲0°)时,不同畸形愈合模型的胫骨平台内、外侧应力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到30°时,V3组和S7组的胫骨内侧平台应力均显著大于正常胫骨内侧平台应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为60°时,V3、S5、S7组内侧平台应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的差异较膝关节屈曲30°时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膝关节屈曲角度为90°时,V2、V3、S5和S7组内侧平台应力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V3的胫骨外侧平台应力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进一步增大达到120°时,所有畸形愈合模型组内、外侧平台应力值与正常胫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相较于90°的差异值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600 N的垂直载荷下,对照组与所有畸形愈合组膝关节未弯曲(即0°)的情况下内、外侧平台的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大到30°时,对照组内、外侧平台的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V3组和S7组内、外侧平台应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膝关节屈曲角度达到60°、90°、120°时,所有组内、外侧胫骨平台的应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胫骨平台Hoffa骨折发生畸形愈合后膝关节应力峰值与畸形愈合程度、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关。轻度畸形愈合与正常膝关节的力学性能差异不大,但较大移位(垂直移位>2 mm,分离移位≥5 mm)会增加膝关节应力峰值,增加膝关节炎的风险。当畸形愈合程度确定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加会增大胫骨内外侧平台应力峰值的差异,增加膝关节炎的发生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offa骨折内固定相关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Hoffa骨折是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具有明显的再移位倾向,伴有股骨远端髁间或髁上骨折时,易被漏诊,CT扫描是诊断Hoffa骨折的金标准.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关节面、可靠内固定、早期功能活动.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经关节面螺钉固定,但螺钉固定时因螺钉尾帽需埋头处理,致关节软骨形成不可愈合的医源性损伤;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活动时骨折块在胫骨平台的作用下反复受到向后、向上的剪切力,是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钢板辅助螺钉固定可增加局部力学稳定性,但仍不能避免软骨医源性损伤的缺陷,同时因没有专用解剖钢板术中需进行钢板塑形,存在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耗时等问题.Hoffa骨折理想固定方式应兼具:(1)避免关节面软骨医源性损伤.(2)具备后方抗剪切阻挡钢板功能.(3)内固定物更靠近负载界面,以便获得更大的载荷、更好的固定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3D成像打印技术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对利用 3D成像打印技术进行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 Meta分析,评估该方法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临床疗效上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利用网络以 3D打印、3D、mimics、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骨折、Hoffa 骨折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由建库截止到检索日期 2023 年 7 月.所得文献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再经 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和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分评估,提取文献中资料后由 RevMan 5.4 软件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复位满意率、术中 X线曝光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膝关节 HSS评分优良率、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 10 篇文献,病例数合计为 734例,其中 3D成像打印技术辅助组 397 例,常规组 337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3D 成像打印组在手术时间(SMD=-2.92,95%CI:-3.94~-1.90,P<0.00001)、手术出血量(SMD=-2.35,95%CI:-3.43~-1.27,P<0.0001)、术中 X线曝光次数(SMD=-4.48,95%CI:-5.93~-3.04,P<0.00001)、骨折愈合时间(SMD=-1.04,95%CI:-1.67~-0.40,P=0.001)、术后切口引流量(SMD=-1.29,95%CI:-1.52~-1.05,P<0.00001)、住院时间(SMD=-1.97,95%CI:-2.98~-0.96,P=0.0001)均少于常规组;骨折复位满意率(RR =1.14,95%CI:1.05~1.25,P=0.002)、术后膝关节 HSS评分优良率(RR =1.09,95%CI:1.01~1.17,P=0.03)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 =0.43,95%CI:0.28~0.64,P<0.0001)少于对照组.结论 3D成像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仍需更多高质量外文文献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Hoffa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4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Hoffa骨折为股骨髁冠状面上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发生率低,具有骨折不稳定、血供较差、治疗较困难等特点,且合并伤较多,包括股骨远端、半月板、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等损伤[1、2],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Hoffa骨折4例,其中外髁1例,内髁3例,内髁3例行MRI检查提示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外髁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后外侧入路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后外侧入路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LetenneurⅢ型外侧Hoffa骨折12例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2~66岁,平均42岁;左侧5例,右侧7例.术前和术后随访均拍摄X线片及CT以评估骨折的位置和骨折愈合的情况.临床评价采用Letenneur评分标准.结果:1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32周,平均17.2周.术后未见内固定松动、移位及股骨髁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Letenneur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后外侧入路暴露容易,采用meta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坚强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锻炼早、关节功能恢复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offa骨折合并髌骨脱位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报道69岁女性患者,2017年1月因车祸后伤感右膝部疼痛,膝关节不能伸直1h入院,于我院行X线片提示右股骨外髁骨折伴右髌骨向后方脱位(见图1),门诊拟"右Hoffa骨折伴髌骨脱位"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精神好,心肺腹部无异常,右膝关节肿胀、畸形,弹性固定于屈曲70°位,右小腿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入院后急诊在腰麻下行右髌骨脱位复位术,术中用点式复位钳夹住髌骨中段,向远端、前方牵拉并伸直膝关节使髌骨复位,遂进行右膝关节前后抽屉试验及内外翻试验检查,检查结果为阴性.术后X线片提示髌骨已复位(见图2).CT检查提示右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见图3).MRI提示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外侧半月板撕裂.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7年1月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