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下中国潜在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是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了解气候变化下潜在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ECS)有利于区域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该研究基于遗传算法对LPJ-GUESS模型的敏感参数进行校准,使用降尺度的气候数据驱动模型,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s斜率估计方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2001-2100年中国ECS的时空格局、趋势变化特征及气候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校准后的LPJ-GUESS模型模拟ECS的纳什效率系数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901,表明LPJ-GUES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国ECS.2)2001-2020年,中国潜在自然植被ECS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总量为156.06 Pg,其中植被、凋落物、土壤碳储量分别占34.2%、1.9%、63.8%.相比于2001-2020年,2081-2100年ECS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ECS总量预计增加0.51-11.16 Pg;2001-2020年和2021-2100年,中国潜在自然植被ECS的增加速率分别为8.5 g·m-2·a-1、3.7-21.0 g·m-2·a-1.3)2021-2100年中国东南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区ECS显著增加(37-44g·m-2·a-1),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等地区ECS显著减少(45-72g·n1-2·a-1).4)不同区域的气候主导因子不同:气温在中国西北地区主导ECS变化;受区域干旱程度影响,ECS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辐射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主导ECS变化;在中国47.9%-56.1%的区域CO2浓度主导ECS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陕西省油松林生产力动态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利用LPJ-GUESS模型,分析了陕西省油松林在未来时期(2015-210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时期,研究区温度在RCP2.6 、RCP4.5和RCP8.5情景下将分别以0.12、0.23和0.54℃·10 a-1的速率显著升高;降水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无显著变化,在RCP4.5情景下将以14.36 mm·10 a-1的速率显著增加.与历史时期(1961-1990年)相比,研究区油松林的NPP在未来时期将升高1.6% ~ 29.6%;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2100年)油松林NPP将会升高45.4%;不同情景下油松林NPP表现为RCP8.5 >RCP4.5 >RCP2.6.在未来时期,陕北地区油松林NPP在RCP2.6和RCP4.5情景下将分别以41.00和21.00gC·m-2· 10a-1的速率下降,该区油松林有变为碳源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陕西省典型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研究利用基于过程的动态植被模型LPJ-GUESS模拟并分析陕西省栎类林和刺槐林在未来时期(2015-210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动态变化和趋势.结果表明:与基准时期(1961-1990年)相比,未来时期陕北地区栎类林和刺槐林NPP将分别下降4.9% ~ 29.5%、22.5%~56.2%,而在关中和陕南地区栎类林和刺槐林NPP将分别升高13.0% ~49.0%、21.3%~62.9%;未来时期,不同情景下的栎类林和刺槐林NPP均表现为RCP2.6 <RCP4.5< RCP8.5;未来时期,2种不同类型森林在陕北、关中、陕南3个分区均表现为碳汇,栎类林在陕北和关中地区的碳汇功能更强,而刺槐林在陕南地区的碳汇功能更强;3个分区刺槐林在不同RCP情景下NEP的变化幅度均大于栎类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